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的身高不完全是受父母遗传的因素所决定,后天的饮食、锻炼、睡眠对身高的影响也很大。以往,饮食是影响身高的最主要因素,而如今,学习负担造成了很多孩子的睡眠不足,所以睡眠对身高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孩子几点睡觉最能长高个呢?来看看吧。
目录
1孩子长高:什么时候喝”转骨汤“
1. 时机抓准很重要
什么时候给孩子喝转骨汤,时机很重要,我们一般通常在第二性症出现的前半年,为转骨汤服用的最佳时机,由于转骨汤主要是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并且促进营养吸收。此时只要医师药材调配得当,即可以服用适量的药汤来让孩子成长的更茁壮。
2. 并非人人需要转骨汤
若是孩子在同年龄层中属于较矮小的,可以考虑服用转骨汤,但若是与同侪身高平均值接近,其实透过睡眠充足以及适度的运动即可让身高有效提升。
3. 适度的测长最好
勿让长高成为孩子的压力,有鉴于心理影响生理,弱势孩子精神受到压迫,影响内分泌反而会影响发育大业。建议父母可以在家中准备身高量表,定时为孩子检测,并且记录、掌握孩子发育的状况,鼓励孩子适度运动,并给予正确饮食观念,若是发现异常,便可即早寻求协助。
2孩子几点睡觉最能长高个呢
“生长激素”是影响人体身高的重要因素,而生长激素不像人体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脉冲式分泌,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长高。21:00-凌晨1:00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一旦晚睡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生长激素是由人的脑垂体分泌的,脑垂体一天的工作量很大,除了要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要分泌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人体所需的多种激素,也因为“太忙了”,所以它并不是24小时都在分泌生长激素。
婴儿期是个例外。婴儿期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脑垂体在不断地分泌生长激素,所以1岁以前的婴儿,长得特别快。幼儿后,生长激素在白天的分泌量就非常少了,分泌量主要集中在晚上入睡时。其中有两个时间段对长高至关重要,一个是晚9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点以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可以达到白天的5-7倍。另外,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
不过并不是一到晚上9点,生长激素就开始按时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须有个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如果这个时间还没上床,或者已经上床但还没睡着,又或者已经睡着但还没进入深睡眠状态,那么它的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睡得越迟,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所以生长发育专家的建议是:想要孩子长得高,最好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迟不要超过晚9:30,早上7点以后再起床。
3让孩子长高个的7大饮食秘诀
1、让宝宝细嚼慢咽
快吃食物会给胃增加负担,导致消化吸收障碍,甚至引起胃肠疾病。
2、尽量少给宝宝喝碳酸饮料
有资料表明,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有 60% 因缺钙影响正常发育。特别是可乐型饮料中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3、含盐分高的食品要尽量少吃
各种腌制食品和香肠,以及熏肉等盐分较高,又是熏制食品,对胃肠黏膜有较大的刺激性,而且这类食品中维生素含量很低,对孩子成长也不利。
4、对各种糖果、甜饮料说不
吃糖过多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影响钙质代谢。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 16%~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另一方面,营养学术语中有 " 虚卡路里 " 的说法,即毫无营养的热量。过量饮用含糖分多的饮料,会扰乱消化系统,以致影响正常进食,造成营养不良。
5、吃饭时少给包宝宝喝水
吃饭时喝很多水会冲淡胃中的消化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饭前喝水会降低食欲,所以要尽量避免。而饭后喝适量的蔬菜汤或牛肉汤等,会对长个有利。
6、愉快地用餐
在愉快的气氛中进食,脑的中枢神经也会变得积极,使得循环系统和其他器官能积极配合消化系统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7、拒绝 " 垃圾食品 " 的诱惑
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头类制品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营养损失大,又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如香精、防腐剂、色素等,虽然它们提供了大量热量,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却很少,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4春季做好这些助力宝贝长高
一、家长要明白:学龄前是长高的关键时期
0-3岁是孩子的快速生长期,而4-5岁则是关键的过渡阶段,如果这时过渡不好,孩子生长发育不好,就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身高。
这一阶段,儿童体内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已基本形成,这些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身高。此时,如果孩子饮食、运动、睡眠及心理发育等因素都较好,则这些激素分泌正常,孩子的身高也会正常发育或有更大的发展。否则,可能令孩子身材矮小。也就是说,4岁时已经可以看出孩子的身高是否存在缺陷。
因此,在这一阶段,家长一方面要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为孩子提供较好的条件,避免孩子在生长的关键期掉队。
二、饮食:选对食材,多补钙
冬天天气寒冷、日照时间少,宝贝们的活动量也减少,体内的钙元素很可能出现不足的情况。春天到了,妈妈们要开始趁着有大把明媚的阳光,帮宝贝的钙补回来。我们补钙通常都是从食疗入手的,通过调整宝贝的饮食结构和膳食种类,达到补钙的目的。妈妈们可以给宝贝选用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如牛乳及奶制品、豆制品、鱼、虾、芝麻等。
春天容易有春燥,会引发宝贝干燥上火、大便干结、睡不宁神等问题,所以宝贝的饮食要减少煎炸等容易上火的烹饪方式,多选用蒸煮等清淡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食物的营养,提供给宝宝充足的钙质。
此外,1岁以上的宝贝,可以尝试添加酸奶。春天吃酸,能平抑由于春燥引起的肝火,使得宝宝健康。酸甜可口的酸奶,很容易被宝贝接受,刺激食欲,胃口大开,吃嘛嘛香,长高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运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太阳
说起宝贝的运动,部分妈妈会倾向于让孩子在家里玩,理由是室外环境不干净、细菌多、容易交叉感染、危险系数也高。但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太阳。
骨骼发育需要大量维生素D来辅助身体吸收钙,而太阳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经常带宝贝到户外活动晒太阳,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长高。所以天气晴朗的春日里,妈妈们不要窝在家里了,带上宝贝到户外动起来吧,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春光如此明媚,岂可辜负了呢!
散步、小跑、跳跃、球类等运动,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妈妈们可以根据宝贝的兴趣爱好,开展运动。运动期间注意劳逸结合,运动30分钟到1个小时要休息片刻,喝点水补充身体水分。
四、睡眠:早睡早起长更高
春天日长夜短,天亮的时间也比冬天要早了。宝贝的睡眠容易受到春天天亮时间的影响,变得早醒,这样晚睡的宝贝,睡眠时间就不足够了。
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身体长高的高峰时期,这个时间段内要保证宝贝处于睡眠状态,而且是深度睡眠状态。人的睡眠是浅睡眠到深睡眠为一个循环周期,浅睡眠是45分钟到1个小时,继而进入2-4个小时的深睡眠,一个睡眠循环周期完毕再开启下一个循环周期。人体在深睡眠状态时,才会大量分泌长高激素,更好的促进长高。
遵循人体的长高规律,我们要安排宝贝在8点左右入睡,这样10点才能保证处于深睡眠状态,给长高创造有利条件。家有小夜猫,妈妈们就要着手开始调整入睡时间了。可以让宝贝每天提前半个小时上床,在床上酝酿睡意,妈妈们不妨陪伴孩子唱歌、讲故事等,帮助孩子调整作息,直至其能在规定时间内入睡。
5做哪些运动有益于长高
这三大类都可以有助于增高:
第一类:为下肢运动,包括跳绳、跳高、撑杆跳、跳远、纵跳、单足跳、双足跳、爬楼梯、爬山、远足、散步、滑冰、滑旱冰、滑雪等。
第二类:为伸展运动,包括跳健美操、健身(健身食品)操、韵律操、徒手操、持棍操以及在单、双杆上做引体向上、悬垂、摆动、回环,扩胸后仰、踢腿摆腿、压腿等展身锻炼运动,夏季游泳,也是四肢伸展活动的好项目。
第三类:为全身性运动,包括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项目和划船等。
增高的运动
1.跳远
立定或助跑跳远均可,起跳时踏跳要有力,在空中挺膝、展髋、两臂上伸充分展体,落下时前脚撑着地,屈膝缓冲,可根据自己体质情况每天做7~10次,中间适当休息即可。
2.仰卧起坐(两头翘)
首先身体仰卧在地毯或床上,在用力收腹的同时,两腿、两臂伸直向上翘起,伴随低头伸颈,两手尽量靠近两脚,根据自己体能每组做8~12次,3~5组为宜,组间适当休息即可。
3.拉腰背
坐在垫(床)上,两腿前伸,双脚并立,收腹含胸,躯干尽量前屈低头、伸颈两臂,同时前伸摸到脚为宜。每组做8~12次,3~4组为宜,做时注意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防韧带拉伤。
4.摸高
原地或助跑(三五步)起跳,膝、髋充分挺直,立腰挺胸,两臂上伸,用手去触摸吊在空中的物体,物体高度以尽力方可摸到为宜,左、右手各进行5次为一组,组间休息2分钟。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做3~5组,最好在开阔、平坦、软硬适度的场地上练习。
5.悬垂
在单杠或自制的家庭悬杠上,每天晨起和晚睡前各练一次。
方法:双手正握杠,脚离地面,全身放松,腰、髋、腿作轻轻抖动。吊悬20~30秒后休息30秒,再做2~3次,再做2次负重悬垂,即踝部系5公斤重物,每做一次休息1分钟。
6.踢毽子
踢毽子时,腿、足、腰、髋、膝、踝等部位均可得到充分活动,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改善内脏机能,还能锻炼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骨骼、身躯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7.跳绳、跳牛皮筋
中医认为,足是人体之根,有6条经脉和许多穴位在足部汇合交错,所以跳绳、跳牛皮筋可起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儿童下肢骨骼生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