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第一次打针害怕怎么办

儿童多数害怕打针,看到医生拿着针头就会吓得大哭。儿童这样的表现很正常,但若成人也怕打针就有问题了,尤其是不给他打针光是看见针头,也会吓得瑟瑟发抖的人,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打针恐惧症。

目录 科学看待打针后的红肿 第一次打针害怕怎么办 打针真的比吃药好吗 天冷懒打针糖尿病恶化 过分害怕打针是恐惧症的表现

1科学看待打针后的红肿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打防疫针之后,如果局部出现红肿反应,就是没有效果;还有些家长则认为,打针之后,局部没有反应才是没有效果,只有局部出现红肿才有作用,而且越是红肿效果越好。

  其实,哪一种看法都不科学。因为各种疫苗都是由生物制品制成,而这些生物制品是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或一些外毒素经过特殊处理后制成的。这些微生物、外毒素对于人体来说就是异物,在进入人体之后,会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特别是活疫苗及菌苗,是经过减毒的活细菌或病毒,它的作用是:接种后在人体内部生长繁殖,产生免疫力。打防疫针后,一般地说,儿童都不会出现特殊的反应。少数儿童有轻微的反应,2—3天后即会正常。

  有些儿童可能因为肥胖,注射的深度达不到,产生一些局部红肿;还有些儿童正处在感冒的潜伏期之内,本人已感不适,但尚未发病,恰在此时注射疫苗,三两天之后发烧,家长以为是注射疫苗的反应,其实这只是“偶合”现象。因此,儿童在注射防疫针后,不论是没有出现反应,还是出现了局部红肿或轻微反应,都属正常,家长不必担心。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反应,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及时进行诊治。

2第一次打针害怕怎么办

  什么是打针恐惧症?

  打针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个特殊类型,表现出害怕打针,如有些人(通常是男性)上医院一看到注射针,立刻瘫软在地上。这种对打针的恐惧感往往让人不敢上医院或看牙医,甚至影响医护与病患之间的关系。到1997年,医学界才将打针恐惧症归入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0%,有些甚至会遗传。

  为什么会害怕打针?

  打针恐惧症最普遍的症状之一是看到针管,身体立刻产生一连串反应:恐惧感先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造成心跳变慢,再刺激脑部分泌松弛血管的激素,然后血压降低,进而昏倒。专家分析,惧怕打针的原因有一部分来自遗传,不过主要来自后天的负性经历,如曾有人被医生拿着注射针吓唬过,从此留下阴影,以至于过分的害怕打针。

  如何应对害怕打针?临床中打针恐惧症的应对措施主要是用止痛贴,但这只是治标,消除该症应该从心理上入手。

  首先要在儿童期做好预防。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小孩害怕打针,不要恐吓或逼迫他们,应该和他们好好沟通,并在他们勇敢挨下一针后,美言奖励他们一番。有了不错的初体验,以后就不排斥打针了。

  对于成人,则可以使用心理疗法,如系统脱敏法等,可逐渐消除恐惧的原因,最终达到彻底摆脱害怕的目的。

  恐惧心理人人都会有,害怕打针,害怕打雷,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当害怕变得过分、不合理时,就要提高警惕,是不是恐惧症在作怪。

3打针真的比吃药好吗

  打针不一定比吃药好。在用药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吃药和打针两种。有人总说:“打针比吃药好”。诚然,打针有其优点,如用药剂量准确,药物吸收迅速,见效快,药物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等。凡病情危急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或不适于口服的药物,都可以采用打针的方法。

  但是不要忘记,打针有很多缺点。首先是操作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用具,还要严密消毒,并且会使病人疼痛。另外,打针要刺破皮肤、肌肉或血管,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问题,如感染、刺伤神经、传播疾病等。所以,打针并不比吃药好。当然,吃药也有缺点,比如药物吸收较慢,受胃内食物及服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见效慢。但如掌握得法,用药得当,也完全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吃药还是打针,要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加以选择,不可片面强调哪种方法好。应该掌握的原则:病情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口服能解决问题的,一般均应口服,非必要时不打针。

4天冷懒打针糖尿病恶化

  冬天来临,部分糖尿病患者因天冷怕麻烦,就自作主张减少胰岛素用量,这样很容易酮症酸中毒,所以冬天一依然要坚持打针。

  据《常州晚报》消息,一名糖尿病患者因天冷怕麻烦,就自作主张减少胰岛素用量,不料因酮症酸中毒入院。

  据了解,该患者姓严,25岁,丹阳吕城人。他告诉记者,他是前两年查出患糖尿病的,开始是口服药物,之后曾因酮症酸中毒入院,后来改为注射胰岛素,现在每天要打两针,早晚各注射一次。约5天前,因天气寒冷脱衣服打针实在麻烦,他就试着把晚上一针减了,连续三天居然没事,只是尿多些,欣喜之下他决定把早上一针也减了。

  24日一天,他一剂胰岛素都没打,到晚上开始难受。25日早上,症状更加严重,家人陪他来到医院,他再次因酮症酸中毒住院。他说,试着减针还有个原因,每月打针需花去500多元,患病后不能干活,想能省就省点吧。

  常州市一院内分泌科华主任说,冬季是糖尿病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近两日已收治多位严重急性并发症患者。原因是天冷后不少患者不再锻炼,但如能饭后散步半小时有利于控制血糖。另外,冬天好多人喜欢泡脚,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损伤、微循环不好,容易烫伤而不能及时发现,引发糖尿病足,最好先试温度再泡脚,平时也要注意勤换鞋袜,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同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像这位患者随意减量、停药的做法不可取。

5过分害怕打针是恐惧症的表现

  儿童多数害怕打针,看到医生拿着针头就会吓得大哭。儿童这样的表现很正常,但若成人也怕打针就有问题了,尤其是不给他打针光是看见针头,也会吓得瑟瑟发抖的人,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打针恐惧症。

  什么是打针恐惧症?

  打针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个特殊类型,表现出害怕打针,如有些人(通常是男性)上医院一看到注射针,立刻瘫软在地上。这种对打针的恐惧感往往让人不敢上医院或看牙医,甚至影响医护与病患之间的关系。到1997年,医学界才将打针恐惧症归入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0%,有些甚至会遗传。

  为什么会害怕打针?

  打针恐惧症最普遍的症状之一是看到针管,身体立刻产生一连串反应:恐惧感先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造成心跳变慢,再刺激脑部分泌松弛血管的激素,然后血压降低,进而昏倒。专家分析,惧怕打针的原因有一部分来自遗传,不过主要来自后天的负性经历,如曾有人被医生拿着注射针吓唬过,从此留下阴影,以至于过分的害怕打针。

  如何应对害怕打针?临床中打针恐惧症的应对措施主要是用止痛贴,但这只是治标,消除该症应该从心理上入手。

  首先要在儿童期做好预防。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小孩害怕打针,不要恐吓或逼迫他们,应该和他们好好沟通,并在他们勇敢挨下一针后,美言奖励他们一番。有了不错的初体验,以后就不排斥打针了。

  对于成人,则可以使用心理疗法,如系统脱敏法等,可逐渐消除恐惧的原因,最终达到彻底摆脱害怕的目的。

  恐惧心理人人都会有,害怕打针,害怕打雷,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当害怕变得过分、不合理时,就要提高警惕,是不是恐惧症在作怪。

标签:妇产科,计划生育,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大功率直流线性电源技术百科问题1:直流线性稳压电源关于大功率三极管的参数设计答:输出电压由于某种原因增大时,通过运放比较会使基极电位不是升高是降低。不要纠结于Ic,Ib,调整管就是个射随器,由于放大倍数有限,运放带负载能力也有限,输出功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1)

    一:化工设备反应釜技术百科问题1:石油化工设备有哪些答:在石油化工中设备有很多,有炼油装置、反应器、反应塔、反应釜、蒸馏塔、换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分离器、分汽缸、过滤器、大小压力储罐等等。而石化设备具体包括石油设备,储罐储运设备,制冷设备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1)

    一: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价格技术百科问题1: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哪个便宜答:我想你说得直流伺服吧,它与步进电机相比,要贵很多。直流伺服电机:优点:动态特性好;可以做到很小的尺寸;可以实现超高速运行。缺点:价格昂贵;控制较复杂;适于微小型机器人、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9)

    一:唐山冷轧钢技术百科问题1:唐山哪些钢铁公司有冷轧生产线?唐山冷轧钢答:唐钢中钢国丰松汀。问题2: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怎么样?唐山冷轧钢答: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02007356029939,企业法人杜振增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0)

    一:复合包装袋加工技术百科问题1:复合包装袋都包括什么?答:大体上可用于以下几种食品:①固体食品:如方便面、各种奶糖、麦片、巧克力、紫菜、茶叶、各类干果(如葡萄干)、膨化食品的包装袋;②液体食品:如牛奶、甜酒、果汁、酱油、醋等的复合包装袋;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3)

    一:透明口罩技术百科问题1:日本推出口鼻处透明口罩,这种口罩有实用价值吗?答:日本的奇葩发明可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在这之前由大学生和当地冰淇淋公司推出了一款铁味的冰淇淋。这款冰淇淋外表看上去黑黑的,而且里面还加入了铁粉,所以吃起来就如同在吃铁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