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目录
1孕妇能吃葛根粉吗
孕妇是可以吃葛根粉的,但还是以适量为宜。孕妇可以吃,但是也要注意吃的过量就会引至上火,孕妇吃葛根粉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忌擅自用药,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孕妇不能吃的太多凉性的食物,葛根属于凉性食物,吃多会刺激子宫收缩,影响胚胎在子宫内着床。所以说,孕妇可以吃葛根粉,但最好是不要过量。葛根本身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是脾胃虚寒的孕妇必须谨慎服用。
2葛根的功效
1.营养心肌葛根的成分能改善心肌的供氧代谢,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能力,使血管畅通,增加血液流量,所以预防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2.解肌发表 葛根丙酮提取物有使体温恢复正常的作用,对多种发热有效。故常用于发热口渴,心烦不安等病症。
3.降糖降脂 葛根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油三酯,用于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病症,有显著疗效。
4.益智作用 某些研究表明葛根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明程的治疗作用,葛根醇提取物能显著对抗东度警碱所致的记忆障碍。可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智力障碍,记忆力差等病症。
5.升举阳气,葛根能止渴止泻,葛根中的的成分使得机体正气上升,津液布行。
升发脾胃清阳空气而止渴,止泻痢。故常用于治疗内热消渴,麻疹透发不畅,腹泻、痢疾等病症。
3葛根的作用
1.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恢复正常肝脏机能,促进胆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
2.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功能,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3.对高血脂形成的冠状动脉硬化、,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4.对高血脂形成的脑动脉硬化,通过改善脑缺血状态,防治脑梗塞、偏瘫、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
5.化肝胆细胞自身免疫功能,抵抗病毒入侵。
结语:不仅孕妇不能吃葛根粉,产妇也是不能吃的,坐月子不能吃凉性的食物,还有婴儿可以少吃葛根粉,但吃过会容易导致腹泻的发生。
4葛根的生理特性
粗壮藤本,长可达8米,全体被黄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背着,卵状长圆形,具线条;小托叶线状披针形,与小叶柄等长或较长;小叶三裂,偶尔全缘,顶生小叶宽 卵形或斜卵形,长8-15(-19)厘米,宽5-12(-18)厘米,先端长渐尖,侧生小叶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黄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 被黄揭色绒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长硬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或生于海拔1000-3200米的山沟林中。
5葛根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本草十剂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盖麻黄乃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药皆轻扬发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1]
2、《本草经疏》:“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伤寒头痛兼项强腰脊痛,及遍身骨疼者,足太阳也,邪犹未入阳明,故无渴证,不宜服。”
3、《本草汇言》:“葛根,清风寒,净表邪,解肌热,止烦渴。泻胃火之药也。尝观发表散邪之药,其品亦多,如麻黄拔太阳营分之寒,桂枝解太阳卫分之风,防风、紫苏散太阳在表之风寒,藁本、羌活散太阳在表之寒湿,均称发散药也,而葛根之发散,亦入太阳,亦散风寒,又不同矣,非若麻、桂、苏、防,辛香温燥,发散而又有损中气之误也;非若藁本、羌活,发散而又有耗营血之虞也。”
4、《本经》: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5、《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