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拥有一双漂亮的手,自然会得到他人的欢迎。然而,灰指甲却破坏了人们的第二张脸,还因为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而隔阂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仅如此,灰指甲让人的自信心收到伤害,人们急切想找到治疗灰指甲的方法,那么手上灰指甲应该怎么办?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灰指甲可分为哪几类
灰指甲临床可分为5型,即远端侧缘甲下型、近端甲下型、白色浅表型、甲板内型和全甲毁损型。
1、远端侧缘甲下型(DLSO)临床最多见于甲的前缘和(或)侧缘,常伴有邻近皮肤的感染(足癣)。甲板的破坏以角化增生为主,表现为甲的色泽改变、质地松软和厚度增加,有时见甲板与甲床的分离。常是单甲先受累,随后由于忽视不治可累及其他健甲。
2、近端甲下型(PSO)感染从甲板近端开始,多发T手指,可合并甲沟炎,甲板无明显角化过度,可表现为白斑和表面不平,呈营养不良样甲外观。
3、白色浅表型(WSO)病甲表现为白色斑,边界清,表面较平滑,日久色泽变黄,质地松脆易破裂。此型由于真菌只侵及甲板上层,故外用药治疗可望收到良效。
4、甲板内型(EO)真菌侵犯甲板全层,但不再向下发展,病甲表面呈浅黄或灰白色,高低不平但很少缺失。此型很罕见。
5、全甲毁损型(TDO)又称全甲营养不良型,实为上述几种类型发展而来。依病原菌的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的病甲外观,或全甲增厚粗糙变色,或全甲残缺不全。此型多见于年长者或具易感因素者,治疗较困难。有时可见同一患者兼有不同的灰指甲类型的情况。
2手上灰指甲应该怎么办
1、手术拔甲适于单发的指甲,局麻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容易重新感染复发,临床现已较少使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2、内服药物适于多个指(趾)甲。可治愈60%以上的甲癣及甲真菌病。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应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外用疗法根据药剂不同,主要局部涂药和封包削治等方法。涂药前若先将病甲削薄,疗效更佳。涂甲之前注意用温和药膏保护甲周的皮肤。选用涂剂等抗真菌外用药局部涂抹。总之,治疗灰指甲要坚持不懈。同时还应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及慢性全身性疾病,提高自身抵抗力,防治并重,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治愈灰指甲。
4、日常注意保持手指干净清洁,可以适当用些抗真菌的药物涂擦或者清洗,可以改善,另外饮食方面清淡些,不要吃辛辣食物,注意休息,好好调理会有所改善的。
3灰指甲不及时治疗对人体的危害都有什么
灰指甲常给我们日常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就连日常的接待亲朋好友、端茶递水、握手,甚至折叠衣服、被褥也会带来麻烦。如刚启封的尼龙丝袜穿上脚,用手向上一拉,因指甲的残缺不齐,即把崭新的袜子划破一条长长的丝线,真令人心痛。
还不止这些,若工作是打字、弹琴、画图、车衣、刺绣,那更是不便。还影响一个人的仪态,不然,为什么古代及现代欧美国家的女士要修甲、涂指甲油?因为一双漂亮的手,没有健康的指甲衬托也减少了手的美感。其实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灰指甲还是人体其他部位患癣的主要传染源,又因有些灰指甲可能是念珠菌所致,因为手的触及可以引起自身如腋下、乳房下、阴部的念珠菌感染。
若我们接触婴幼孩,灰指甲也可以传染给小孩。小孩皮肤较细嫩,出汗较多,这种传染很易发生。若是襁褓中的婴孩,因经常换洗尿布或纸尿巾更容易造成接触传染的机会。当然灰指甲患者也会影响患者免疫状态,会造成患者的敏感性增高,易发生敏疹。
4得灰指甲诱因有哪些
1、因脚气真菌导致重复感染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先因有了脚气而后继发灰指甲,也有一些病例是由于灰指甲以而导致脚气或手癣,这也是灰指甲的原因。
2、真菌生命力极其顽强,许多灰指甲患者治疗一段时间认为灰指甲治好后就没再继续坚持用药了,实际上,真菌还是有一些没有杀灭干净,这小部分真菌一旦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会再次滋生发作,导致灰指甲久治不愈。因此,这是导致灰指甲的原因之一。
3、真菌对药物的不敏感也是诱发灰指甲的原因之一,处于休眠状态的病原真菌体对一般抗真菌药物根本无反映,而且真菌休眠的潜伏期较长。一旦用药停止,气温湿度等环境合适,真菌孢子便会萌发、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灰指甲的发生。
5灰指甲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1)镜检:先用小刀刮弃病甲表面疏松甲屑,再刮取甲屑于载坡片上,滴10%氢氧化钾后加盖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以溶解角质。显微镜下可见孢子和菌丝。
(2)培养:由于致病菌多样,所用培养基应注意多样化,应分别使用含和不含放线菌酮的沙堡弱培养基,以避免某此对放线菌酮敏感的菌被抑制而出现假阴性。若要分离马拉色菌则要用含菜子油或橄榄油的培养基,35-37℃条件下培养。分离出不常见菌不能立即断定为致病菌,但也不能轻易判断为污染菌,应重复取材多次培养,才能确定其在致病中的地位。
(3)组织病理学:是确定灰指甲诊断的另一种技术,尽量向近端多剪甲及甲下角化物,经脱钙、软化后切片,PAS或银染色。可见甲组织中发现大量孢子和菌丝断面,比培养发现真菌的阳性率高并有助于区别真菌是侵入甲还是仅仅定植在甲下脆屑。但因甲组织坚硬,处理操作过程较复杂,且有时在切片上难以确定是菌体或其他成分,需要一定经验。
(4)溶甲涂片:新近我们采用20%NaOH在56℃加热30分钟,将甲的角蛋白溶解,经离心、洗涤后取未被溶解的菌体成分涂片用Parker墨水染色,镜下口请晰地见到菌丝或孢子,不仅可大大提高阳性率,而且能完整地观察到菌体在甲内的形态特征,发现了白念珠菌的顶端厚壁抱子、丝状菌的关节孢子、曲菌的孢子头、青霉菌的帚状枝等结构,与纯培养标本涂片所见一致,丰富了对灰指甲的认识。
(5)电镜观察:包括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表面和内部结构,主要用于研究。
温馨提示:
不要共用生活用品,勤洗手和脚。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甲真菌常见二型:①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 此型病损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②甲下真菌病 又分远端侧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浅表白色型,此型病变从甲的两侧或远端开始,继而甲板下发生感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