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 (Hb )和红细胞压积 (HCT)减低,低于正常值。贫血不是独立的疾病 ,而是一种病理现象,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可以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如肿瘤、感染、白血病等均可表现贫血。那么先天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呢?如何防治贫血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婴幼儿先天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1)一是生成不足:包括造血物质如铁、叶酸、Vt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和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2)二是破坏过多:其中一种是红细胞内在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亦称蚕豆病)和地中海贫血,另一种是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性贫血等;
3)三是丢失过多造成的失血性贫血。如急性大出血、慢性消化道炎症、寄生虫病。
儿童期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由于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反复感染使得铁和Vt12、叶酸的吸收障碍等均可引起营养性贫血。
2先天性贫血会遗传的可能性多大
根据红细胞破坏的部位不同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两种类型。血管内溶血一般呈急性溶血,也可表现为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药物、理化、感染等因素所致之溶血性贫血。
先天性贫血会遗传的可能性多大
血管外溶血一般呈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温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
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十二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慢性溶血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脾、肝肿大多见,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疸。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先天性的贫血疾病也不一定会遗传,贫血疾病的类型有很多种,有些贫血疾病是不会遗传的,就比如说营养不良性的贫血疾病,而先天性的贫血疾病大多数都是病理性的,如果家里面有贫血疾病的人,那么在生活中就要避免这样的遗传疾病会发生,在怀孕前做个全面的检查。
3先天性贫血的饮食原则
先天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了障碍而致的溶血性贫血,该病在广东的发生率为5~6%。地中海贫血主要分为两大类,由血红蛋白的α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甲型地中海贫血,由血红蛋白β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乙型地中海贫血。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各自又分为轻型和重型。重型甲型地中海贫血病人一般为死胎或出生后即死亡,死胎全身水肿、肚大、胎盘尤其大,故又称为“水肿胎儿综合征“。而重型乙型地中海贫血病人在出生时往往看不出异常,数月后则慢慢出现面色苍白,痴呆型面容,发育不良,并且贫血不断加重,常需间断的输血来维持生命。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即使竭尽全力治疗,病孩也难以活到成年,这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其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与重型地中海贫血截然不同的是,轻型病人病情非常轻,常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度贫血,他们的体力、智力、寿命均不受影响。如果两个患同类的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青年结婚,则有1/4的机会生出一个重型的患儿,这就是为何广东这样的地中海贫血高发区不断有重型患儿出生的原因。目前对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产前诊断,以防止重症患儿的出生。 通过食疗和服用补血产品就可以不可以了,
防治贫血除了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营养饮食非常重要。瘦牛肉、瘦猪肉、奶、蛋黄、动物肝脏、动物血,以及绿叶蔬菜、水果、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铁及维生素,其中以猪肝、蛋黄、海带、黑芝麻等补血效果最好。但食补时应注意滋补而不油腻,且每餐不宜过多。下面介绍几种方便有效的食补方法:(1)红枣花生煲:干红枣50克(或桂圆干15克),花生米(不去红衣)100克,红糖30~50克,共煮至枣熟半烂,每日早晚食用。(2)芝麻粥:黑芝麻30克,洗净,炒熟,研粉,与大米60克同煮为粥,加红糖分次食用。(3)猪肝羹:猪肝100克,洗净,去筋膜,切片,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汤,猪肝熟后加豆豉、葱白调味,再合苞鸡蛋2只,分次服用。(4)猪肝黄豆煲:猪肝100克,洗净、切片,黄豆50克,加水煲至豆烂,每日分次食用。(5)猪皮红枣羹:猪皮500克洗净去毛,入水炖至黏稠羹汤,再加红枣250克煮熟,分次随量佐餐食用。(6)菠菜粥:大米100克,煮至米烂,加入开水烫过的菠菜50克,再煮5分钟即成,分次服。(7)乌鸡汤:雄乌鸡1只,切块,陈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以葱醋酱炖熟,连汤带肉分次服用。(8)八味粥:糯米300克,薏仁50克,赤小豆30克,大红枣20枚,莲子20克,芡实米20克,生山药30克,白扁豆30克。先将薏米、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入锅煮烂,再入糯米、大枣、莲子同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服食。(9)当归羊肉羹:当归15克,黄芪45克,党参30克,羊肉500克。将羊肉放在锅内,放入药袋(内装当归、黄芪、党参),加水煮至肉烂,食肉喝汤。(10)家庭常备药:儿康宁、小儿升血灵、健脾补血冲剂等。什么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在钩虫病流行地区,发病率尤其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妇女尤其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除中国外,发展中的国家四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15~19岁),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病人最多的国家,其中孕妇约占60%~80%。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可见,发病地域如此之广,妇女患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合理使用铁剂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服用不当,就会影响疗效和延误治疗。因此使用铁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病情轻重,合理选用铁剂1.轻症贫血病人,选用硫酸亚铁,但如果病人同时患有消化道疾病或病人是反应严重的孕妇,则不宜选用硫酸亚铁,而应选用右旋糖酐铁,因为硫酸亚铁对胃肠道有有些大的刺激性。2.重症贫血病人,选用右旋糖酐铁,能非常快缓解造血所需铁的不足和防止心脏病等并发症。3.婴婴儿贫血,宜选用枸橼酸铁铵糖浆。第二、掌握好有效的服药时间铁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由于食物能减慢胃肠蠕动,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段的停留时间,铁剂在饭后30分钟服为最好。这样不仅可使铁吸收量增加,且可以不可以大大减少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饭后30分钟,胃酸分泌旺盛,有利于铁的吸收。近年来,时辰药物动力学研究发现,下午7点服铁剂比上午7点服用的吸收率要增加1倍,故每天下午7点是服铁剂的最合适时间。第三、注意事项1.服铁剂期间应多食果糖、水果、果汁和各种酸性饮食,以促进铁的吸收。2.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稀盐酸,按常规剂量,有助于铁的吸收。3.服铁剂时禁用芦丁、四环素类、新霉素、别嘌呤醇、氯霉素、胆影葡胺、消胆胺、甲氰咪胍、青霉胺、维生素E、肼苯哒嗪、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胰酶制剂、口服避孕药、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呋喃硝胺、丙谷胺及含钙镁离子的抗酸中草药。4.忌饮茶,因茶叶中含有能与铁结合的鞣酸,影响铁的吸收。
4婴幼儿贫血怎么办
这是很多贫血患者都想知道的问题,贫血多发生于女性朋友,造成贫血的原因也很多,减肥、营养不良、月经多过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贫血,贫血会出现头晕,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疲倦,头晕耳鸣等症状。那么,婴幼儿贫血怎么办?
1.对贫血的婴幼儿应安排一个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流通、阳光充足的住处,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2.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消化能力,合理地添加辅食,如蛋黄、肉类、肝、肾、豆类、绿叶蔬菜及水果等。同时要注意食品的色香味,以促进孩子的食欲。喂养要有耐心。
3.避免感染其它疾病,如不要和患传染病或发热的病人接触。
4.有震颤的病儿,要防止咬破口唇及舌尖,可在上下门牙间垫上纱布包着压舌板。
5.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有无药物反应,如换剂应在两餐之间喂较好,这样有利于铁的吸收。
5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护理措施
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如果低于正常值,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一般情况下,缺铁性贫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严重者,会让宝宝体重增长停滞或下降、面色苍白、头晕、没有食欲、烦躁不安、手掌和指甲发e等。特别严重者则表现为低热、呼吸加快、心脏扩大、肝脾肿大、智力发育迟缓等。
家庭护理
1.注意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2.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小儿铁剂3个月或更长时间,小儿铁剂两餐之间服用有利于吸收。
3.贫血的宝宝抵抗力差,要注意家居环境清洁,避免到公共场所,以防感染其他疾病。
4.特别严重贫血者,必须卧床休息,避免运动量大的活动。
预防措施
1.妈妈要注意孕期检查,及时补充铁剂,以防宝宝出生后贫血。
2.提倡母乳喂养,可以保证宝宝铁的摄入。
3.正常宝宝出生4个月后逐步增加富合铁的食物,早产儿、双胞胎,两个月后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4.6个月后要给宝宝多添加含铁量丰富的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