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上火应该不会陌生,因为西医中是没有上火概念的。平时如果身体没有大碍,只是单纯的出现尿黄、咽喉肿胀、脸上出痘痘、牙龈出血等,很容易判断是上火所致。上火的问题不是很严重,一般都会吃上火药去火,加上多喝水,恢复起来很快。那么清火吃什么药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推荐5大清火食疗方
1.枸杞粥
材料:枸杞子15克,糯米150克。
方法:糯米、枸杞子分别洗净,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即可。每天服用1碗。具有滋阴润喉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喉炎咽喉干燥者。
2.甘蔗萝卜饮
材料: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百合100克。
方法:将百合煮烂后混入两汁备用。每天临睡前服用1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嗓音疲劳和慢性喉炎,虚火偏旺,喉干咽燥,面红、手足心热者。
3.芝麻红糖粥
材料: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方法: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粳米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拌入芝麻红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粥气香味美,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肺燥咳嗽等症。
4.胖大海
药性甘淡平和,取1-2颗放在杯子里,用沸水一泡,片刻之间,胖大海就会在水中泡开,似开花状,即可服用。
其味微苦不涩,带有清凉之感,可当茶喝。但要注意:胖大海属凉性中药,有虚寒症状者不宜久服。
5.西瓜汁
材料:西瓜半个。
方法:挖出瓜瓤挤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复多次,具有清热解毒、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功效。
2清火吃什么药好呢
1、去火的中草药
板兰根:板兰根主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炎症。它不仅对感冒病毒有着强效的抑制作用,还对大肠、伤寒、肠炎等也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黄连:此中药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结肠炎、急性结膜炎、口疮、疖、痈、吐血、消渴和烧伤等。对一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和滴虫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功效是清热去湿、泻火解毒。
鱼腥草:此中药主治肺炎、肺脓肿、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肾炎、蜂窝组织炎、中耳炎、外用毒蛇咬伤和疖、痈等。它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痛、止血、止咳、利尿等作用。
金银花:此中药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肿、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痢疾、疖、痈、丹毒、子宫糜烂等。
马齿苋:凉拌生吃马齿苋或煎水服用,对急性肠炎、乳腺炎、肾炎水肿、痔疮出血等均有治疗效果。特别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用大量鲜马齿苋捣汁冲服,效果极佳。
2、去火的花茶
百合花茶:百合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而且种类齐全,还含有一些矿物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它的药性是偏凉的,有止咳化痰、清热去火的作用,药性也比较平缓。
桂花茶:桂花茶也是我们常喝的花茶,从中医角度来讲,桂花属于温性的,与绿茶或者乌龙茶搭配后,茶性得到中和,清热降火、消除口臭的效果也更加出众,而且脾胃虚弱的人也可以饮用。
3清火解毒食物排行榜
清火水果NO.1:梨
梨含水量高达84%,被称为“天然矿泉水”,鲜嫩多汁,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对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拥有这么多功效的梨足以称得是上“清火水果之王”了。
吃梨可以下火,但是梨性凉,生吃梨多了会伤身,容易导致腹泻。而把梨连皮带核煮成汤后能使其寒性降低,而且润肺、润燥、清火的作用更佳。
清火水果NO.2山竹
山竹被称为“果中皇后”不是没有道理的,她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及镁、钙、磷、钾等矿物元素。且中医认为它有清热降火、减肥润肤的作用。
泰国人把山竹与榴莲称为“夫妻果”,因为吃多了榴莲上火时,吃上几个山竹就能缓解,一热一凉,这简直媲美上降火药的功效了,看来身处炎热地区的泰国人是认同了山竹的清火作用了。
清火水果NO.3:火龙果
火龙果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通便的作用。吃火龙果还能促进眼睛保健、增加骨质密度、帮助细胞膜形成、预防贫血和抗神经炎、口角炎、降低胆固醇、美白皮肤防黑斑。火龙果味道清甜,是夏天不可不吃的降火佳果。
4中医教你几大清火穴位
烂嘴角 点按“厉兑穴”
厉兑穴,属足太阴脾经,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在炎热的伏天常出现脘腹胀满、厌油腻、恶心呕吐、尿少面赤、身痒发热、口干苦、嘴角发红发痒、脱皮糜烂等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裂痕,张口有时出血。中医认为,老年人脾胃运化功能衰弱,水谷聚而化火所致。7~9点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时辰,可用小木棍点压此穴,每次点压100次,两脚交替进行2~3次,每日2次。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
眼屎多 点按“关冲穴”
关冲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老年睡醒后眼角有眼屎出现,有时眼屎把眼皮粘住,这是火热之邪侵袭上焦或是体内热毒上冲所致。有可能出现血压增高,甚者出现结膜炎等。点按位置在无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一侧去火点,关冲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力度以能感到明显酸麻胀为宜,并坚持30秒至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的关冲穴,每日2~3次。
鼻子冒火 点按“鱼际穴”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子冒火咽干,正是肺热的表现,甚至还会出现咳嗽或气喘、痰黄粘稠、胸痛或咳吐脓血、气味腥臭等病症。手掌的大拇指根部肌肉明显突起,形状似鱼际是去火点,可清热利咽,调理肺气的作用。经常点按对搓,至发热,意想热气沿手臂进入胸腔,连续搓3分钟,每日2~3次。
胃火牙痛 点按“内庭穴”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胃火炽盛,症见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口臭嘈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导等症。内庭穴可清胃泄火,其作用堪比“清胃黄连丸”。此穴在足背二趾三趾的趾缝纹头后凹陷中。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指尖掐、压、力度以能感到酸麻胀为度,1~2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如此反复2~3次。
5清火全靠它们
1.豆芽:维生素含量高
豆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是非常好的美容食品。
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如黄豆芽富含维生素B2,可改善春季多发的维生素B2缺乏症,适当食用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
黑豆芽富含钙、磷、铁、钾等矿物,蚕豆芽有补铁、钙、锌等功效。各类豆芽的食用方法和烹调方式较多,清炒凉拌都可,如黄豆芽炒肉、韭香豆芽鸡丝、豌豆苗炒鸡蛋等。
2.春笋芽:纤维素含量丰富
笋芽是竹子从土里长出的嫩芽,所谓“尝鲜无不道春笋”,春笋是一年中笋肉最为鲜嫩洁白的时候。
春笋味甘,清热利水,非常适合干燥的春季食用。春笋不仅富含优质的植物蛋白、钙等人体必需元素,纤维素含量也很高,有助于调理肠胃。
春笋煲牛肉、春笋白拌鸡、香菇春笋汤、红油焖春笋等都是不错的做法。但因为春笋草酸含量高,烹调之前要用沸水焯一下。有过敏体质、严重消化道疾病等慎食。
3.香椿芽:药膳价值高
香椿,又叫“春苗”,是春季应季蔬菜。每年谷雨时节前后,香椿新发的嫩芽挂满枝头,被称为“树上的蔬菜”。
香椿虽然气味特殊,但是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理气、杀菌抗病的功效。不仅如此,其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等元素,是蔬菜中的佼佼者。
香椿吃法也很多,可以凉拌、入汤、腌制等,如凉拌香椿芽、香椿豆腐汤、香椿炒鸡蛋等,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