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人吃的东西比较多样化,吃肉吃鱼等也是非常常见。而且有的人特别爱吃肉,油脂的摄入增加这样就可能会使血脂升高。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高血脂对人们的危害比较大,不过可能有些人会说不出具体的来。血脂高的坏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高血脂的检查方式都有什么
1.测定血脂谱全套
空腹TC、TG、LDL-C、HDL-C。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
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3.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
1~2周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有±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
4.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1)载脂蛋白测定 测定血浆ApoB和Apo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体内脂蛋白代谢测试 此外,还可进行基因DNA突变分析、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胆固醇脂化酶与合成酶等方面的测定。
5.其他检查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临床上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常合并有糖尿病;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伴有高尿酸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
2血脂高的坏处是什么
危害一
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危害二
高血脂会导致高血压,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危害三
高血脂会导致冠心病,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
危害四
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
3生活中应该怎么治疗高血脂呢
1.控制理想体重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2.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强度 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 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分钟。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3.戒烟
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4.饮食治疗
血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0%,同时有助于减肥。并使降脂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多数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同时纠正其他共存的代谢紊乱,常可使血脂水平降至正常。
饮食治疗时机,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程度和血浆LDL-胆固醇水平。一般来讲,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越高,则开始进行饮食治疗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就越低。
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是通过控制饮食的方法,在保持理想体重的同时,降低血浆中的LDL-胆固醇水平。
饮食结构可直接影响血脂水平的高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易受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进食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也可增加胆固醇的合成。通常,肉食、蛋及乳制品等食物(特别是蛋黄和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应限量进食。食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天用量以25~30g为宜。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
5.药物治疗
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有他汀类和树脂类。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有贝特类和烟酸类。
6.重度血脂异常的非药物治疗
部分血脂异常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均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血脂调节效果,有极少数患者血脂水平非常高,多见于有基因遗传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基因治疗在未来有可能攻克顽固性遗传性的血脂异常。
4高血脂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不运动压力大是高血脂主因
高血脂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别以为那些挺着将军肚的男性都活得衣食无忧逍遥自在,其实他们十有八九是高血脂。高血脂是血脂异常的主要表现,是一种现代“富贵病”,不妨留心我们身边那些胖子,他们大都有高血脂,肥胖与高血脂如影随形。尤其是在气温低的冬天,不少人缺乏必要的运动,又喜爱食用高热能食物,如肉类、甜食类、汤类等,容易增加脂肪,导致血脂升高。
现代高节奏的生活让不少人难以放松身心,致使压力大也成为一个患病因素。过大的压力在没有加以预防和引导的前提下,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危害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很多存在隐匿性心理疾病的患者,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不治疗的直接后果,将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特殊人群每年检测一次高血脂
目前大众对“三高”的认识误区中首先是:“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对此,戚文航教授指出,胆固醇异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解决的。在导致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素中,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高血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可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过高。
此外,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也是导致胆固醇沉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常以为自己绝不会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事实上,只要有上述危险因素,就可能出现冠心病。
高血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还有不少人认为,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其实,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在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上,与化验单上所标注的正常值是不同的。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者、有黄色瘤、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5人们对高血脂的三个常见误区
高血脂误区1、调脂药副作用大
调脂药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很少见,初次服药没有不良反应,便可以继续服用,不用过多担心副作用的问题,平时还要注意饮食与生活的调理,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脂误区2、只要是降血脂药就行
如果发现血脂升高,随意服用黄药物,会引发疾病,那么血脂高会形成动脉硬化及心脑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要及时的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调理。
高血脂误区3、血脂达标后可以停药
很多人在服药一段时间后,擅自停药,导致血脂反弹,治疗效果不好,所以在初期治疗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用小剂量的药物,保持血脂达标有很好的作用,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不应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