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为机械压迫、颈椎不稳定及脊髓血液循环障碍等。但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临床上的所有征象。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年龄问题、慢性损伤等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颈椎间盘突出怎么办?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有哪些颈椎间盘突出的类型
专家表示,颈椎间盘突出可分为很多类型,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今天,专家就颈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的位置为我们介绍一下颈椎间盘突出的类型。
一、侧方突出型:突出部位在后纵韧带的外侧,钩椎关节的内侧。该处是颈脊神经经过的地方,因此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脊神经根而产生根性症状。因此,这是颈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之一。
二、中央突出型: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因此可以压迫脊髓双侧腹面而产生脊髓双侧的症。
三、颈椎间盘突出的类型还有旁中央突出型:突出部位偏向一侧而在脊髓与脊神经之间,因此可以同时压迫二者而产生单侧脊髓及神经根症状。
专家表示,虽然颈椎间盘突出不是可怕的疾病,但是也会给患者带阿里生活和工作中的不便。因此,小编提醒各位如果身体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2颈椎间盘突出怎么办?
把坐出来的病“做”回去
近些年,颈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大有抬头的趋势,发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它的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有一远方亲戚就得了这个毛病。她家里开了个养鸡厂。近三个月来,她总感觉下肢无力,左胳膊发麻。好几次端着鸡食的时候,手好像拿不住一样,装鸡食的盆子莫名其妙地就掉了。吃饭的时候,攥在手里的筷子也拿不稳。走路的时候,她的腿就开始发软,像走在棉花堆上一样。
她去医院做过检查,医生要求她做手术。她有点害怕,就来找我了。
我在给她检查脖子的时候,边检查边告诉她说:“你颈椎4-5、5-6、6—7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
她听后惊讶地说:“舅舅,您说得真对呀!您看,这是我在医院做的检查,结果跟您说的一模一样。”
我告诉她:“这病不用治,我有一套调治颈椎间盘突出的保健操,你每天早晚坚持做一做,不出一个月,准好。”
这套操共分为8个步骤,每天照着做一做,有病治病,没病还能起到保健预防的作用。而且你每天还会头脑清醒、精神百倍。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步骤
1.双掌挤颈:双手十指交叉抱在头颈后方,使两臂关节尽量外展,然后用双手掌挤压后颈部若干次。接着,双肘尽可能内收,双掌用力挤压颈部的左右侧。
2.拔颈:双手十指交叉抱在颈后,向上用力拔颈若干次,然后双手掌托住下额,轻轻向上托推颈部若干次。
3.拿肩肌:头偏向左方,用左手捏拿右肩肌群;然后头偏向右方,用右手捏拿左肩肌群。
4.拿后颈:一手放在颈后,以拇指与四指分开夹住颈后部肌肉,从上往下拿揉颈后肌,然后再从下向上揉拿。
5.点穴:点揉风府、风池穴各200下。
3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1.双掌挤颈:双手十指交叉抱在头颈后方,使两臂关节尽量外展,然后用双手掌挤压后颈部若干次。接着,双肘尽可能内收,双掌用力挤压颈部的左右侧。
2.拔颈:双手十指交叉抱在颈后,向上用力拔颈若干次,然后双手掌托住下额,轻轻向上托推颈部若干次。
3.拿肩肌:头偏向左方,用左手捏拿右肩肌群;然后头偏向右方,用右手捏拿左肩肌群。
4.拿后颈:一手放在颈后,以拇指与四指分开夹住颈后部肌肉,从上往下拿揉颈后肌,然后再从下向上揉拿。
5.点穴:点揉风府、风池穴各200下。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有哪些?以上文章内容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在平时的工作中,尤其是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会计、打字员等,应注意每间隔一段时间做少量活动。
4颈椎间盘突出牵引治疗怎样
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
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但其实,只要做好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颈椎间盘突出的完全可以预防的。对于这些上班族而言,每工作一段时间可以起来休息一下,让颈椎得到放松。周末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颈椎的锻炼,让颈椎变得强大,自然就不容易生病。
5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如何区别
临床上,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之间的严格区分是困难的,因两者均可造成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两者主要区别如下。
(1)早期(轻度)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引起颈部局部不适或疼痛,而少有脊髓压迫,即使有脊髓压迫,尚可缓解;而颈椎病基于其病理特点,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多逐渐加剧,缓解间歇不明显。
(2)二者在发病年龄上有明显差异,颈椎病发病年龄平均在50岁以上,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年龄偏低。
(3)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较快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另一个特点。创伤甚至轻微创伤,头颈部持久非生理姿势均可诱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