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给宝宝在喂水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比较纠结的,不太清楚应该给孩子喝多少水,才能够保证孩子的身体不会缺水,同时也不会因为喝的水太多,让孩子的小便增加,喝水太多是容易对身体不好的,所以婴儿每天一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断。那么给宝宝补水要注意的原则有哪些?下面来看看详细介绍。
目录
1夏季给宝宝补水原则
1、多给宝宝喝温的白开水
夏季,家长们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常喂些温的白开水给宝宝喝,也就是煮沸过后自然冷却下来的开水,由于煮沸过,所以,水中不含有细菌,并且能够很好地调节体温,来帮助宝宝及时补充水分,并且帮助身体散热,同时,还能够提高宝宝的抵抗力、预防因缺水而导致的中暑问题。
2、避免给宝宝喝生水
没有烧开的自来水属于生水,这类水不能给宝宝喝,生水当中含有一定的细菌和病毒,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来说,喝生水很容易让身体沾染细菌病毒,并且有损宝宝脆弱的肠胃,出现腹泻、拉肚子等危险。因此,家长们一定不能给宝宝喝生水,冰水、冷饮更是碰不得的!
3、给宝宝的白开水要喝对时间
家长们给宝宝喝白开水,也要掌握好时间,这样有助于促进宝宝的消化和适当补充水分。可以在每餐前的半个小时给宝宝喂水,可以稀释胃酸,促进宝宝更好地消化吸收、提高食欲,在两餐之间要喂宝宝喝一点白开水,但切忌过量,饮用过量的水一旦宝宝不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就容易出现腹泻问题,所以,给宝宝喝白开水不仅要找对时间,而且要控制好量。
2夏季给宝宝补水家长谨记5大原则
1、每天多给宝贝喝汤、喝粥
天气炎热时身体新陈代谢旺盛,会使宝贝出很多汗,因此,宝贝的身体比大人需要补充更多的水。
妈咪应该顿顿为宝贝安排一些汤或粥类的食物,防止宝贝的小身体脱水。
2、在食物中放适宜的盐
宝贝出汗多会失去钾、钠等矿物质,多喝汤、粥不仅可补充体内被高温蒸发掉的水分,还可补充出汗时失去的钾、钠等矿物质,防止出现厌食、乏力等不适,甚至由此引发中暑或暑热症。
3、每天确保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宝贝正值建造身体组织器官的旺盛时期,每天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但当气温高于35℃时,大量出汗会使得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更为增加,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因此,妈咪应在每天的饮食中,确保宝贝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及豆浆或豆制品等。
4、酸奶也是夏令时节补充蛋白质的佳品
酸奶不仅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而且味道酸甜可口,很利于宝贝的胃肠消化吸收。除此之外,酸奶还有很多益处,如含有的乳酸菌能合成一些维生素,并可抑制肠道腐败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还可增加钙质的吸收,预防胃肠道炎症和佝偻病。尤其是肠道缺乏乳糖酶而不能食用鲜牛奶的宝贝,多吃酸奶就不容易发生腹胀、腹泻了。
5、每天多吃新鲜蔬菜
天热使宝贝每天从汗水中丢失较多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当身体缺乏这些维生素时,宝贝就会感到身体怠倦,不愿意玩耍,抗病能力也会随着下降。因此,高温天气下维生素C、B1、B2的需要量应比平时多1倍,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对这些维生素的摄入量。应让宝贝每天多吃绿叶蔬菜、苦瓜及冬瓜,这是补充维生素C的最好办法,还可清凉祛暑。
3给宝宝补水要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宝宝水嫩的肌肤在遇到干燥的空气时,极易流失水分,所以宝宝的身体比大人更需要水分,除了从妈妈的奶水中获取水分外,还需要额外的水分补充。
从新生儿时期起,就可以给宝宝补充些水分。一般而言,1周左右的宝宝喂食20毫升,到2周30~50毫升,4周以后可以喝60毫升。具体量还是要依照宝宝的实际情况而定。
3个月后,可以为宝宝补充一些稀释过的果汁(鲜榨的或是原味),稀释量可以大些,在喂的量上一定要加以控制,否则会影响宝宝正常的进食。
断奶后,宝宝的补水量完全依靠外界。通常1岁左右的宝宝,冬季每天所需水量约1000毫升,夏季约1500毫升。在时间上,应该在上午时多喂,最好摄入全天补水量的一大半,同时应该避免给宝宝吃口味太重的食品,下午5点后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以免宝宝晚上尿床。
在早餐与午饭之间,一定要给宝宝喝一次水,可以是白开水、绿豆汤、菜水之类不加糖的饮料,也可吃一些水果。如果早餐吃饱了,喝水时就不必加点心。到上午10时左右可给宝宝少量点心充饥,或者给宝宝吃些平日喜欢的小零食。
4婴儿每天喝多少水比较好
1 喝水太多会中毒吗?
据相关资料统计,水中毒的状况一般好发于6个月以下婴幼儿,症状包括嗜睡、不安、厌食、呕吐、体温降低等,甚至出现全身性痉挛、昏迷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水中毒的情形,主要因为婴幼儿的肾脏功能要到1岁以后才能到达成人正常的标准。因此,一旦宝宝喝水太多,肾脏将无法及时排出体内的过多水分,而水分积聚在血液中导致纳离子浓度被过分稀释,造成低血钠,引起水中毒,进而影响脑部活动。
另外还有一些发生水中毒的小宝宝,主要是因为所喝的配方奶没有按照正确的比例冲泡,奶水过稀导致宝宝摄取水分过多。
2 需要额外补水吗?
该不该给婴幼儿额外喝水呢?据汤国廷医师介绍,6个月以下婴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如果额外补充水分,很可能就影响到喝奶量,进而减少其他养分的摄取。因此,只要宝宝没有患上水分容易流失的疾病,一般不建议给宝宝补水。
未添加辅食的宝宝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的进食状况正常,就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水分,除非在天气非常炎热、室内没有空调的情况下,才可以补充少量开水。
添加辅食的宝宝
就6个月之后的婴儿来说,多半已经开始接触奶水之外的其他辅食,水分摄取的来源更加丰富。因此,可以在宝宝进食后或两餐之间补充少量开水,这样能够帮助宝宝清洁口腔,也有益于牙齿健康。
不同年龄幼儿平均水分摄取量
年龄 平均体重(kg) 每日总水量(ml)
3天 3.0 250~300
10天 3.2 400~500
3个月 5.4 750~850
6个月 7.3 750~850
9个月 8.6 950~1100
1岁 9.5 1150~1300
2岁 11.8 1350~1500
5给宝宝补水技巧介绍
饭前不要给孩子喝水
饭前喝水可使胃液稀释,不利于食物消化,也影响食欲。
睡前少喝水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夜间深睡后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如果在睡前喝水多了,很容易尿床,即使不尿床,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少饮多餐
为孩子补水的方法要正确,要经常让宝宝喝一定量的水,做到少"饮"多餐。不要等到孩子渴了才想起为孩子补水,因为孩子口渴时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身体细胞已经脱水。
切忌渴后暴饮
极度口渴时,应该先让宝宝喝少量的水,休息一会儿,等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后再喝。不要等到渴极了一次喝下过多的水,因为宝宝的机体在短时间内喝下太多的水,会使体内的血液浓度急剧下降,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
不要给孩子喝太多冰水
因为喝大量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不但影响孩子的消化,甚至有可能引起肠痉挛。
刚出生的宝宝,如果体重是3公斤,那么其中有2.4公斤是"水";婴儿体内的水分仍占体重的70%;幼儿为65%;成人仅为59%。水灵灵的宝宝对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4-7岁的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90-110毫升水。除去喝汤、吃菜所摄取的水分,每天还得喝6-7杯水,每杯200毫升左右才够量。要分多次喝,切忌渴极了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