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应该了解关节炎这个常见的问题疾病吧,多发于中老年人,中老年朋友们经常被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的不行,那么现在有很多的朋友都在关心到底该怎么治疗这样的问题,这种关节炎的自我治疗的方法又有哪些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那么接下来请往下看,相信你们会找到你们想找到的答案的。
目录
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类风湿性关节炎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病因与环境因素、病感染、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① 遗传因素:本病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② 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可能诱发RA发病。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RA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mdash;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
③ 神经内分泌因素:女性患者月经前雌激素水平增高时,症状加重,月经后症状减轻。RA患者在不良因素刺激后,容易导致症状反复或病情加重。
④ 其他: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但多数患者前常无明显诱因可查。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红外线照射
肿痛部位照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二、蜡疗
将蜡袋加温软化后,置于患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三、按摩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我疗法有哪些?按摩疗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最后用摇、滚、揉手法,作善后处理。每次30~50分钟,2~3天1次。
四、饮食疗法
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抵抗力。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要少食。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五、自然疗法
居住的房屋应通风、向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被褥干燥。洗漱宜用温水。③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也不可满不在乎,更不能情绪低落。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类风湿性关节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三系均可见减少,以血红蛋白降低为显著,可有轻至中度贫血。
(2)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本病活动期二者均可增高,CRP较ESR灵敏。
(3)血清免疫学:急性活动期多见Ig的增高,以IgG最为明显,高滴度的IgM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总补体降低,C3轻度升高(关节滑膜液可见C3明显升高)。活动期时可见T细胞亚群CD+4/CD+8值增高。
(4)自身抗体:
①RF的高滴度(1∶256)以上(乳胶凝集法),有诊断意义。
② 抗聚丝蛋白抗体谱( AFA s):AKA、APF 和抗CCP等。AKA 和APF有较高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差。抗CCP抗体持续阳性往往预示患者容易发生关节破坏。
③ 抗RA33抗体:靶抗原是33kD的核酸蛋白,是对Hela细胞的核蛋白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hnRNP有交叉反应。抗RA-33在早期RA中可以出现, 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④ 抗Sa抗体:血清、滑液及人体正常组织如脾和胎盘中富含抗Sa抗体的靶抗原。抗Sa抗体阳性组晨僵及关节受累较重,血沉增高,可用于早期诊断, 其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
(5)关节影像学检查:
①X光检查:临床常规首选双手指及腕关节或再加双足摄片检查。美国风湿病学会将骨损害的X线表现分为4期:
Ⅰ 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
Ⅲ期:可见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
Ⅳ期:可见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或关节强直(纤维性强直或骨性强直)
②MRI检查:在显示关节病变方面优于X线,近年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RA的诊断中。MRI可以显示关节炎性反应初期出现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和轻度关节面侵蚀,有益于RA的早期诊断。
③ 超声波检查: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关节腔、关节滑膜、滑囊、关节腔积液、关节软骨厚度及形态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能直观地检测关节组织内血流的分布,反映滑膜增生的情况,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超声检查还可以动态判断关节积液量的多少和距体表的距离,用以指导关节穿刺及治疗。
(6)关节滑液检查:关节滑液呈云雾状混浊,柠檬色。白细胞5~25×109/L,中性75%,粘蛋白凝块易碎,RF(+),且先于周围血而存在。
(7)病理检查:类风湿结节和滑膜活检,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有助于诊断。
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
起病缓慢,多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无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
一、关节症状:
(一)晨僵: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关节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关节晨僵早晨明显,午后减轻。
(二)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三)畸形: 后期病例一般均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尺偏畸形;如发生在足趾,则呈现爪状趾畸形外观。
二、关节外表现: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表现的一部分或是其并发症。本病的关节病变可以致残,但不会致死。而关节外表现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一)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血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二)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脾、胰、肾、淋巴结及睾丸等。
(三)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四)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较常见,肺小血管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
(五)肾脏损害。
(六)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角膜炎。
(七)Felty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脾脏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
(八)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导致腺体破坏和分泌减少或缺乏,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的干燥症群。
(九)消化道损害。
约80%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45岁,以青壮年为多,男女之比为1∶2~4。初发时起的缓慢,患者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某一关节疼痛、僵硬,以后关节肿大日渐疼痛。开始时可能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的受累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以后再累及其它关节。近侧的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呈梭状肿大;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的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适度活动后僵硬现象可减轻。僵硬程度和持续时间,常和疾病的活动程度一致,可作为对病变活动性的估价。由于关节的肿痛和运动的限制,关节附近肌肉的僵硬和萎缩也日益显着。以后即使急性炎变消散,由于关节内已有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周围组织也变得僵硬。随着病变发展,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着贫血。病变关节最后变成僵硬而畸形,膝、肘、手指、腕部都固定在屈位。手指常在掌指关节处向外侧成半脱位,形成特征性的尺侧偏向畸形,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人协助。关节受累较多的患者更是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
约10%~30%患者在关节的隆突部位,如上肢的鹰嘴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等出现皮下小结,坚硬如橡皮。皮下小结不易被吸收,皮下小结的出现常提示疾病处于严重活动阶段。
此外少数患者(约10%)在疾病活动期有淋巴结及脾肿大。眼部可有巩膜炎、角膜结膜炎。心脏受累有临床表现者较少,据尸检发现约35%,主要影响二尖瓣,引起瓣膜病变。肺疾患者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胸膜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尘肺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慢性小腿溃疡,淀粉样变等也偶可发现。
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定,无统一标准,但下述分类,易被接受。
Ⅰ级:病人完成正常活动的能力无任何限制。
Ⅱ级:虽有中度限制,但仍能适应。
Ⅲ级:重度限制,不能完成大部份的日常工作或活动。
Ⅳ级:失去活动能力卧床,或仅能应用轮椅活动。
查看详情>>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
1、辣椒猪肉汤:瘦猪肉100克,辣椒根90克。将瘦猪肉洗净,切块,辣椒根水洗后用纱布包好,封口。再把猪肉、辣椒根、葱段、姜片、花椒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煮半小时至肉烂,去辣椒根,吃肉饮汤,每日1剂。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功能,适用于关节疼痛较剧者。热痹忌服。
2、桂浆粥:肉桂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肉桂研成细末,粳米洗净,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肉桂末、红糖,再煮沸1-2次即成。趁热空腹吃下,每日1剂,3—5日为1个疗程,有效再服1-2个疗程。本方具有温经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痹。热证及阴虚火旺者禁用。
3、独活当归酒:独活、杜仲、当归、川芎、熟地黄、丹参各30克,白酒1000毫升。先将上述 6种药物研细,分别用纱布包好,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放火旁煨24小时,候冷即可,不拘时饮之。本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风湿痹痛者。关节炎早期及热痹者禁服。
4、黄花菜根酒:黄花菜根、黄酒各50克,将黄花菜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冲黄酒内服。每日2次,连服数天。本方具有清热通络的作用,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关节无红热者忌服。
5、茄根酒:茄子根(或白茄根)90克,白酒500毫升,将茄子根洗净,切碎,用白纱布包好,封口,再将茄子根放入白酒中浸泡3日,启封即可饮用。每次饮15毫升,每日2-3次,连服7-10日。本方具有清热祛风,除湿通络的作用,适用于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口渴、便干、发热等症。关节无红热者忌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