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一摇,宝宝入睡快?许多新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都习惯抱着宝宝摇一摇,希望宝宝能够快速入睡,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新生儿的护理其实有很多方面要注意,新升级做了父母们的朋友可要多了解些相关知识了。小编在此介绍下新生儿不同部位的护理方法,赶紧跟着一起了解下吧!
目录
1哄宝宝入睡的雷区
错误做法一:摇睡 孩子为什么夜里爱哭闹
婴儿哭闹请试试心理治疗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
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由此铸成大错,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危险。
错误做法二:陪睡 玩具陪睡?不宜提倡!
从宝宝一出生,就应积极鼓励他独自入睡,并养成习惯。即使是新生儿,也不应与妈妈同睡一个被窝。妈妈熟睡后稍不注意就可能压在小宝宝身上,造成窒息死亡。美国一项调查资料证实了这一点,即让婴儿独自睡觉可降低60%的突然死亡率。
另外,妈妈长期陪睡,宝宝会出现一种“恋母”心理,到了幼儿园甚至上小学的年龄,与妈妈分离还会很困难,由此宝宝日后容易患学校恐怖症、考试紧张症,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不利。
培养孩子独睡习惯一般从1岁开始,此年龄段的宝宝入睡较快,并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利用这些特点鼓励宝宝独睡,宝宝较易接受。
错误做法三:俯睡 俯睡会增加婴儿猝死的危险
国外专家已发现婴儿猝死综合症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颜面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专家调查,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此种睡姿可使其呼吸道畅通无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婴儿猝死。据统计,在美国自从推广了仰睡法后,曾居高不下的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率随之大幅度下降,从每年约死亡5000人下降到不足3000人,值得妈妈借鉴。
错误做法之四:搂睡 从宝宝的睡眠中看健康
不少妈妈担心宝宝在睡眠中发生意外,常常搂着睡觉。其实,这样做恰恰增加了发生意外的机会。
搂睡使宝宝难以呼吸新鲜空气,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容易生病。
可能使宝宝养成醒来就吃奶的坏习惯,不易形成定时喂养,从而妨碍宝宝的食欲与消化功能。
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奶头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2护理新生儿的几种错误方法
1、固定新生宝宝睡眠姿势
“听说宝宝侧睡会造成偏头,俯睡容易造成窒息,所以每次宝宝在我怀中睡着后,我都是轻轻放下宝宝,然后摆正他的头,并在头两边用小枕头抵着。这样宝宝很安全。”
正确做法: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然蜷曲,为了帮他把产道中咽进的一些水和黏液流出,在生后24小时以内,仍要采取低侧卧位。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形扁平,正确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这次睡觉左侧卧,下次就要平躺,再下次右侧卧,这样才能使宝宝头形长得匀称好看。吃奶后要注意侧卧不要仰卧,以免吐奶呛到气管。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廓压向前方,否则耳廓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2、唤醒熟睡中的宝宝把尿
“我怕宝宝尿床,每隔几个小时就把宝宝抱起来把尿,有时候宝宝被我弄醒后哇哇大哭,没办法,我可不想他的小屁屁被湿湿的尿布包着,得了红屁股多不好。”
正确做法:宝宝的睡眠很重要,如果牺牲了宝宝宝贵的睡眠只为了不弄脏他的小屁屁,那就得不偿失了。选用优质的尿不湿保护宝宝的小屁屁,如果宝宝尿湿了很不舒服,他会用哭声提醒你及时更换。两三岁以后的宝宝夜里小便时,有的已经知道叫人,有的会在有尿意时自然醒了,根本不需要非把宝宝弄醒不可。
3、开灯睡觉
“我喜欢在卧室里留灯,一来方便照顾宝宝,另一方面让宝宝有安全感。”
正确做法:关灯睡觉。床头的灯光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视力发育。任何人工光源都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微弱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长期存在,会使婴幼儿焦虑、紧张,难于成眠。长期在灯光下睡觉,还会影响眼睛的网状激活系统,导致每次睡眠的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容易被惊醒。睡在灯光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4倍。
4、穿太多衣服睡
“我怕宝宝睡觉着凉,给宝宝穿一件薄毛衣睡,这样就不怕冻着小肚子了。”
正确做法:睡觉不宜穿太热。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征”,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同样,用电热毯也容易因为温度过高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3宝妈们,千万别踩这些雷区!
雷区1
轻声细语,轻手轻脚
胎儿在子宫里其实是很吵的,因为羊水晃动,宝宝近耳听着,个中体会,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随着宝宝的出生,宝爸宝妈尽心尽力去照顾,也很注意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只是为了宝宝们拥有一个优良的起点
过了几个月后,宝宝大概适应了现在的环境,宝爸宝妈就带宝宝出去玩耍了,各种嘈杂的声音萦绕耳侧,宝宝想这个世界,怎么又变了,又要重新适应!每个人的听觉系统都很重要,更何况是刚刚起步的宝宝们!
其实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在家里正常说话,不用刻意制造安静的环境,除非你可以让外面大千世界的环境和家里一样安静。
雷区2
拉紧窗帘
小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视觉上正处于初始状态,只能感受到光。要想自然的发育视觉感官,那么就需要充足的自然光线。
所以宝宝睡觉时,窗帘不用拉的太严实,要半遮半掩,露出一点自然光线。而不是用台灯,日光灯代替自然光线,两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雷区3
让宝宝一直喝粥
大人们总是认为小孩子的肠胃比较脆弱,所以只喂软一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消化能力也是逐步提升的,不是说随着孩子长大,肠胃就自然变好,而是在生活中一步一步提高的。
因此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宝宝可以适当吃一点硬的食物,有利于牙齿发育,提升消化水平。
4新生儿不同部位的护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在1周左右自己脱落,2周左右自动愈合。这期间你需要做的是:
1.用棉球或细纱布蘸75%的医用酒精,从内向外涂擦脐带根部和周围,每天涂擦2—3次,待脐带保持干爽,用纱布盖好。
2.在擦拭之前一定要先洗手,避免脐部接触各种爽身粉和各种粉剂,以免使脐部发炎不易愈合。
3.不要把脐带露在外面的一端包在尿布或纸尿裤里,防止大小便弄湿脐带。如果脐部被尿湿,必须立即消毒。脐带1周左右脱落后就不再需要纱布覆盖,但仍要保持局部干燥和清洁。
4.千万不要试图自己去除脐带。
5.要经常观察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如果脐带流血、有异味或分泌物、周围红肿、脐带超过1个月未脱落或伤口未愈合,则需要马上去看医生。
小宝宝的眼睛很脆弱也很稚嫩,在对待宝宝的眼睛问题上一定要谨慎。
1.如果宝宝刚睡醒,发现他的眼睛上有眼屎,可以用纱布蘸温水轻轻地擦拭。注意,千万不可用手指或手指甲直接擦。
2.如果眼睑上有硬皮,或者眼睛的分泌物总是擦不干净,则要怀疑是不是结膜炎,这时需要去看医生,由医生做出诊断。
3.在给宝宝滴眼药水的时候,要记住滴在宝宝内侧的眼角处。
4.记得每次给宝宝清洁完眼睛后,要及时洗手,以防病菌感染其他部位。
5.要给宝宝用单独的毛巾、洗脸盆等,并且与家里其他人的毛巾、洗脸盆等隔离开,还要定时清洗。
记住,不要尝试给小宝宝掏耳垢,因为容易伤到宝宝的耳膜,而且耳垢可以保护宝宝耳道免受细菌的侵害。洗澡时千万不要让水进到宝宝的耳朵里。如果要清洁耳朵,你可以:
1.用棉签蘸些温水拭千外耳道及外耳。
2.用一块柔软的棉布温水中浸湿,然后轻轻擦拭宝宝外耳的褶皱和隐蔽的部分。
3.一定要注意耳背后的清洁,有时会发生温疹及皲裂,可涂些食用植物油,如果发生耳后湿疹可涂湿疹膏。
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又薄又嫩,不要试图去擦拭它。如果发现宝宝的牙龈是浅黄色,也不要试图去擦拭,这是正常现象。要保护宝宝口腔的清洁,可以在给他喂奶之后再喂些白开水。
如果发现宝宝的口腔黏膜有白色奶样物,喝温水也冲不下去,而且用棉签轻轻擦拭也不易脱落,并有点充血的时候,则有可能是念珠菌感染了,也就是鹅口疮。健康的宝宝一般情况下15—30天自己就会好。如果是因为使用抗生素不当造成口腔内菌群失调而导致发病的,这时就需要消毒宝宝的奶嘴和奶瓶,而且需要请教医生了。
如果鼻痂或鼻涕堵塞了宝宝的鼻孔,影响呼吸,可用细棉签或小毛巾角蘸水后湿润鼻腔内干痂,再轻轻按压鼻根部。也可用细棉签轻轻顺着鼻孔点一下,宝宝一打喷嚏,黏液即可滑出。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鼻涕会自衍消失。不过,如果鼻子被过多的鼻涕堵塞,宝宝会变得很难受,这时可以用球形的吸鼻器把鼻涕清理干净。方法是:
1.让宝宝仰卧,往他的鼻腔里滴1滴盐水溶液。
2.把吸鼻器插入一个鼻孔,用食指按压住另一个鼻孔。
3.把鼻涕吸出来,然后再吸另一个鼻孔。
另外,使宝宝房间里的湿度始终保持在适当的水平,有助于保持他鼻腔的通畅。
在这个标志着冰冻西瓜、愉悦戏水和爽口雪糕的季节,也标志着疾病高发。对于刚刚到来到这个世界的新成员——新生宝宝来说,他们对抗疾病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懂得如何为宝宝搭建一个可以保护他们的屏障了。
5轻松护理好三个月宝宝的技巧
宝宝出生的头一个月内要经常把宝宝抱起来,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在这种情况下,宝宝睁开眼睛的时间会比以前长很多,睡眠时间则相对减少。此外,还要经常对宝宝微笑,尤其是宝宝看着爸爸妈妈的时候,这样宝宝就会很快记住爸爸妈妈的笑容,这也是宝宝和父母交流的第一步。
宝宝出生后的第二个月里,妈妈要注意宝宝的声音和语言的训练。经常用一些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在宝宝身边摇动,让宝宝寻找声音来源,这样会促进婴儿大脑活动的增强,促进智能发育。同时,要逐步养成宝宝在吃、玩、睡方面的生活规律,经常带宝宝到()有新鲜空气的户外运动,让宝宝的四肢得到充分的活动。
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里,抵抗力还是比较低的,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小儿麻痹症。另外,三个月的宝宝发育是很快的,要注意给宝宝充足的营养,避免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由于吸收营养快,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在迅速增长,这个时候要开始训练宝宝对声音的辨别、俯卧、坐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