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会有憋尿的不良习惯,这是造成尿路感染症原因之一。尿液在膀胱中的时间太长,侵入的细菌就有更长的繁殖时间,也让细菌更容易侵入其他组织。尿路感染的危害很多,甚至还会引起肾结石、败血症等等并发症。那么下尿路感染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广泛。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4.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5.尿细菌培养阳性。
2下尿路感染原因是什么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尿路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3尿路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1.性生活后马上排尿:性交后马上去洗手间,即使细菌已经进入膀胱,也可以通过排尿将它排出体外。
2.及时排尿:排尿时,尿液将尿道和阴道口的细菌冲刷掉,有天然的清洁作用。
3.避免污染: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它寄生在肠道里,并不引起病症,但如果由肛门进入尿道口,就会导致尿道发炎。所以大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要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以免污染阴道口。如果洗手间有冲洗设备,最好认真地冲洗肛门部位。
4.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酸、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5.向医生咨询:有时候即使做到了所有应当做的事情,仍然会得感染。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尽快向医生求教。如果经常性的发生感染,像一年4-5次,那么千万不要忽视,有必要求助医生,制定一个预防或治疗计划,与医生一道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反复感染。
4尿路感染并发症
尿路感染的并发症有肾乳头坏死,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感染性肾结石和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1、肾乳头坏死
肾乳头坏死可波及整个锥体,由乳头尖端至肾皮质和髓质交界处,有大块坏死组织脱落,小块组织可从尿中排出,大块组织阻塞尿路,因此肾盂肾炎合并肾乳头坏死时,除肾盂肾炎症状加重外,还可出现肾绞痛,血尿,高热,肾功能迅速变坏,并可并发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如双肾均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病人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发病诱因和临床表现,确诊条件有二:①尿中找到脱落的肾乳头坏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②静脉肾盂造影发现环形征,和/或肾小盏边缘有虫蚀样改变,均有助于诊断,治疗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全身和尿路感染,使用各种支持疗法改善病人的状态,积极治疗糖尿病,尿路梗阻等原发病。
2、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
肾包膜与肾周围筋膜之间的脂肪组织发生感染性炎症称为肾周围炎,如果发生脓肿则称为肾周围脓肿,本病多由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来(90%),小部分(10%)是血源性感染,本病起病隐袭,数周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病人除肾盂肾炎症状加重外,常出现单侧明显腰痛和压痛,个别病人可在腹部触到肿块,炎症波及横膈时,呼吸及膈肌运动受到限制,呼吸时常有牵引痛,X线胸部透视,可见局部横膈隆起,由肾内病变引起者,尿中可有多量脓细胞及致病菌,病变仅在肾周围者只有少量白细胞,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检查,肾盂造影,超声及CT有助确诊,治疗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促使炎症消退,若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
3、感染性肾结石
感染性肾结石由感染而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石,约占肾结石的15%~20%,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磷酸磷灰石,感染性肾结石治疗困难,复发率高,如不妥善处理,则会使肾盂肾炎变为慢性,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除有通常肾结石的表现外,还有它自己的特点,感染性结石生长快,常呈大鹿角状,X线平片上显影,常伴有持续的或反复发生变形杆菌等致病菌的尿感病史,本病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血尿化验和X线检查等作出诊断,病人常有变形杆菌尿路感染病史,尿pH>7,尿细菌培养阳性,治疗包括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肾结石在0、7~1cm以下,表面光滑,可用内科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溶石药物,通常需使用对细菌敏感的药物,其次,酸化尿液可用氯化铵等,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应劝病人尽早手术,其他治疗包括大量饮水,酸化尿液,利尿解痉等。
4、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中,由尿路感染引起者占55%,主要表现,起病时大多数病人可有寒战,高热,全身出冷汗,另一些病人仅有轻度全身不适和中等度发热,稍后病势可变得凶险,病人血压很快下降,甚至可发生明显的休克,伴有心,脑,肾缺血的临床表现,如少尿,氮质血症,酸中毒及循环衰竭等,休克一般持续3~6天,严重者可因此而死亡,本病的确诊有赖于血细菌培养阳性,故在应用抗菌药之前宜抽血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在病程中反复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病死率为20%~40%,除去感染源是处理败血症休克的重要措施,常用措施为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用大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减轻毒血症状,试用肝素预防和治疗DIC,通畅尿路。
5尿路感染的检查
当患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确诊为尿感:
1、典型尿路感染症状+脓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尿亚硝酸盐实验阳性。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10个/HP。
3、有尿路感染症状者+正规清晨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 /ml,且连续两次尿细菌计数≥105/ml,两次的细菌及亚型相同者。
4、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
5、典型尿路感染症状,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细菌>1个/油镜视野。
慢性肾盂肾炎:X线静脉肾盂造影(IVP)见到局灶、粗糙的皮质癫痕,伴有附属的肾乳头收缩的扩张和变钝等征象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