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消化系统,肠胃都是非常薄弱的,有的时候孩子如果出现了一些食物中毒的情况,家长肯定会非常的着急,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好,只能看着孩子在那头疼呕吐,口吐白沫,大家都很想知道有什么急救措施,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来好好的介绍一下,孩子食物中毒该怎么办呢!
目录
1哪些食物易致中毒
对于宝宝来说,有些食物是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妈妈们在煮食时一定要仔细观察,避免以下几种食物:
1、隔夜饭菜
宝宝吃不完的饭菜,妈妈会舍不得丢掉。但剩菜经过长时间盐渍能产生亚硝酸盐,特别是一些绿叶蔬菜,其中尤以大白菜为最。而亚硝酸盐可导致食物中毒。因此,最好不要让宝宝吃隔夜饭菜,如果要吃,也必须在食后煮沸保存,在下次食用前再煮一次。
2、变色、变味、发臭等腐败食物
3、吃病死及未经检疫的猪、牛、羊、狗及家禽的肉
4、不认识的野菜和蘑菇
5、河豚鱼、田鸡、癞蛤蟆
若吃田鸡、癞蛤蟆等,必须请有经验的人将其有毒部分去掉、洗净后才可能食用,不食河豚鱼。
6、多量的白果、发芽的马铃薯、生的扁豆
不要给小儿吃较多量的白果,有的1岁内的小儿吃了10个白果发生死亡。马铃薯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原本无毒,但由于储存不当导致马铃薯发芽,在皮下和芽周产生大量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碱性物质,对宝宝的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还能引起脑水肿、充血等。而扁豆中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必须炒熟焖透才能食用,否则易引起中毒。
2孩子食物中毒怎么办好啊?
1.求救。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导泻等治疗。如果救治及时的话,很多儿童是可以转危为安的,但是如果拖延了时间,有些儿童就会有生命危险。
2.催吐。儿童已经发生了昏迷,他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呼吸道,以及1岁以下的小婴儿,他的呼吸功能比较差,这类情况都不易催吐。对于较大的儿童、清醒的儿童老师可以进行催吐,另外要注意在催吐之前老师不要让儿童干呕,要先给他喝一些清水、牛奶甚至蛋清,然后再进行催吐,这样的话会缓解呕吐本身造成的胃和食道的黏膜损伤。
催吐的位置:下压舌头,食道靠上,气管靠下,气管的地方有一个会厌,当我们吞食物品的时候,会厌会关上,防止食物进入到气管里。老师在进行催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要让儿童吐出来的东西反流到气道里,造成气道的异物窒息。昏迷的病人和吞了有腐蚀性、化学性物品的病人不要催吐,超过5—6个小时的病人催吐也是没有任何意义。
还要注意控制孩子的局面,尤其是那种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不要让他们手忙脚乱,可能会发生踩踏事件,也不利于病情的康复,还需要注意做好安抚工作,等待急救,必要的时候还要注意做好隔离工作,以免还会发生一定的传染性。
3宝宝食物中毒症状
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腹部不适问题都是宝宝食物中毒的症状。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吐泻严重的宝宝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除了以上症状之外,妈妈们还可以根据下面几个特征来判断宝宝是否食物中毒:
1、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同时发病。
2、病人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有毒食品的人群中。
3、当立即停止食用该种食品,发病也立即停止。
4食物中毒预防应该怎么做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要防止食物中毒,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问题:
1、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外出不便洗手时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2、餐具要卫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袋内。
3、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剩饭菜食用前一定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冼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对不熟悉的野生动物不要随意采捕食用,海蜇等产品宜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保存,食用前应冲洗干净。扁豆一定要焖熟后食用。
6、服用药品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千万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药物同时服用要遵医嘱,避免混合产生副作用。敌敌畏杀虫剂和灭鼠药等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8、易引起食物中毒的自然植物有侵木、毛莨、莽草、君影草、泽漆、巨鸟头、石蒜、龙爪花、蜂螂花等。此外,水仙、郁金香、八仙花等花也不能食用。
9、河豚鱼中毒:每年都有人死于河豚鱼中毒。河豚鱼中毒会引起呼吸麻痹,这是因为河豚鱼的肝、肠、卵巢内含有大量的河豚鱼毒素。一般在食用后半小时至4小时内发病,重症者4小时左右呼吸麻痹、死亡。河豚鱼中毒者需立即送医院抢救。到医院应立即说明是食用了河豚鱼所致。
5食物中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2、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3、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②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③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5、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①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②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③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