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是因为胸椎后突引起的身体形态改变,主要是由于背部肌肉薄弱、松弛无力所致。大多数驼背都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引起的,称为姿势性驼背,通过矫正练习,加强背部伸肌的力量,并牵引胸部前面的韧带,姿势就能改变。那么成年后驼背还能矫正吗?成人驼背怎么纠正?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成年后驼背还能矫正吗
驼背是因为胸椎后突引起的身体形态改变,主要是由于背部肌肉薄弱、松弛无力所致。大多数驼背都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引起的,称为姿势性驼背,通过矫正练习,加强背部伸肌的力量,并牵引胸部前面的韧带,姿势就能改变。姿势性驼背一般在35岁以前都可以矫正,年纪越轻,矫正越容易,效果越好。
因此成年后依然可用矫正驼背,但是越早纠正越能得到好效果。
2成人驼背怎么纠正
手术矫正
手术方法主要是针对成年人比较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心肺功能受限),不得不施行手术。手术风险较大,术后脊柱活动也有所受限,医院都持慎重态度。
运动锻炼矫正
1.压胸腰
方法:距墙一步距离站立,两臂上举,扶墙,上体尽量向前,挺胸、凹腰。
提示:胸贴住墙,经常练习此动作,逐渐形成挺胸直背的姿势。
2.挺胸腰
方法:背对把杆一步距离站立,两臂后举握杆,然后抬头,挺胸至最高。
提示:两臂尽量内收夹拢。
3.俯身划船
方法:手持负重物,俯身,利用背部肌肉将重物拉至小腹位置。
提示:后拉至小腹时,两侧肩胛骨后缩。
4.俯卧两头起
方法:俯卧地上,两臂前举,两臂与两腿同时从两头抬起。
提示:腰骨肌肉紧绷,抬头挺胸。
3负跟鞋可以治疗好驼背吗
负跟鞋的作用是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姿势。因为人体的脊柱是在背后侧的,只有让人体重心也在后侧,脊柱才有可能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是人体自身结构所决定的,也是负跟鞋原理的最简单解释。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腰椎的受力更合理,对腰痛康复很重要。
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你可以亲身实践一下,赤足或者穿平底鞋,前脚踩一本 18 毫米 左右厚度的书,感觉一下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脊柱)是不是变直了,骨盆前倾和腰椎、颈椎的前凸是否减小了,臀部和腹部肌肉是否比平时收得紧了。同时,还可以再反过来验证一下,努力将身体笔直站立(最好是后背靠墙站立,模特叫“站墙”),感觉重心是不是在脚跟,这就是科学的必然。
负跟鞋的鞋底是前高后低的,其作用是针对姿势矫正,对姿势性驼背有矫正作用,负跟鞋强迫人体的重心后移到脚跟,矫正不合理姿势,锻炼腰背部肌肉。与舞蹈形体训练的道理是一样的,强制人体重心后移,骨盆前倾得到矫正,脊柱自然也就直了。
4造成驼背的主要原因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所以老年人也有驼背现象。驼背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除了有明显的腰背疼痛、行走不便外,由于胸廓的变形,压迫心脏和肺部,使病人出现胸闷、气短、肺活量减小、甚至出现肺气肿。
造成驼背的主要原因
1、贪凉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正常神经水肿和发炎,腰背部肌肉紧张,整个腰部血液循环下降,神经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强。冷空气的刺激不利于腰部血液流通,刺激神经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使疼痛加重。所以我们腰使腰部防寒保暖,并且可以进行腰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缓解疼痛症状。
2、长期久坐
长期从事坐位工作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司机、工厂流水线工人等,腰背痛发病率高。长期久坐,腰椎处于后弯状态,腰部肌肉韧带均处在紧张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大10倍!腰肌和腰部韧带的长期紧张,就会出现慢性的劳损,对腰部的稳定性和保护性下降。同时,久坐后腰椎间盘的超负荷造成腰椎间盘退变,就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
3、长期弯腰
如某些工作需要长期弯腰用力的,如木工刨木、农民锄地等,在这些工作中,腰椎间盘承受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大一倍以上。如从井中弯腰提水时,腰部压力可增高5倍!长期弯腰工作的腰背痛发病率高,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亦高。长期弯腰对腰椎间盘压力很多,不利腰椎间盘康复。
4、睡软床
正常脊柱有一个“S”形的生理弯曲度,睡觉的时候姿势不好、枕头过高、床垫过软,均不利于脊柱的生理弯曲度,使腰肌紧张,僵硬,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所以,我们要睡觉时候的枕头高度和床垫软硬度要适中,床垫硬度以人睡在上面不会凹陷变形,舒适为宜。
5改善驼背的12个瑜伽动作
1.骆驼式
跪坐,小腿平放地上,脚板朝天。大腿及躯干成一直线。吸气,双手放在盆骨上方。呼气,慢慢向后弯腰,先把右手放在右脚跟上,手指向后,再把左手依同一方法放在左脚跟上。吸气,挺胸朝天,头部放松,保持呼吸自然。保持姿势约15至30秒。完成后,慢慢恢原来姿势,以婴孩式作休息。
2.牛面式
胸腔的向前用力很好的伸展背部,打开胸腔;双腿的打开促进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在地上,两腿膝盖弯曲,脚掌相合,贴向身体,两手手指交叉握住脚尖。吐气时上半身向前倾斜,直到额头、手肘触地。保持30秒,然后回到原位,放松身体。
3.反手婴孩式
跪坐,腰背挺直,双手放身旁两侧,视线向前。吸气,双手手指互扣,放在臀部后方。呼气,身体向前弯腰,腹部贴紧大腿,直至额头放在地上。保持呼吸自然﹐保持姿势约15秒﹐完成后返回步骤1休息,重复做2至3次。
4.手部抬升式
双脚合并站立,或分开半脚宽,双手于身体前方交叉,放松全身。吸气3秒向上抬臂过头,保持双手交叉。头稍微后仰,向上看手,停6秒。不要求一定要屏气。展开双臂与肩同高,停6秒。吸气3秒恢复双手交叉过头的姿势,停3秒。呼气3秒放下手臂还原至起始位置,重复5次。
5.眼镜蛇式
打开胸腔,放松滋养双肩。俯卧在地上,两腿打开略比肩宽,脚背贴地,两臂屈肘放在胸部两侧地面。吐气时,伸直手臂,上半身抬离地面,头部向上仰起。保持30秒后,慢慢回到原位。
6.束角式
坐在地面上,两腿向前伸直。膝盖弯曲,使双脚贴近躯干,双脚脚跟,脚掌相合。用双手抓住脚趾,脚后跟靠近会阴。双脚外侧放在地面上。大腿分开,膝盖放低,直到膝部接触地面。手指牢牢抓住脚趾,脊柱挺直,双眼注视前方或者内视鼻尖。尽量保持这个姿势。肘部抵住大腿下压。呼气,身体前屈,依次把头,鼻子,下巴放在地面上。保持这个姿势正常呼吸。
7.冰山式
上身挺直,盘腿坐下。吸气3秒钟,同时向左右伸直双臂,掌心向上,从侧边上抬,直达头顶。呼气3秒钟,上半身向右旋转90度后屏住呼吸6秒钟。然后吸气3秒钟,上身转回原位。呼气2秒钟,掌心向下,手臂从头顶放至身体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