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多的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大多数轻度的食物中毒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肚子痛等,严重的食物中毒很可能会引起人体出现昏迷,甚至是威胁到人的生命,在及时进行治疗之后,一旦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最主要的是解除毒素并让毒素顺利的排出去。那么食物中毒吃什么好呢,食物中毒后饮食要注意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1如何判断是否食物中毒
判断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条标准: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有共同的进食史;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
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2发生食物中毒如何处理
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 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3食物中毒后吃什么食物好呢
一般性食物中毒——甘草绿豆汤
1.生甘草、绿豆各10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至痊愈。
2.食盐100克,将其炒焦、泡汤,尽量灌饮,并用鸡毛扫喉咙催吐,吐后再灌饮,至吐尽为止。
3.生白萝卜500克,捣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
苦杏仁中毒——绿豆砂糖饮
取生绿豆适量,将其捣碎,加水1大碗,煮沸后,过滤取汁,加入砂糖50克,顿服。
鱼或鳖中毒——紫苏叶饮
1.紫苏叶10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入姜汁10滴调服。
2.红曲15克,水煎服。
3.无花果鲜嫩叶适量,洗净捣烂绞汁,每次加温开水服半杯。
4.生扁豆荚30个,捣汁,用凉开水冲服。
4食物中毒后果是什么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等。在短时间内,吃某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严重的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救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发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呼救。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误用有毒有害物。不适当的贮存。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5秋季怎么预防食物中毒
剩余食物应晾透后再放入冰箱内存放,隔夜食物食用前应再次充分加热,食用菜豆角一定要烧熟煮透,不要食用鲜黄花菜、自采蘑菇等食品。
各餐饮业和集体食堂要做到,严格按照制定的各项卫生制度进行管理,不得临时使用未经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的人员从事食品加工服务工作。
不超出卫生许可项目和不超负荷接待就餐,避免因超能力接待造成各项设备、设施和工具容器的运转异常和交叉使用而造成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