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一种常发疾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是越来越多,主要症状就是腰部疼痛,严重时甚至不能活动。因此如果有效快速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也就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治疗腰间盘的方法很多,拔火罐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拔火罐治疗此病效果好吗?下面我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目录
1腰间盘突出最佳治疗
1、微创治疗
无痛苦、见效快、复发率低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30-50岁的人群,治疗时间比传统的治疗手法缩短了许多,一般3-7天就可以出院了,比较适用于上班族。
2、保守治疗
可以起到一种对身体整体调节的作用,能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它的弊端主要是治疗过程较繁杂、时间较长,一般要一个月左右,建议年龄较大者采用保守治疗。
2腰椎间盘突出中医存在的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病属中医学"腰痛"、"腰腿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故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病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柱的生理、病理与肾有着必然的联系。
《诸病源候论·腰痛候》认为"凡腰痛病有五:一日少阴,少阴肾也。
十月万物阳气所伤,是以腰痛;二日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日臀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日寝卧湿地,是以痛。"《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伤,有痰积。"上面这些论述概括了腰痛的病因。
《诸病源候论· 腰痛候》还对腰痛病机作了分析,认为:除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的"腰痛"外,其余腰痛皆与"肾气虚损"有关。如"风湿腰痛候"为"劳伤肾气,经络即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经,与血气相击故腰痛";"卒腰痛候"为"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人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指出:即使是突然腰痛,本源仍有与肾虚有关。《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则明确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腰椎问盘的退衍性变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生理性退变。从生理上讲,椎间盘的发育以20岁为发育高峰,20岁后椎间盘就开始发生退行性变,20~30岁有的就有明湿的退变,如纤维环出现裂隙等。30~40岁的椎间盘蛋白多糖减少,髓核趋向胶原化,失去其弹性及膨胀性能。椎间盘的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椎间盘的退变基本上是一种规律性的生理性改变。
中医学早期的经典著作《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在女子"三七"(21岁),男子"三八"(24岁)时,身体就"长极",即发育到了极限,极则必反,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堕齿槁",而"齿为骨之余",即是说骨结构逐渐发生生理性退变。
经过上面的了解,大家是否对这个在中医方面的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感兴趣,大家也可以再从其他领域增加这方面的知识。祝您身体健康!
3腰间盘拔火罐治疗效果好吗
一、寒湿型
(一)症状
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不减,或伴有下肢肢体麻木重着疼痛,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
(二)治法
(1)选穴 肾俞、腰阳关、阴陵泉、委中。
(2)定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俯卧位,在腰部,两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为取穴部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为取穴部位。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3)拔罐方法 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腰部及沿着下肢疼痛部位加温和灸20分钟,以皮肤潮红、人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瘀血型
(一)症状
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面晦唇暗,伴有下肢肢体麻木疼痛,或时有短暂针刺样加剧,下肢活动后疼痛加重,或伴血尿,病势急暴,突然发病者,有闪挫跌打外伤史。
(1)选穴 膈俞、肾俞、次髎、血海、委中。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膈俞、肾俞、次髎
膈俞、肾俞、次髎
肾俞:见前。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俯卧,骨盆后面,从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髂骨正中突起处是第l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之间即第2骶后孔,此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4腰椎间盘突出可以练瑜伽球吗
1、腰椎间盘突出可以练瑜伽球吗
腰椎间盘突出最好不要练瑜伽球,但可以适度的练瑜伽,腰椎间盘突出,最让人烦恼的症状是腰部疼痛。有人认为瑜伽能活动身体锻炼肌肉,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锻炼,其实并非如此,瑜伽有各种不同的动作,有些动作能缓解腰痛,有些却会损伤腰肌。
在瑜伽的体式练习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根据患者脊柱屈肌和伸肌的强弱情况、腰椎前凸弧度大小及病人表现的症状(是前弯疼痛还是后弯疼痛),对偏弱的一方做重点练习。
同时,要特别注重腰背部肌肉的训练,这是维持腰椎稳定的重要练习之一,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
2、腰间盘突出适合练习的瑜伽体式有哪些
2.1、固肩式
金刚坐姿,调整呼吸,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头后,手肘向外扩张,吸气,吐气时左手拉动右臂,微微抬头给右肩一定压力,保持均匀呼吸,双臂调换方向,右手拉动左臂,保持背部、脖子挺直,将双手还原,调整呼吸。
2.2、鹤蝉式
站立,双脚略比肩宽,双手在前方撑住地面,大臂上侧托起膝盖内侧,弯曲手肘,双臂运足力量,身体向前倾,双脚离开地面,慢慢收回双脚,调整呼吸。
2.3、环绕肩部
站立,打开手臂,手指放在肩上,用手肘带动肩关节向前绕动,意念集中在双肩,换方向后绕动,感觉肌肉因牵引产生的紧实和酸痛感,将双手手肘向上提,手臂于头后相碰,吐气时手肘向下沉,吸气时向上,重复几次,还原,双臂放松,调整呼吸。
5腰间盘突出治疗偏方
腰间盘突出是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久坐少动的上班族和从事繁重体力的人员。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腰间盘突出治疗偏方。
1、取碗口大小老羊皮一块,白芷10克,当归、血竭、乳香、没药、大黄、乌药、川乌、肉桂各15克,生草乌5克。共研为细末,放入1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成糊状,摊于老羊皮之上。再取木鳖子2克(研末)撒于其上。趁温热敷于患部。24小时后取下,火烤成糊状后再次使用,每付药可连用7次。
2、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木瓜30克、菟丝子60克、当归60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药均晒干,研磨过筛备用。将黑芝麻于碾槽内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当用手摸无颗粒时,与经过筛的药面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250克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成团块,再取团块7克制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内贮存。每日服2次,每次服一丸,黄酒20毫克送下。连服100丸为一疗程。
3、汤剂方:川断狗脊木瓜羊藿叶熟地骨碎补各12克,杜仲、当归、菟丝子云苓、泽泻元胡、鸡血藤、各15克,香附白芥子、半夏各10克,田七粉5克,核桃肉、黑芝麻各30克。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怀牛膝15克;痛甚加蜈蚣2条;舌苔黄腻加萆薢15克黄柏8克。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两次服用(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
4、青风藤50g黄芪50g黑豆50g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剂为一疗程,大多服过二三剂即开始见效。
5、爬行疗法:运动医学专家指出,四肢爬行的动物比直立行走的动物血液更流畅,而且很少患腰椎疾病。方法为:双手、双膝着地着床,头部自然上抬,腰部自然下垂,爬行长度为2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