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问题折磨着很多人,因为我们有些人会发现使用一种方法治疗好口腔问题之后,没过多久就又会出现这种反复发作的现象,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影响,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找到可以帮助自己彻底治疗口疮的方法,而下面所介绍的这些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尝试。
目录
1舌头上经常长口疮是怎么回事呢
口疮是口腔粘膜糜烂、溃疡之俗称和口腔溃疡的泛指,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几乎人人都得过,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口疮多见于女性,年龄不限,无季节性,好发于口唇内侧、两颊和舌粘膜。
口疮初起时在口腔粘膜上呈红润充血、灼痛,后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米粒或绿豆大的溃疡,触痛明显;吃咸、辣、烫的饮食时疼痛加重。
如口疮常发或此起彼伏者,则称复发性口疮。如伴发细菌,病毒感染,则口疮可护大到黄豆大小,病程延长,患者痛苦倍增。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目前虽尚不清楚,但大致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免疫功能异常。如细胞免疫缺陷,易引起病毒,霉菌感染;丙种球蛋白缺乏时,易发生感染性口疮。
②口腔的自身免疫病。如米枯力兹病、干燥症、白塞氏病等常出现口腔粘膜溃疡。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易发口疮。
④心理、社会因素。如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家庭突变等均可诱发口疮。
⑤遗传因素。
⑥微循环障碍。
⑦内分泌失调。如妇女在月经期前后口疮复发频繁。
⑧营养缺乏因素。如缺铁、锌、铜和维生素B2、B12、叶酸者易发口疮。
⑨超氧化物歧酶活性降低,如肿瘤、血管硬化、糖尿病等患者易患口疮。
⑩其他,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也易发口疮。
口疮的治疗:
1、治疗时首先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注意避免辛辣、过咸、过热、过硬食物的刺激。
2、局部处理:主要是消炎、止痛,促进口疮之愈合。常用的含漱剂有复方硼酸液,0.02%的洗必钛液和口泰等含漱液;口疮面可涂2.5%金霉甘油,或喷西瓜霜或口腔炎喷雾剂;还可贴甲硝唑粘附片;或用皮质激素局部封闭。
大多数的口腔都是因为平时的时候我们不注意饮食引起的,比如吃了一些容易上火,或是辛辣的食物,是因为身体中缺乏营养元素,就会引起口疮发生,建议大家平时可以保证口腔的清洁,适当的用淡盐水来漱口,不要怕疼,不要吃过硬的食物进行局部的清理。
2怎样彻底治疗口疮呢
经常性口腔溃疡,是一种较为顽固的慢性免疫缺陷疾病。它的诱因一般是刺激性食品饮料等、休息不好、心态急躁等。一般用消炎药、去火药效果不佳,用口腔溃疡贴膜、溃疡散、华素片什么的只有短期效果,用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效果了。
周期性服用“口佳宝胶囊”,这不是药品,是一种辅助治疗的维生素类的补品,但不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品。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你复发的周期会越来越长,病程越来越短。 口腔溃疡,切忌经常服用各类消炎药,因为凡是抗生素类药品,对肝的损伤都是不可逆的,会产生肝火旺盛的现象,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症状更严重,长期不愈。 本人曾长期承受口腔溃疡的折磨,痛苦不堪。现在已经基本痊愈了,即便偶有复发,也是几天就好了。 所以记住几点:1心态;2避免诱因;3合理补充维生素(口佳宝是比较适合的);4尽量少用抗生素。
如果你也一直长期受到口疮问题的影响苦恼,那么上述所介绍的这些方法技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帮助你起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要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很多时候不良的饮食习惯,就是容易导致上火出现口腔溃疡。
3这样的口疮可能是性病
门诊上也接触过治疗口腔溃疡却查出感染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的患者,主要由于口交造成,表现为发红充血、口腔溃疡和白斑,但症状区别于复发性口腔溃疡。这类患者不能只是单纯治疗口腔溃疡,需要结合皮肤病科和性病科进行系统治疗。
1、淋病
患者感染淋球菌性口炎时,黏膜会充血发红,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荚膜,容易被擦掉,形成出血性创面。
2、梅毒
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上梅毒,只是来看口腔溃疡,但经初步检查怀疑患上梅毒。患者一般下唇出现黏膜斑溃疡糜烂,是高起的灰白色斑块,摸上去像硬币那样硬,不像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见的黄色荚膜和红色边缘,没有明显的疼痛。医生一般会询问患者病史,并结合梅毒血清学试验进行检查确诊。
3、艾滋病
多数艾滋病人有口腔表现,发病初期出现口腔糜烂,往往先到口腔科就诊。艾滋病患者口腔黏膜上特别是软腭上出现大片灰白色假膜,可以擦除,但一般没有疼痛感觉,可通过HIV抗体筛查和确诊。
4、尖锐湿疣
口腔尖锐湿疣多数通过口交传染。患者会在上颚或舌下长出红色乳突状、菜花状的增生物,有灰白色也有粉红色。
4轻型口疮有什么症状呢
口腔溃疡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可大可小,有时候口腔溃疡的症状比较轻,但是有时候却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其它的并发症,或者给患者带来比较严重的其它后果。只要发现口腔溃疡的症状比较重就要重视起来。
一般口腔溃疡的病程并不是很长,如果患者得病之后经久不愈就要重视了。初期口腔溃疡症状会出现严重的血管及炎性反应,形成溃疡后,其表面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下方有少量坏死组织。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可水肿、玻璃样变或断裂消失。腺周口疮的病变与以上基本变化相同,但范围大而深,且唾液腺腺泡破坏,腺管扩张,上皮增生。口腔溃疡发病率不低于10%.多发生于口腔粘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颊、软腭、前庭沟等处粘膜。
可以将口腔溃疡会为多种不同的种类,其中轻型口腔溃疡的症状是最轻的。轻型口疮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舌尖处明显。在接触有刺激性的食物时更甚。轻型口疮一般无全身症状。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间歇期长者可达10~20年或更长;短者可为此起彼伏,终年不断,病人甚为痛苦。
以上就是对口腔溃疡的症状的介绍,可见虽然轻型口腔溃疡的症状不明显,而且溃疡面的直径也不是很大,但是对于这种情况也不能忽视,因为轻型口腔溃疡也是可能转变为重型的。
5形形色色的小儿口疮
鹅口疮
新生儿、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儿易发生白色念珠菌的侵袭,形成鹅口疮。在初期于颊黏膜、舌、齿龈、上腭处有点状和小片状白屑,并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常侵袭5岁以下的小儿,引起疱疹性口疮。在小儿发热疾病之后,在口腔、舌及咽部充血的黏膜上出现小小的透亮滤泡,不久就很快溃破,形成溃疡。颈部淋巴结也相应出现肿大,有压痛。小儿吃饭时疼痛,常拒食。
溃疡性口疮
各种球菌常侵犯婴幼儿,引起口腔炎,又称溃疡性口疮。口腔黏膜有明显的充血,伴有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上有灰白色的假膜覆盖着,小儿十分疼痛,流涎不止,烦躁不安,拒绝进食,常伴有发热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小儿口疮的治疗
治疗鹅口疮常用制霉菌素涂口或用冰硼散、甘油、青黛散调蜂蜜搽口舌患处。用薏苡仁60克、绿豆60克、甘草6克,煎汤,每日分数次服用。治疗疱疹性口疮及溃疡性口疮,可用1%地卡因或锡类散、珠黄散涂口。用野菊花或金银花漱口。竹叶6克、银花9克、鲜芦根30克,煎汤代茶,分3次服用。或应用中医清热解毒泻火法,如生地9克,丹皮9克,赤芍9克,玄参9克,大青叶9克,芦根30克,煎汤,一日1剂。
单方及药膳 取番茄数个,用沸水浸泡后剥皮,再用清洁纱布绞汁,取汁含于口内,一日4次。另用西瓜皮去外皮留内白色皮切成条状,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晒干后食用。以上适用于疱疹性口疮。
取鲜荷叶一张,鲜冬瓜500克,加水煎汤,再加入食盐少许,饮汤食冬瓜。另用生地12克、生石膏30克、粳米30克煮粥。先将生石膏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与生地、粳米煮粥食用,适用于溃疡性口疮。用淡竹叶5克、灯心草2克,煎汤10毫升,加入牛奶100毫升中,每日数次,适用于鹅口疮。
生活护理
防治口疮,首先应注意口腔清洁,勤漱口,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得了发热性疾病,一定要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家长要注意奶瓶、奶头及餐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患了口疮,宜服用温凉、富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咸及酸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