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性格和心态的养成跟很多的因素存在着关系,如家庭的和睦,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等等。有的人胆子相当大,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有的人则就不行了,遇到一些事情会感到比较的紧张恐惧,那么,怎样调节恐惧心理呢?对于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目录
1女性9种心理恐惧该如何应对
1、过桥恐惧症
假设你得到一份待遇极佳的工作,但最后却因为每天开车上班要经过一座桥而不得不放弃,那么你就是得了一种女性十分常见的“过桥恐惧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患者都会感觉,过桥就如同去送命。但是,心理学家却认为“过桥恐惧症”或其它恐惧症的表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对其它事物更深的恐惧。例如,“过桥恐惧症”患者实际上真正恐惧的却可能是桥那端那份需要自己经常抛头露面的工作。
2、害怕蜘蛛
让男友、父亲甚至邻居帮忙灭掉那只又大又丑的蜘蛛并不表示你就是胆小鬼。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女性先天就害怕蜘蛛一类的爬行动物。研究人员发现,男婴和女婴观看同一幅蜘蛛照片时,女婴就更容易产生恐惧的表情。除非特意要摆脱这种恐惧进行克服训练,一般可以认为是正常心理。
3、呕吐恐惧症
“呕吐恐惧症”往往源于某次不快的经历。例如,一位女子在餐馆就餐途中突发不适,众目睽睽之下,在饭桌前呕吐起来。此后她开始回避一切外出吃饭和社交活动的机会。因为她担心自己再吃进什么不对劲的食物,然后吐出来。但是,心理学家指出,如此做法只会强化这种恐惧。如果“呕吐恐惧症”已经影响到你对食物的选择或者社交生活,那就需要寻求专业治疗了。
4、鸟类恐惧症
还记得希区柯克电影《鸟》中的场景吗?心理研究显示,女性更容易出现“恐鸟症”。由于担心有鸟冲进门来,有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不敢迈出家门一步。可能是看到鸟以后潜意识地联想到某种在鸟身上反映出的特征,引发了心理恐惧。这是恐惧症的一般表现,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
5、电梯幽闭恐怖症
对于一些“幽闭恐怖症”患者来说,封闭狭小的电梯间就如同一口棺材,会让人产生一种茫然无助的感觉。
但事实上,“幽闭恐怖症”还是有药可治的。下列方法适用于情况极端的“幽闭恐怖症”患者。你不应再像往常一样爬九层楼梯上楼,而应走电梯。第一天,按住电梯的上行健,然后离开。第二天,走进电梯,打开电梯门并用手拦住,如此数到十。第三天,和一位朋友手拉手坐一层电梯。如此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你会发现恐惧在一天天离你而去。
6、飞行恐惧、恐高症
飞行恐惧也称“恐高症”,有时症状会非常强烈,但也是可治的。心理专家建议患者购买相关的治疗书籍和DVD,或尝试系统脱敏疗法。另外,一些航空公司对有飞行恐惧的乘客也会有一些特别的服务措施。乘客可以在购票前做出说明并提出有关要求。
7、雷电恐惧症
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也许只有和恋人一起蜷缩在温暖的毯子里时,雷电天气才不会让自己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对于“雷电恐惧症”等和天气有关的焦虑症,有的女性能够自我调节,有的则不能,那么就需要专业人士来帮助了。
8、恐犬症
狗究竟是女人最好的朋友还是最大的敌人?在女人们的眼中,狗既可能是友善、忠诚的朋友,又可能是爱吼叫的野兽。人类“恐犬症”多数源于早年被狗咬或被攻击的经历。如此可怕的经历和记忆会延续到人成年。因此,成年后的患者即使遇到一条对人友善的狗也会心怀恐惧。
心理学家表示,希望走出心理阴影的“恐犬症”患者可以从接触狗宝宝开始。见到毛茸茸、总是睡不醒的六周大的狗崽,人的恐惧感定会一扫而光,并且反会心生怜爱。
9、不洁恐惧症
门把手、淋浴头、复印机……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听到一个关于致命细菌的新的发源地。这算不算是“不洁恐惧症”的一大诱因呢?
心理专家表示,讲卫生的确是一个好习惯,但是不能过度。如果寄希望于将所到之处的细菌全部消灭,为清除细菌把手都洗破了,就有些过头了。他建议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
2为何还有人恐惧周末呢
不愿过周末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周末的日子不开心,尽管每个人的具体原因都不一样。其实,他们的问题谁都看得明白--不过是“逃“到“工作“这个光明正大的借口之中,才好继续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
生活中爱用这个小把戏的人还真不少:有人因为对配偶失望至极,就用每天加班来避免争吵的发生;还有人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中,自己申请单位的进修计划,实际上还是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所以说,幸好还有工作啊,不然我们只能勇敢面对了!如今,职业第一,生活第二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潜规则,每当我们用“工作”取代生活中的其他事项时,自己都会首先感到理直气壮、底气十足。其实,这种逻辑其实早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构建在我们的头脑之中了。
“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是问题。”现在刚刚进入工作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不熟悉这句至理名言的。我们这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学习(本质上也就是那个阶段的工作)无疑就是生命的核心意义。一好则百好,至于什么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琐碎小事,则全都可以划归二线,不值得费心劳神。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们大家都染上了一种不太好的习惯--只把工作中的事情认真对待,而对其他问题都一概提不起重视,懒得花心思打理。如果老板因为工作上的问题把谁骂了一顿,他会一连几天吃不好饭,非得琢磨出个应对的办法不可。但如果是因为生活中的小问题(其实不一定是“小”问题),比如孤单、无聊,或者与家人的关系紧张,很多人却不认为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大不了蒙头睡上一觉,第二天也就好了。
3怎样调节恐惧心理呢
恐惧心理还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从小就害羞、胆量小,长大以后也不善交际,孤独、内向的人,易产生恐惧感。
怎样才能克服恐惧心理呢?主要是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另外,平时积极参加有关的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克服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人的恐惧大多是缺乏科学知识胡思乱想而造成的。有的学者说:“愚笨和不安定产生恐惧,知识和保障却拒绝恐惧。”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知识完全的时候,所有恐惧,将统统消失”所以人们要多学习知识多看书,以科学的头脑去取代恐惧的心理。这种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还可增长知识。
4运动员怎么克服赛前心理恐惧
1、记录恐惧程度
要想克服恐惧症,首先要学会记录自己恐惧的程度,比如将你的恐惧程度分十级。你将发现你的心理恐惧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上下起伏,时高时低。记录哪些想法或活动使你增加或减低恐惧感。了解这些诱因将帮助你控制恐惧症。
2、逐步克服
要学会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试着逐步克服心里的恐惧,比起完全抹煞恐惧症的方式要实际、可行。透过脱敏疗法的训练,可逐渐建立自信心,改善失控的状况。
3、转移注意力
专家说,转移注意力是克服恐惧症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当你被恐惧症侵袭,不妨做点心理活动以转移注意力。你可能做心算、阅读、朗诵或深呼吸。当你投入这些活动中,可以减少恐惧的想法及影像。
4、适当运动
当恐惧感袭来时,身体会分泌过盛的肾上腺素,而当你活动时,会消耗肾上腺素。因此,你感到恐惧时不要坐着不动,而应当起身走动,才能消耗肾上腺素。
5恐惧的好处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精神病学及心理学教授萨尔德(David Zald)说,人类有一种特殊的心态,那就是寻求令自己害怕的东西。可是我们不禁会问,经历恐惧有什么好处?
萨尔德及其同事在2008年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寻求刺激者和回避刺激者的大脑对多巴胺的处理方式存在重大差异。多巴胺是大脑中产生的让人感受到愉悦和成就感的化学物质。在实验中,他们要求34名志愿者回答一份问卷上的问题,对他们喜欢新鲜刺激的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回避刺激的人多巴胺自受体的数量更多,而寻求刺激者的自受体的数量很少。所谓自受体,就好比是抑制愉悦感化学物质产生的内置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