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的说,爱美的同志们一定会恨死皮肤过敏了。很多皮肤过敏的朋友在人前人后都会树立不起信心,严重者甚至讨厌出门。那么皮肤过敏应该如何治疗最有效?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我们一般对皮肤过敏的认识有哪些误区
认识误区一:脸上冒出一堆痘痘,一定是皮肤没洗干净
正解:很多人都认为只要长了痘痘,肯定和清洁不彻底有关系,于是疯狂的洗脸去角质,其实这样只会让你的脆弱的痘痘肌肤更受伤害。
正确的方法:痘痘的出现,有可能是肌肤敏感的症状,或是因为压力而发的成人痘痘,这时要去看医生。专业医师看过建议你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方式,使用什么样的护理产品和药物,你再采取行动。而不能一味的猛擦治痘产品,或去角质或深层清洁,这些都会更加刺激皮肤,在选择洁面产品的时候,建议选择有抗敏性或能提高肌肤肌能的品牌。
认识误区二:皮肤粗糙、红红干干的,好难看,多用些粉遮起来
正解:发炎了,要停止化妆,正在发炎的肌肤很是敏感,要首先停止化妆。这样肌肤才能够轻松自由的呼吸,慢慢的恢复过来。如果使用化妆品,只会让肌肤更受伤。
正确的方法:已经发炎的敏感肌肤,即使上粉也无法服帖,还会因不透气而导致敏感加剧,最好不要上妆,让皮肤好好休息几天,如果非化妆不可,只要“防晒+蜜粉”就行了,选择通气,保湿,质地轻薄无负担。
认识误区三:皮肤过敏,又干又痒,改用滋润乳霜应该比较好
正解:浓稠粘腻的保养品,对敏感肌肤是负担,千万别用。
正确的方法:太油太滋润的保养品,容易刺激敏感肌肤,而且也不容易吸收,“乳液”的质地比乳霜和精华液更适合敏感肌肤。
认识误区四:把洗面乳直接抹在脸上搓洗
正解:没搓起泡沫的洗面乳会紧紧地贴在皮肤表面,伤害皮脂膜。
正确的方法:洗面乳要先加清水搓揉发泡,因为发泡后的洗洁剂才能发挥清洁效果,而且泡沫状比未发泡的乳状温和。洗脸时要先洗T字部位,两颊轻轻带过就用温水洗掉。
2皮肤过敏应该如何治疗最有效
一.局部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治疗方法同原发病。远隔处皮损根据皮疹急性、亚急性选择适当药物及剂型,具体原则同湿疹治疗。
二.系统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多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咪唑斯叮10mg、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5mg、氯雷他定10mg或地氯雷他定5mg,每日1次口服等,可酌情选用。瘙痒严重者可联合第一代镇静性抗组胺药物如富马酸氯苯那敏4-8mg、盐酸赛庚啶2mg,每日3 次口服或睡前一次口服。
2、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如10%葡萄糖酸钙10ml每日1 次静脉注射或硫代硫酸钠0. 64g 加注射用水10ml溶解,每日1次静脉注射;维生素C 2.0-3.0g加入5%-10%葡萄糖液250ml或5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
3、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泛发者,成人醋酸泼尼松30-40mg/日,分3次口服;或地塞米松5mg,每日1 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500ml中,每日1 次静脉滴注,一般用2-3周逐渐减量至停药;或复方倍他米松1ml-2ml即刻肌肉注射1次,必要时2周-4周可重复给药。
4、抗生素:皮疹较广泛而存在继发感染时,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
3皮肤过敏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1. 皮肤表皮薄,细腻白皙,皮脂分泌少,较干燥,微血管明显,皮肤呈现干燥机能减退,角质层保持水分的能力降低,肌肤表面的皮脂膜形成不完全。
2. 接触化妆品或季节过敏后易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肿、痒。皮肤缺乏光泽,脸颊易充血红肿。
3. 因季节变化而使皮肤容易呈现不稳定的状态。主要症状是搔痒、烧灼感、刺痛、皮肤发痒和出小疹子。
4. 容易受冷风、食物、水质、紫外线、合成纤维、香味、色素等外在环境或物质的影响,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皮肤瘙痒、水疱、红斑等症状。
5. 当接触到刺激性物质就会引发肌肤的问题。对阳光、气候、水、植物(花粉)、化妆品、香水、蚊虫叮咬及高蛋白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过敏。
4皮肤过敏的病因
年龄和生理因素(20%):
年龄增长,使皮肤分泌功能退化,皮肤在岁月的消磨下,会变得较薄,它的保护层功能亦随之减弱。压力,精神紧张和情绪低落,都会减弱皮肤的天然抵抗力,引致它的自我修护机能亦随之减慢,如内分泌紊乱。
环境因素(20%):
长期暴露在阳光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烟雾,灰屑,紫外光UVA和UVB,以及红外线,均会损害皮肤,因为它们产生的游离子能破坏皮肤的脂质保护层。
化学和天气因素(15%):
一些护肤品中的成分如防腐,染料,乳化剂和香料,都有可能使皮肤变得敏感。劣质化妆品或不当药物伤害。面对天气的转变,肌肤亦需要额外的适应,例如在寒冷天气中,如果皮肤没有充分滋润的话,便很容易受到伤害。
5皮肤过敏的检查
1、全身或局部皮疹,可能会伴有红肿干屑,水泡,或病灶结痂及渗出液化等症状;这些病灶的形状与大小各有不同,其他皮肤过敏症状还包括包括发痒,打喷嚏,流鼻水,泪眼,皮疹,气道阻塞,或如荨麻疹等皮肤症状。
2、对变态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原发刺激物引起的病例,病变范围广泛伴全身症状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的“A”,“B”。
3、过敏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