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发病症状是什么呢?颈椎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的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健康都带来很大的危害,但是目前许多人在出现颈椎病的症状后,还不清楚自己已经患上了颈椎病,所以就没有及时的治疗,那么颈椎病发病症状是什么呢?下面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目录
1颈椎病复发的原因都有哪些
1、与颈椎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有关:颈椎是脊柱中活动度很大而且结构很薄弱的节段,颈椎较胸、腰椎的活动度大 增多,颈椎椎体、后关节等结构较胸、腰椎弱小,而且不像其它节段的脊柱,有胸廓、腹肌、髋骨等的辅助,因而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和活动度大成为一对明显的 矛盾,无论颈部肌肉感受风寒所造成的肌肉痉挛,或是颈椎部扭伤、睡姿与枕头不当都可以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引发新的错位和症状复发。
2、与颈椎周围结构有关:颈椎周围的结构较为复杂,分布有重要的神经、血管(其中推动脉穿过横突孔是其它椎体没有的)组织,加上颈椎横突孔较小,且往往增生又很明显,这也是易于发病的因素之一。
3、劳累和头颈部外伤:如上所述,颈椎病时,由于其稳定性较差,即使治好以后,其稳定性也需要—段时间去恢复、巩固。在此期间,很多因素,如劳累过度、突然回头、乘车时因突然停车而造成的颈部损伤,都容易造成颈椎病复发,给患者朋友们带来很大危害。
2颈椎病发病症状有哪些
一、视力障碍
颈椎病病刺激周围神经组织,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会引起视力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间歇性视力模糊、眼胀痛、怕光、流泪、视野缩小等,在临床上易于眼科疾病相混淆,因此要注意。
二、血压升高
颈椎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不稳,使血压升高或降低,临床上多见使血压升高,称为颈性高血压,常可伴有颈部疼痛、发紧、上肢麻木等典型表现。
三、晨起头晕
早晨起床时出现头晕症状,这也是颈椎病的症状征兆,可能由于睡姿不当或枕头选择不合适诱发落枕,从而诱发的颈椎病变。
3颈椎病的预防要怎么做
1、工作时间里要定期抬头远视,每当低头或伏案工作时间过长,应抬头远视数分钟,并按摩头颈十分钟。
2、教师应该避免长时间的低头姿势。教师头部长期前屈伏案工作,应每隔20分钟稍作休息,抬头并活动颈项;每隔1-2小时作一次仰头、挺胸、伸臂活动,约10分钟。
3、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加强颈椎三维空间6个自由度,和瞬间旋转轴的活动,达到松解颈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加强颈部肌肉收缩力,维持颈椎内外平衡,有效预防颈椎病。
4、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 。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5、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尤其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而爬山、游泳,也是很好的预防颈椎病的方法。
6、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也是预防颈椎病的方法。
4拔罐放血有助于颈椎病
拔罐放血有助于颈椎病:
颈椎病是常见的脊柱疾病,大多与长期低头工作和久坐有关,颈椎点刺放血和拔罐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对颈椎病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患了颈椎病,可以到正规医院采取颈椎点刺放血和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中医研究表明放血拔罐治疗颈椎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颈椎病中医认为就是气血瘀滞,经络受阻等等导致的,通过刺络放血,加火罐治疗,可以其他祛瘀通络的作用。
另外配合推拿正脊,理疗,针灸,小针刀等治疗。
查看详情>>5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本病可分为颈型、痹痛型、瘫痪型、眩晕型,以颈型及痹痛型多见。
1.颈型:中年以后体质渐衰,肝肾气虚,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等因素,可致经筋松弛,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头痛等间断发作。
2.痹痛型: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外感风寒及劳累可明显加重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
3.瘫痪型: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缩。如兼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则症状加重,肢体萎废,二便失控。
4.眩晕型: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伴头痛、头重脚轻、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偶有气血俱弱、气陷而突然晕厥跌倒者。
西医诊断:
颈椎病诊断标准: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增生”;
(3)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和骨赘形成;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5)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
(6)除外颈椎骨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1)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为中央及周围两型。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周围型症状先从下肢开始,又分轻、中、重三度;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多有骨质增生,椎管矢状径出现狭窄;
(3)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个别鉴别诊断困难者,可作脊髓造影检查;
(5)有条件者,可作CT扫描检查。
4.椎动脉型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除外耳源性和眼源性眩晕;
(5)除外椎动脉Ⅰ段(进人C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6)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7)确诊本病,尤某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椎动脉造影检查;
(8)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