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受损,一个大多数人们陌生的名字,但是确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类疾病。大多数人在受伤后,并不以为意,觉得只是平时的磕磕碰碰的,但是伴随着疼痛的加剧,他们才去检查,才得知是膝关节半月板受损,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这类疾病的困惑,那么,今天就让小编我来客观的说说这类疾病,也就是何为膝关节半月板受损。
目录
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该怎样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怎样诊断?专家说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检查,多数病人有外伤史,患侧关节间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压能,结合各项检查综合分析,多数能作出正确诊断。对严重创伤患者,要注意检查有无合并侧副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对晚期病例,要注意检查是否有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盘状半月板呈较厚的盘状,易受损伤,常为两侧性。主要症状为关节活动时常发出明显清脆的弹响声。关节活动时外侧半月板处可摸到包块,并有压痛。半月板损伤后粘液性变可产生半月板囊肿,症状与半月板损伤相似,局部有明显包块,伸膝时包块较明显。
关节镜可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半月板边缘撕裂可行缝合修复,通常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损伤的部分。对早期怀疑半月板损伤者可行急诊关节镜检查,早期处理半月板损伤,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损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2什么是膝关节半月板受损
1、病因: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在严重创伤病例,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可同时损伤。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
2、临床病史:多数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3、诊断:大多数患者有明确膝扭伤史,受伤后,膝关节有剧痛,走路可伴有弹响声,不能自动伸直,关节肿胀。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是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
4、治疗:
急性期
如关节有明显积液(或积血),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如关节有“交锁”,应用手法解除“交锁”,然后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为塑型,病人可带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要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肌肉萎缩。
慢性期
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明显,诊断明确,应及早手术切除损伤的半月板,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后伸膝位加压包扎,次日开始作四头肌静止性收缩练习,2~3天后开始作直腿抬高运动,以防股四头肌萎缩,两周后开始下地行走,一般在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功能。
关节镜应用。
3儿童半月板损伤不可忽视
最近一年多时间,10岁的佳佳左膝关节始终伸不直,活动时略有点儿跛行。父母不久前领着女儿到黑龙江省医院骨关节外科就诊。科主任吕伟教授仔细地询问病史并进行查体,未发现佳佳受过外伤,奔跑和下蹲都正常,关节组织也不疼痛。经进一步检查,最后找到了病因所在———左膝外侧盘状半月板破裂。
吕伟教授介绍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半月板形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由盘子形状的纤维软骨代替了正常的月牙形半月板。
由于这种异常形态的存在,即使膝关节处于正常运动中,也可能造成盘状半月板破裂,一般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就已初露端倪。盘状半月板损伤与正常半月板损伤症状相似,可以有疼痛、伸膝和屈膝功能的障碍,偶尔有交锁、膝软等现象。近两年,在吕伟教授收治的9名仅表现为膝关节伸直障碍的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中,有6名儿童病程在半年以上,有7名最初误按关节扭伤、闪伤进行诊治。
4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更加有效
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更加有效?半月板在膝关节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半月板损伤时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半月板损伤的造成多数都是由于扭转外力引起的,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的。
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1.急性期 如关节有明显积液(或积血),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如关节有“交锁”,应用手法解除“交锁”,然后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为塑型,病人可带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要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肌肉萎缩。
半月板损伤如何治疗2.慢性期 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明显,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切除损伤的半月板,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后伸膝位加压包扎,次日开始作四头肌静止性收缩练习,2~3天后开始作直腿抬高运动,以防股四头肌萎缩,两周后开始下地行走,一般在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功能。
5半月板损伤概述
半月板损伤(全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英文:meniscus injury)表现为膝关节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软腿或膝关节交锁现象。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伤时膝关节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后。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
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在严重创伤病例,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可同时损伤。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
大多数患者有明确膝扭伤史,受伤后,膝关节有剧痛,走路可伴有弹响声,不能自动伸直,关节肿胀。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是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