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式?突出程度、临床表现和对生活的影响程度等综合分析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很多情况下,病人被间盘的突出程度所吓倒,从而不知所措。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效果如何?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症睡姿是怎样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睡姿应该是应该是仰卧和侧卧位。
仰卧时在双下肢下面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这样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睡姿是患者的最佳体位。另外,在挑选床铺的时候以木板床为好,席梦思之类的软床难以使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睡席梦思的中年人早晨起来总感觉腰酸腿疼,就很可能是这个原因。
除此外,专家还指出,一些处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病人,除了要选择较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睡姿之外,还要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他们的睡姿要尽量减少腰椎间盘内的压力,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体位,侧卧或某些体位可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医生根据病情因人而异指导,才能有的放矢,使病情迅速恢复。为了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在平时要积极做好必要的护理措施,根据医生的交代,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1、骨盆牵引,这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比较好的方法,牵引的目的是希望椎间盘的破裂口能张大,使突出的髓核能够回纳。
2、绝对的卧床休息,这是腰间盘突出在刚患病时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绝对两字,即进食及排便均不应离开病床,髋和膝关节可略屈曲以减少椎间盘内的压力,也同时减少对神经根的压力,初次发作的腰间盘突出患者一般可以在3周内得到症状的缓解。
3、推拿和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初次发病的患者来说效果更好一些,对于急性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进行按摩等。
4、中医中药治疗,与其它的治疗方法不同,*腰椎骨方世医贴*是从病因入手,虽然起效慢,但是疗效显著。
5、局部封闭治疗:一般包括局部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6、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只有在患者严重脱出的情况下,医生才会建议患者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
睡眠是身体休息放松的时候。为确保正确的睡姿,应注意以下几项要点:
1. 脊骨的承托:
脊骨是否受到有效的承托是影响睡眠质素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
一套良好的床上设备和正确的睡姿能让肌肉放松,让椎间盘(软骨) 吸收水份,使脊骨能在日间有效地运作。
2. 局部血液不循环:
当身体某部份在接触床垫被压住时,便会产生一些刺激神经线的代谢物质。身体会在这些位置未致於痛楚前自动转换睡姿。但在一些需要长期卧床而又不便转动的病人当中,局部血液不循环往往会引致褥疮。
因此,一般人每晚会转换睡姿大约二十次。而一套能充份承托身体而又不太硬或太软的床垫则有助於减低转换睡姿的次数,从而改善睡眠的质素。
3. 如何评估你的床垫:
由於人体大部份的重量集中於臀部,这部份床垫的损耗亦最高。
检查你的床垫有否下陷的部份。如有的话,仰睡时便会令椎间盘前方的压力增加,又或在侧睡时增加腰部的扭曲程度。
有些床垫在盘骨位置增设承托力;而一些含感温活性粒子的床垫更能将身体的重量平均地分配在整个床垫的面积上。
最后,一个好的枕头应能够承托颈部,保持颈椎的弧度和头部中性的位置。
4. 睡眠要充足:
睡眠会除著年纪增加而改变。如老年人的睡眠时间通常比较短;转换睡姿次数比较少;而且有惯性的睡姿(如惯性向右侧睡,这可能由於减少肝脏重量压著胃部及肺部),又以俯睡最为罕见。
研究指出一般人通常每晚需要四个眼球快速运动(R.E.M.)的睡眠周期来重组大脑的记忆系统。每周期为45分钟。
所以有些人只需四小时的睡眠便足够。但一般人需要六小时的睡眠来使精神及身体机能得到充份的休息。
5. 怎样的睡姿能使脊骨得到最佳的承托?
大部份人都有一个惯性的睡姿。根据统计,有65%的人习惯侧睡,30%习惯仰睡,而5%习惯俯睡。
一般来说,仰睡能提供脊骨最佳的承托能力,因身体重量能平均地分配於一个较大的面积上。在有足够的头及颈部承托的情况下,侧睡亦是一个不错的睡姿。换句话说,侧睡时颈部应保持一个中性的位置。
而不正确的睡姿如俯睡会增加腰椎弧度,导致脊椎后方的小关节过度受压和拉伤前方的软组织(如韧带)。
再者,此睡姿会使大部份的体重落在肋骨和肠脏,从而压著横隔膜和肺部,影响呼吸。
而颈部则由於必须向侧面扭转来保持呼吸畅通,增加扭屈,容易引致创伤。
无论什么疾病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伤害,上面就是对腰椎间盘出症睡姿是怎样的介绍,出现这样的症状时候我们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也要适当的做一些运动,这样也能够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有效的缓解。
2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效果如何
1、急性发作时:如急性麻木、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等,可首先考虑或选择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再考虑手术治疗。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保守治疗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些症状,并能够维持效果。即使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也不至于耽误病情,因为神经对压迫和炎症刺激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有些观点认为,保守治疗3~6个月后,如果效果不满意,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二便失禁的情况,往往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2、亚急性表现时:上述症状不明显,但有些症状一直困扰着病人,如腰部疼痛明显但不剧烈、极度酸困不适、坐卧不宁、寝食难安、下肢牵扯痛等情况,这时无论影像学显示间盘突出的程度怎样,一定首选保守治疗。根据经验,有这些表现的病人,通过保守治疗的疗效通常都很满意。
3、慢痛时:腰部慢性酸痛或间断双下肢麻木者,首选保守治疗。慢性疼痛急性发作时,遵循第一点。
4、错过最佳保守或手术时机:如长期的麻木,或已经肌肉萎缩者,将陷入治疗方法选择的两难境地,无论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都很难估计预后,此时,选择手术治疗是积极的态度。
3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怎么样
主要步骤
1、术前对患者病情及影像学资料再次进行认真分析,确保手术无误;
2、确定手术靶点与入路:入路分为侧入路与后入路。姚远林认为根据病人不同情况,侧入路还需分别选择"一箭准靶法"或"四君同现法";
3、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与局麻;
4、在C型臂透视下,将导引穿刺针到达靶点,逐步下入工作导管,建立工作通道;
5、放置椎间孔镜,在镜下观察组织结构,避开神经、血管,辨析韧带与纤维环与髓核;
6、必要时行椎间盘髓核染色或/和硬膜囊造影;
7、边冲洗边观察,确认无误后,摘除突出的髓核或纤维环;
8、用双极电凝或离子体清理工作创面,耐三氧的椎间孔镜,可经镜上特制的入口注入33-38ug/ml 的三氧效果更好,拔出工作导管,缝合切口,无菌纱布包扎创口。
注意事项
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资料不相匹配时,不主张做椎间孔镜微创术;
2、后路入口最要防止硬膜外血肿,要充分止血,仔细观察无出血后方
3、如镜下遇见神经、血管、硬膜囊时,不可勉强摘除突出物,可试着轻柔旋转工作管道,寻找合适的工作创面;;
以上关于腰椎盘突出微创治疗的介绍,相信各位对于这种治疗有了信心。我想结合着科技和人类技术的进步,大家要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多为自己的身体考虑。相信有了腰椎盘突出微创治疗,大家的身体也会更好,不管做什么也不会那么累了。
4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区别
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增多,很多人只要一腰痛就以为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其实并不尽然,常见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也会出现明显的腰背痛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但由于症状都有腰背痛、腰背无力感,故一般人容易混淆,延误治疗。
二者的区别
1、看有无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3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不同的是,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
2、看压痛点在中间还是两边:对于只有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棘突或棘间隙有压痛,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距离中线1.5~3cm,即背部中间有压痛。腰肌劳损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间无压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压痛,即在远离背部中线的腰背两边有压痛。
3、看痛感:腰椎间盘源性的腰痛往往表现为隐隐作痛,而腰肌劳损所致的腰痛则是带有酸胀感,甚至是剧烈疼痛。
4、看活动是否受限:腰肌劳损患者腰部活动度一般影响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腰背痛加剧,活动开后可明显缓解。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往往向前、后、左、右至少一个方向腰部活动困难。
5腰椎间盘突出会威胁生命吗
1、通常情况下,腰椎病病情的加重会导致腰椎部位出现崩裂,而且椎骨也可能会变位。椎骨变位后会使患者椎骨的连续性延长,造成上位椎体等部位的位置发生改变而出现腰椎峡部崩裂合并腰椎滑脱,患者腰椎椎体和小关节突骨质或椎弓根的连续性也会发生中断。
2、其次,腰椎病患者会受到及其残酷的痛苦折磨,尤其是患者的下腰和骶部。主要是由于腰骶部的神经受到压迫造成,疼痛经常发生在患者的两侧部位,在咳嗽时会有加重的表现。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也会发生,主要表现为短距离行走时腰部无力或知觉消失。
3、此外,腰椎病还可能出现腰痛和腰椎强直,这通常是结核细菌侵蚀导致的。这类症状疼痛较为剧烈,使患者不能弯腰拾东西,食欲下降、发热、消瘦等结核菌毒素中毒的症状也会相应发生,疾病晚期还会造成患者瘫痪。
生活中的人们一定要重视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将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当回事,否则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影响工作,也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