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引起宝宝湿疹的主要原因是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约6%的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对牛奶蛋白过敏。
目录
1警惕宝宝的牛奶过敏症
所有的宝宝都会经常觉得很烦躁,但有时婴儿会特别地烦躁,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出现过敏的现象,而这些蛋白质也是奶粉中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大约有2%-3%的婴儿会出现牛奶过敏,而且通常是先天性的。如果你怀疑你的宝宝有牛奶过敏的话,可以找医生进行诊断并且更换所用的奶粉等。
牛奶蛋白质过敏的症状可能在宝宝出生的开始的几个月出现。婴儿宝宝可能在吃奶后立刻出现症状,也可能在摄取了牛奶蛋白质后的7-10天才出现症状。
常见的是出现后者情况。其中的症状包括大便稀松带血丝、呕吐、不想吃东西、疝气和出现皮疹等。这类症状可能很难进行诊断出牛奶过敏,因为这些与很多其他疾病的症状都相同,而通常这种过敏症在两岁之前就会停止。
而快速反应的症状包括脾气变得暴躁、呕吐、喘息、水肿、麻疹或皮肤发痒起颗、腹泻并且带血丝等。如果过敏反应较为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皮肤、腹部、呼吸和血压等。
如何处理牛奶过敏症
如果你的婴儿宝宝是有牛奶过敏症,而你是给宝宝喂哺母乳的话,你就要限制一些奶制品的摄取,这是因为能够引起过敏的牛奶蛋白质可能会进入到母乳中从而引起宝宝的过敏。你还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寻找能够代替奶制品的钙质和其他重要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如果你是给宝宝喂哺奶粉的话,医生可能会建议你选用大豆蛋白的奶粉。如果宝宝还不能接受大豆的话,医生还可能会建议你转向选用低抗原配方奶,这种奶粉里所含的蛋白质已经分解成小颗粒子,这样宝宝就更容易吸收而且减少引起过敏反应的机会。
两种主要的低抗原配方奶粉包括:
·高度水解奶粉。牛奶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因此比一般的奶粉引起宝宝过敏的机会更低。大部分有牛奶过敏反应的婴儿宝宝都能够接受这种奶粉。
·氨基酸婴儿奶粉。这种奶粉含有最简单形式的蛋白质——氨基酸。如果你的宝宝不能接受高度水解奶粉的话就可以尝试一下这种奶粉了。
一旦更换了另外一种奶粉后,宝宝过敏的症状一般会在2-4周内消退,一般可以坚持选用这种合适的奶粉直到宝宝1岁,然后就可以慢慢开始在膳食中增加牛奶了。
2婴儿牛奶过敏的原因
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
引起宝宝湿疹的主要原因是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约6%的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对牛奶蛋白过敏。
宝宝为什么会过敏?
过敏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误将无害的物质判为异物,对其发生不良反应,表现出各种过敏症状的情况。新生婴儿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所以刚出生后的最初几年中,宝宝更容易发生过敏。
婴儿之所以会过敏,往往与他自身的过敏体质有关,有些可能与家族遗传特点有关。
3喝牛奶过敏怎么办
奶是哺乳动物的生命源泉,是新生哺乳动物的第一种食物。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近乎完善的食品。但因种族因素、个体自身因素等问题,一部分人对于牛奶也会出现不耐受、过敏,甚至引起相关疾病。
食物过敏反应是指食物被人体摄入以后,机体对食物发生了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并可能引起组织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有些人对牛奶过敏,喝牛奶后也会出现腹泻和腹痛等症状,但又不属于乳糖不耐症。
牛奶的成分对这些人而言是过敏原,可引起过敏反应。通常蛋白质会被肠道的酶消化成氨基酸后再吸收,但仍有一些微量蛋白质有机会不经消化即被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这样的蛋白质即被视为人体过敏原。牛奶中含有多种牛奶蛋白,引起过敏的阈值在30毫克以下,甚至不足1毫克。
对牛奶过敏,第一次食用时,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这一过程叫致敏,不会出现过敏反应。再次食用时,其中某些蛋白质与免疫球蛋白E结合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硷粒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炎症反应物质,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腹胀或腹泻;刺激呼吸道引起哮喘;如果出现在皮肤,则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透出水分和红细胞,出现荨麻疹、湿疹。人体的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病毒和摄取的食物,均有可能成为抗原。但正常人有良好的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阻止抗原进入体内或控制机体对侵入抗原的免疫反应。如果这些粘膜屏障作用减弱或丧失,抗原便进入体内,激发人体产生抗体,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硷粒细胞表面有高亲和力受体,一旦暴露于相应抗原后,便引起各种胃肠道、呼吸道或皮肤等过敏性疾病。根据进食与出现症状间隔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两种,速发型通常发生在进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之后2小时内,症状一般较重。迟发型一般发生在进食后数小时或者数天后,症状相对较轻。
4牛奶加热喝好么
说到牛奶,相信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纯牛奶是人们常喝的营养品,但是有些人喝纯牛奶习惯加热,认为吃了不会拉肚子。那么纯牛奶可以加热吗?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纯牛奶可以加热吗。
纯牛奶可以加热吗
纯牛奶最好不要加热,牛奶加热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中营养的流失就越严重,主要有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流失得最厉害,其次是乳糖。
那么,如何加热牛奶才正确呢?其实,使用隔水加热法是最恰当的。饮用一杯约250毫升的牛奶,用煤气灶加热的话,通常是70℃的高温煮3分钟,60℃煮6分钟即可。那么用微波炉,1分钟左右就行了。但要注意使用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喝之前搅拌一下才不会被烫着。
专家指出,如果能避免加热饮用就尽量不要加热,这样能保存牛奶完好的营养价值。特别对于孩子而言,完好的牛奶营养更有利于成长和发育。像商场或超市中销售的纯牛奶,一般卫生保障都比较可靠,在饮用时不需要加热。
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1、首先,牛奶不宜冰冻保存后食用。在生活中,有些人图方便,一次买上够一星期食用的袋装鲜牛奶,然后放入冰箱中冷冻起来,随饮随取。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这种经冷冻的牛奶解冻后,会出现凝固状沉淀物,上浮的脂肪团味道明显淡薄,并出现异常气味,液汁呈水样,营养价值明显的降低。如果存放过久,还会出现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
2、此外,牛奶中不宜加入钙粉。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当牛奶加入钙粉后,酪蛋白就会与钙离子结合,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在加热牛奶时牛奶当中的其他蛋白也会和钙发生沉淀,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牛奶本身已含有丰富的钙,且与牛奶中的其他成分保持合理的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沉淀。因此,大家在食用牛奶时,无需再加入钙粉。
3、喝牛奶的最佳时间应在早餐前喝一杯牛奶较好,早餐的热能供应占总热能需求的25%?30%,可以给一天的活力提供充分的营养保证。喝牛奶也可以在下午4时左右,晚饭前1小时左右喝。晚上休息前喝一杯牛奶,还有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还可起到催眠作用。
4、以牛奶为主食的儿童,每天喝牛奶不要超过1千克,否则大便中会有隐性出血。喝过量牛奶的儿童还容易发生贫血病。老年人喝牛奶过多容易患白内障。
5、此外,患感冒、溃疡、胆囊炎、肠炎其他肠胃病者多喝牛奶会使病情加重。此外,有些人喜欢把牛奶和巧克力一起吃,这也是不科学的,牛奶和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草酸生成草酸钙,会导致缺钙、腹泻、头发干枯,还容易导致骨折和尿路结石。
5牛奶的饮食禁忌
冬天喝一杯温热的牛奶,暖胃又好睡眠。谈到牛奶似乎总不能忘记巧克力,但是喝牛奶同时吃巧克力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牛奶和巧克力一起吃时,牛奶中的钙易和巧克力中的草酸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草酸钙。人不但无法吸收,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缺钙和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 所以,喝牛奶与吃巧克力的时间要分开。
不宜与牛奶同吃的食物:橘子与牛奶--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果汁与牛奶--牛奶在果汁酸性的环境里凝集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牛奶与糖--牛奶与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有害物 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鲜牛奶在煮沸时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凉些后再加糖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