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在中老年人中是最常见的,而且也是一种令朋友们痛苦不堪的疾病,每当发病的时候腰就会出现剧痛或者针刺的疼痛,而且都会连续痛上几天才好好转,每当干了重活就容易发作,严重影响了人的正常生活和正常工作,那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后要注意什么样的日常护理才能使病情恢复更加好呢?下面大家来看看吧。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锻炼时要注意什么
1、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要慎重
原则上来讲,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停止所有活动,实施绝对性卧床休息,而且最好睡硬板床,并接受合适的治疗。当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过后,或症状已经缓解,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最好向医生咨询。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以避免造成腰部扭伤。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量相对较少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2、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式应正确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式是有选择性的,临床研究证实,游泳运动更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应选择合适的姿势,而且水温不宜过低,游泳前要做足准备活动,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腰部劳累。当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时,患者应停止活动进行休息,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体育运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好转,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2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要注意什么
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定要注意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2、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护士应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3、减少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避免弯腰提重物。若是捡地上的东西,可将双腿下蹲腰部挺直,但要注意动作一定要缓慢。
4、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忌吃油炸食物。宜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以免腰部疼痛加重。
5、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诱因。为了避免受凉可在腰部热敷。
6、在疼痛有所缓解后,应注意加强腰背部的活动量,但是每次活动时,腰部一定要佩戴腰围,避免腰部突然受力。
7、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病情。
3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1)椎体型:即指变性的髓核穿过下方(多见)或上方(少见)纤维环,再穿过软骨板呈垂直状或斜向进入椎体中部或椎体边缘的髓核突出。既往认为此型少见,实际上,如能对腰痛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此型患者不低于10%;尸体解剖材料表明此型所占比例可高达35%。
(2)椎管型:或称后型,指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者。脱出的髓核停于后纵韧带前方者,称为“椎间盘突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则称“椎间盘脱出”。
根据突(脱)出物所处解剖位置不同而又可分为以下5型:
①中央型:指突(脱)出物位于椎管前方正中央处者,主要引起对马尾神经的刺激或压迫。个别病例髓核可穿过硬膜囊壁进入蛛网膜下隙。本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及膀胱、直肠症状。其发生率约为2%~4%。
②中央旁型:指突(脱)出物位于中央,但略偏向一侧者。临床上以马尾神经症状为主,同时可伴有根性刺激症状。其发生率略高于前者。
③侧型:指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前方中部者,可略有偏移。主要引起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为临床上最为多见者,约占80%左右。故提及本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时,大多按此型进行阐述。
④外侧型: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的外侧,多以“脱出”形式出现,因此不仅有可能压迫同节(内下方)脊神经根,髓核亦有机会沿椎管前壁上移而压迫上节脊神经根。因此,如行手术探查,应注意检查。临床上较少见,约占2%~5%左右。
⑤最外侧型:即脱出的髓核移行至椎管前侧方,甚至进入根管或椎管侧壁。一旦形成粘连,甚易漏诊,甚至于术中检查时仍有可能被忽略,因此临床上需注意,所幸其发生率仅为1%左右。
4腰椎间盘突出症成因
1、外伤:腰部时常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力量作用,在人体向前弯腰时,髓核会相应向后移动,但由于在重力、肌肉等的影响下,髓核会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如果此时弹力过大,再加上椎体本身的退变,就可能诱发椎间盘突出。
2、受寒:这也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外因之一。如果腰椎间盘本身发育不良,在受到风寒刺激时,会导致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影响到椎间盘的营养供给。而且由于肌肉的痉挛,将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而进一步加重损伤,只是椎间盘突出。
3、体位不正:不管是在白天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是在夜间休息的时候,如果腰部长期处于屈曲的姿势,会引发椎间盘的慢性劳损,如遇突然的外力或进行旋转动作,就有可能造成椎间盘突出。
5怀孕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怀孕期间,内分泌激素发生改变,孕妇体内的各种韧带比较松弛,为胎儿娩出作准备。此时,腰部关节韧带、筋膜松弛,稳定性减弱。怀孕时子宫内一个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为几千克的胎儿,增加了腰椎的负担,而且这种负担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若有腰肌劳累和扭伤,就很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孕妇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检查和治疗与常人不同,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腰痛,常需作X线摄片检查,某些治疗也要在X线透视监护下进行。
孕妇由于情况特殊,接受X线检查备受关注。从本质上看,X线是一种电离辐射,对人体组织有穿透力,因而会引起物理和化学的改变。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X线作用下,细胞内也可以发生电离改变,称为生物作用。不过,我们日常应用的X线检查,剂量很小,对人体健康损害不大。但是,实验研究证明,胚胎组织对X线敏感。X线对其产生的生物作用较大,且恢复能力较差,或不能完全恢复。最敏感的时期是在受精后8~15周,而16~25周次之。为了确保安全,孕妇腰痛最好不要作X线检查(照片或CT)。可尽量以其他方法,如超声波检查代替。如无法代替,可安排在妊娠后期,此时胎儿发育接近成熟,不易受到X线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