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降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初为父母的我们的心,孩子的冷暖比我们自身都重要。然而因为经验的不足,护理新生儿的时候总会出现纰漏,新生儿的发烧就是一种症状。对此,初为父母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病因,以便以后发生类似的状况时能够更好的治疗。
目录
1新生儿容易发热的原因
1.体温调节能力差
测体温前要先把体温表里的水银柱刻度甩到35℃以下。测腋下体温前应擦去宝宝腋窝的汗,然后将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尽量紧贴皮肤,家长将宝宝的胳膊扶好,5分钟后取出读数。新生儿皮肤脂肪薄,体表面积大,对产热和散热调节能力差,体温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易引起新生儿发热。
2.皮肤脂肪少
婴幼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脂肪少,产热和散热容易发生不平衡,所以新生儿的体温容易波动。一般来说,小儿体温升高较成人明显,体温波动范围较成人也更大。小儿正常体表体温在36~37度之间,如孩子的核心体温达到或高于37.5时,就要想到宝宝是否发烧了。
2最易发烧的七类宝宝
1,“被吃多”宝宝。所谓,“被吃多”宝宝,就是指那些明明就已经吃饱了,还是被家长追着说要再多吃点,再吃点的宝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小宝宝脾胃功能不足,虽然需要营养,但是如果吃多的话,那么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消化不良,体内蓄积过多的内热,从而诱发感冒。
2,“不爱喝水”宝宝。很多宝宝不爱喝水,反而爱喝饮料,果汁,牛奶等等,这样不仅仅会伤害到宝宝的牙齿,而且还会影响到宝宝们的消化功能。
3,“穿太多”宝宝。一些老人们带的孩子,总是觉的自己会冷,那么宝宝也会冷,因此就算在室内也会让宝宝穿的多多。我们都知道,宝宝们经常处于活动状态,如果穿得过多,容易出汗,并引起内热蓄积,稍有不甚就会引发感冒发烧。
4,“少运动”宝宝。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伤,怕危险,因此就很少会让宝宝运动,以致于宝宝不能得到锻炼。从而使得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
5,“睡眠少”宝宝。现在不少的都是年轻爸爸妈妈,都有熬夜的习惯,因此会忽略孩子的睡眠,使得宝宝经常到了夜里11点才入睡,从而导致宝宝长期的睡眠不足,影响长高,以免免疫力。
6,“胆子小”宝宝。胆子小的宝宝,往往都是性格内向,不爱表达,有不开心的事情也经常放在心里,从而就会导致抵抗力降低,那么就容易生病了。
7,“不爱洗手”宝宝。有些家长自己平时就不怎么注意卫生,带孩子的时候也一样不注意宝宝的卫生,比如不勤修剪宝宝的指甲,让宝宝边吃东西边玩,又或者是有让宝宝洗手,但是没有教对正确的洗手方法,草草了事。
3新生儿在月子里发烧该怎么应对
婴儿发烧物理降温方法一:用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婴儿发烧物理降温方法二: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小儿发烧症状是什么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睡觉的时候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孩子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可控制的抽动、痉挛的现象。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或多或少的出现紫色的斑点。
5新生儿发烧能吃药吗
新生儿发烧是能吃药的,而且严重的时候是必须要吃药或打针的,不然会把宝宝烧坏。
但是要注意新生儿的抵抗能力和体内抗体都比成年人弱,因此可能在成人身上表现的轻微副作用,在新生儿身上就表现为毒性或者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宝宝发烧要多给宝宝喂水,补充水分;室内要通风透气,太干燥的话可以放个加湿器或打盆水放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要随时注意宝宝反复发烧,给宝宝穿的衣服不能太闷了;母乳喂养宝宝饮食要多清淡,少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