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腰间盘突出症状压迫神经最典型的,与颈椎病更严重的症状,都以为腰痛只是平时劳累出现的小毛病,不会有什么大碍的,也就没太在意。可是这样只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因此大家要及时接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盘突出压迫神经的危害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怎么保健
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二、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加强腰背部的保护,同时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复。
三、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四、平时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五、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六、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2腰椎盘突出压迫神经的危害
1、首先,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引起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大部分病人表现为腰痛、左腿痛,这类疼痛是隐形的,感觉部位较深,表现为起病缓慢,这时的症状不易引起病人注意。
2、其次,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腰5或腰5骶1间盘,病人在早期可有下肢疼痛过敏,病程较久或神经根受压较重者,有下肢麻木或感觉迟钝.对于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3、最后,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原因是由于在髓核脱出,一旦突出后就会刺激腰椎神经根,同时造成积液,局部循环机制受到影响,无法靠人体自身能力吸收代谢。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和刺激,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3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如何诊断
类型一:侧后型
该类型的病灶部分通常发生在腰椎间盘的侧后方,突出的部分在椎管内形成椎间盘流因靠近后纵韧带。由于压迫下一节种神经根的内侧。如果形成的疝囊大,那么产生的症状就重,会造成蛛网膜的炎症反应,时间一长就易产生外侧后粘连。一般情况,该类型患者一般先出现下肢窜痛,而腰痛则不明显并且腰椎侧弯畸形也个多见。
类型二:外侧后型
这种类型的病灶部分通常发生在腰推间盘的外侧后方,也是椎间盘薄弱处,较为多见。突出的部分近于椎间孔或者在侧隐窝的位置,它占据推间孔的一部分空间,相对造成椎间孔的狭窄,引起血循环障碍,血管痉挛或行出现软组织炎症反应、突出的部分间接挤压神根和神经根袖部,出现神经根的炎症反应,甚至能反射性地刺激脊神经的分支。
类型三:中央型
如果属于椎间盘突出于椎管中央的患者,这种情况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比较严重。根据突出的程度不同,其症状也不相同。轻度者,纤维环未完全破裂,髓核形成的疝囊把后纵韧带顶起后凸,它压迫硬膜囊,致使椎管前后经变窄,造成了压迫ls尾神经和硬膜囊与蛛网膜腔的粘连。严重者,行走闲难,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症状。
4腰间盘突出的常见致病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且发病原因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外伤、劳损等都有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很多伏案工作者,尤其是老师患有腰椎病。
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
二、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
三、过度负荷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四、外伤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5腰间盘突出的几个时期
(1)突出前期:此期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状物,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可变薄变软而产生裂隙。
(2)突出期:当椎间盘承受压力增加时,退变髓核可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
可有五种类型:
①纤维环环状膨出,膨出在相邻椎骨后缘之间,纤维环完整,可不引起临床症状;
②纤维环局限性膨出,纤维环局限性隆起,但纤维环完整,可产生临床症状;
③椎间盘突出,突出的髓核为很薄的纤维环所约束,可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
④椎间盘脱出,突出的髓核穿过完全破裂的纤维环,位于后纵韧带之下,髓核可位于神经根上、下方,或椎管前方正中处。
⑤游离型椎间盘,髓核穿过完全破裂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甚至位于硬膜内网膜下腔,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
(3)突出晚期:
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皱缩,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硬化,形成骨赘。神经根损害,长期压迫可导致神经根发生粘连、变性和萎缩。黄韧带肥厚,为继发性病变,可导致椎管狭窄。椎间关节退变与增生,因椎间隙变窄,椎间关节代偿性负荷增大,可发生关节炎、增生等改变。继发性椎管狭窄,因以上改变可发生获得性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