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大家很多人都遇到过的情况,我们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一般都会伴随着头疼的症状,但是感冒好了的话头疼的感觉自然就没有了。还有很多人平时经常的会有头疼的情况,这令人时常感到比较的烦躁和难受。那么, 头痛的饮食疗法有哪些呢?对于很多人关心的这个话题,下面推荐给大家几种适合头疼的饮食办法。
目录
1偏头痛和头痛的区别在哪
偏头痛跟普通头痛的差别:在于疼痛较为剧烈,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患者似乎受诱因影响而发病。另一方面,偏头痛确实颇类似普通的血管性头痛,两类头痛都由通往脑部的动脉扩张引起。
其区别是:偏头痛患者进入脑的动脉先是狭窄,然后扩张,导致血液流量波动。普通的血管性头痛不发生动脉狭窄。还有,偏头痛看来有家族发病的倾向,因此可能是遗传性的。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防治亚健康状态等。找出头痛诱发及缓解的因素,并尽可避免。如避免某些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饮食。不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周末抑或假期,坚持这些方案对于减轻头痛发作非常重要,接受这些建议对30%患者有帮助。另有人倡导有规律的锻炼,如长跑等,可能有效地减少头痛发作。
2头痛的饮食疗法有哪些呢
一、山药枸杞炖猪脑
原料:怀山药、枸杞各30克,猪脑1具,黄酒、精盐各适量。
制用法:将猪脑撕去筋膜后浸泡在清水中待用。将怀山药、枸杞洗净后与猪脑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炖煮。煮约两个小时后向锅中加入适量的黄酒和精盐,再炖煮10分钟左右即成。此方可每三天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滋养肝肾、益气养阴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心悸、气短、乏力和面色苍白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二、芹菜粥
原料: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
制用法:将芹菜洗净后连根一起切碎。将粳米洗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熟后加入切好的芹菜再煮5分钟左右即成。此方可每天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清热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心烦易怒、面色赤红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三、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将粳米洗净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熟后加入菊花再煮5分钟左右即成。此方可每天吃一剂,最好在早饭时食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清肝火、散风热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心烦易怒、面色赤红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四、桑菊豆豉粥
原料:桑叶10克,菊花、豆豉各1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将桑叶、菊花和豆豉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将此药汁与洗净的粳米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熬粥,米煮即成。此方可每日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头昏脑涨、口渴便秘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3头痛与经常运动有关系吗
头痛和运动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头痛的出现。
一、颅内病变、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1、血管病变: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畸形等。
2、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囊虫病或包虫病等。
3、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饬、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外症。
4、其他疾病: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等。
二、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如颅骨肿瘤。
2、颈部疾病如颈椎病。
3、三叉神经病。
4、眼、耳、鼻、牙疾病。
三、全身性疾病、急性感染等发热性疾病。
1、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2、中毒性疾病如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铅、药物中毒。
3、其他疾病,如尿毒症、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头痛、中暑等。
四、神经官能症,如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癔病性头痛。
4影响头痛治疗价格的因素
一、关键在于早期:一些疾病患者不经过详细检查、确定病因,就胡乱用药物或者偏方,这样不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且花钱又伤身。众多患者不知道在疾病的初期,该病症早期的治疗难度小,治疗的费用也是最低的,因此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二、地域不同:一个地方的经济和消费水平,是会影响到医院的治疗费用的,同一地区的治疗费用虽然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正规医院治疗的费用都是有规定的,价格十分公道,应该尽量优先选择。
三、医院不同:有些患者在一些小的诊所或者一般性的综合医院就诊,不能经过系统的检查,不明确病因,就盲目治疗,致使病情容易反反复复,患者就得花费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去治疗。
不能刷医保的,费用稍微贵一些;能刷医保的,负担要轻许多,这个是常理。一般的三甲医院都是医保定点医院,收费价格由市物价局、市卫生局等机构制定并严格监督;医院大厅设立价格公示,从挂号、检查到治疗的各项都会公示在患者缴费单上,将价格明细透明化,使每位患者都能清清楚楚看病,明明白白消费。
5治疗头痛的几种按摩方法
抹额印堂穴
将两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阳穴上,以食指内侧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双目自然闭合。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为度,本法古代称“分阴阳”洁,抹后感觉头清目爽,具有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拿风池穴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住颈后肌肉近发际处,手法采用一上一下、一紧一松推拿,以颈部感酸胀为度,次数自定,不强求一律,左右手可以交替进行,本法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
浴全头穴
头部有上星、头维、百会等穴,经常浴头部各穴有健脑之功效。操作时将两手五指分开,由前发际分别向后发际抹动,如十指梳头状,手洁轻重由各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局部感到热、舒适、头皮无痛感为度,次数根据病情而定。亦可用木梳代手指浴头。本法可缓解脑部血管痉挛、抽搐,使疼痛减轻、思维敏捷。
拿天柱穴
以拇、食两指,在颈后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动作,来回拿动各5~1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本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拿合谷穴
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如能经常拿捏、点按此穴,具有清利头目、缓解各型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