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对身体是有保护作用的。咳嗽能够清除气管、支气管以及咽喉部的粘液或刺激物质,避免其进入肺部。小儿咳嗽不停怎么办?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小儿咳嗽的分类
风寒咳嗽:周身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喉痛、无汗、吐白色痰,伴有头痛、流清涕及发烧等。(特点:其色白)西医多诊断为病毒(血相不高或血相低)血相高,如果同时具有前面的症状,也可以先按风寒治,再配合抗生素。
风热咳嗽:发烧、口干、鼻塞、吐黄痰且吐痰不爽、喉痛。。(特点:其色红、黄)
燥火咳嗽: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特点:其色红)
痰湿咳嗽: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特点:其色黄、白)
积食咳嗽:和痰湿咳嗽类似,因脾胃消化不良或大肠秘结影响肺部功能。
体虚咳嗽: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特点:其色黑、白)
夜咳:可能是虫咳,是寄生虫进入呼吸道造成咳嗽;可能是过敏,灰尘、螨虫造成咳嗽;可能是鼻涕或睡前喝水,有流入呼吸道;可能是积食;可能是阳虚。
夜里和早上咳嗽:可能是干燥,可能是阴虚,可能是盖被太热,可能是寒咳,这些可以用乌梅煮水放姜丝。
哮喘: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最初多是由感冒引起,外邪犯肺,必先于表,如不用宣肺的辛温、辛凉解表医治,往往不能彻底治疗,使外邪不断传里未能透达,损伤肺气(破坏了气管内壁纤毛上皮),气机失调,以致肺气不能下行归肾,肾不能摄纳来自上部的肺气,所以由最初感冒症状的恶寒、流鼻涕、头痛、咳嗽发烧等“肺卫表证”的正常反应、抗病反应,而转入以喘为主“肺脾肾里症”状态的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即功能亢进的抗病反应。因此形成哮喘。
2小儿咳嗽不停怎么办
儿童咳嗽多半由感冒引起,一般在1~2周内自然好转。但是如果孩子咳嗽并伴随明显发热,且发热超过3天以上;咳嗽持续超过2~4 周以上(此时已为迁延或慢性咳嗽);孩子由于咳嗽无法进食或由于咳嗽频繁呕吐;
孩子出现喘息发作或者有犬吠样咳嗽伴声音嘶哑;孩子出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或者嘴唇或皮肤发紫;孩子有明显的呛咳史,并且被食物或其他物体噎住等情况时还是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这些伴随症状可能提示肺炎、哮喘、喉炎、呼吸衰竭、支气管异物吸入等,不可大意。
因为咳嗽的保护性作用、止咳药的副作用,而且止咳本身并不会给疾病的好转带来帮助,所以2岁以内禁止滥用止咳药;5岁以内也需避免不明病因地强力镇咳。
您可以给孩子喝些蜂蜜水或者冰糖梨水,对孩子的咳嗽会有帮助。明确病因后,需要因病施治。如细菌性肺炎的孩子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急性喉炎、哮喘的孩子需要雾化;痰多的孩子需要化痰止咳;支气管异物的孩子需要把异物取出来咳嗽才能好转。
3小儿咳嗽应该如何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
多为一声声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痒,无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宝宝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体温不超过38℃;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3-5日。
百日咳杆菌(百日咳博尔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
支气管炎通常在感冒后接着发生,由细菌感染导致。咳嗽有痰、有时剧烈咳嗽,一般在夜间咳嗽次数较多并发出咳喘声。咳嗽最厉害的时间是孩子入睡后的两个小时,或凌晨6点左右。
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声音嘶哑,有脓痰,咳出的少,多数被咽下。较大的宝宝会诉咽喉疼痛,不会表述的宝宝常表现为烦躁、拒哺,咳嗽时发出“空、空”的声音。
过敏性咳嗽
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剧烈咳嗽,多呈阵发性发作,晨起较为明显,宝宝活动或哭闹时咳嗽加重,孩子遇到冷空气时爱打喷嚏、咳嗽,但痰很少。夜间咳嗽比白天严重,咳嗽时间长久,通常会持续3个月,以花粉季节较多。
吸入异物引发呛咳
如果小儿先前并没有咳嗽、流涕、打喷嚏或发烧等症状,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脸色不好,特别是较小的孩子,有可能是在大人不注意时将某种异物放进了嘴里,不小心误入咽喉或气管。
4小儿咳嗽是怎么引起的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等细菌及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如果治疗不及时,细菌或病毒向下蔓延就会产生肺炎,咳嗽不断加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质较差或病情较重的儿童有可能出现休克或死亡。这类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同时可能会有声音嘶哑等,治疗以抗感染为主。
气管异物是1~3岁儿慢性咳嗽要因:这类咳嗽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呛咳,同时会有呼吸音减低、喘息、窒息史等表现,也可仅表现为慢性咳嗽伴阻塞性肺气肿或肺不张。睡觉时可用枕头把宝宝的后背和头撑起,防止分泌出的黏液滴落喉咙造成窒息。
查看详情>>5小儿咳嗽如何预防
1、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2、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3、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
4、食用梨和萝卜。平时适当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之效。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