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是由于平时不经常锻炼,食用过多的油腻食品,导致胆固醇升高引起的。饮食方面的不节制,情绪过于激动,身体虚弱无力是血脂高的症状。若血脂升高的时间较长,就会产生头晕,头疼,乏力等情况。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脂患者,首先要进行饮食控制。引起血脂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血脂高是什么意思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血脂高不仅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还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太少也是病。
检查血脂一般需要去医院进行抽血检查。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但最基本血脂检测项目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引起血脂高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限制高脂肪、油腻食品
严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临床显示,油腻食物不止会引发一些并发症肥胖症,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心态情绪。
第二:具有降脂作用的食品
①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
②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
③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据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药物安妥明强10倍。
④洋葱及海带: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
⑤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20%,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
⑥茶叶:茶能降血脂,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
⑦鱼类:鱼中含有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胆固醇有利。
3血脂高的症状
1、常出现头昏脑胀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2、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在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3、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4、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5、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粘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4高血脂检查
因为轻度高血脂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假如血脂长期保持在高水平没能降下来,那么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一定要通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判断患者的血脂水平,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尽早治疗。这些检查包括:
1、测定血脂谱全套。包括空腹TC、TG、LDL-C、HDL-C等。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3、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1~2周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有±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
4、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1)载脂蛋白测定。测定血浆ApoB和Apo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体内脂蛋白代谢测试。此外,还可进行基因DNA突变分析、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胆固醇脂化酶与合成酶等方面的测定。
5、其他检查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临床上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常合并有糖尿病;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伴有高尿酸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
5高血脂预防
预防高血脂,除了要注意合理饮食、让血脂保持在正常水平,还应积极进行运动锻炼、调整生活作息、定期做身体检查。
1、调整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高纤维的食物,如麦麸、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茭白、芹菜、苦瓜、水果等,这类食物不仅有预防癌症、心脏病方面的功效,帮助排除身体里的有害物质和废物,同时还能减肥,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预防高血脂。
另外,日常生活可以适当多吃一点有降脂功效的食物,比如鱼类、水果蔬菜、大蒜、洋葱、鱼油、海参等,让血脂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2、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调整生活、工作方式,劳逸要有度,平常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体质,增强心肺功能,避免久坐不动;同时要注意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还有应戒烟限酒,少量饮酒虽对身体健康有益,但酗酒却是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3、定期进行体检。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应每年定期做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全面检查。而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定期做血脂全面检查。而为看能够早期和及时地发现高脂血症,建议所有2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该定期检查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对于所有的胰腺炎患者,均应测定血浆三酰甘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