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性感觉到上腹的疼痛,有可能就是胃溃疡的症状。要是得了胃溃疡的话,疼痛可能会持续一到两个小时,就是逐步地缓解。其实胃溃疡作为一种消化道的疾病,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精神因素也是造成胃溃疡的原因之一。但是产生胃溃疡的主要原因还是胃酸和胃蛋白酶。那么胃溃疡是怎么检查出来的,来看看吧。
目录
1一般胃溃疡能吃馒头吗
胃溃疡能吃馒头。馒头中含碱成分,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溃疡胃酸过多者尤为适用。面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在我国,面粉是主食之一。
温馨提示:1、平时的食物本身要容易消化:清淡的、不油腻的、纤维素少的、软一点的。如水果、青菜、豆腐、绿豆粥、鲜奶、馒头、各类蛋、等等。
2、注重平时营养的补充,在保证身体足够热量摄入的同时,减少胃的工作量。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如瘦肉、鸡、鱼、肝肾等内脏以及绿叶蔬菜、番茄、茄子、红枣等.
3、胃溃疡食疗茶: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好,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此茶具有和胃利肠、止痛祛疡效果。
胃溃疡的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不要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饮食尽量可以保持清淡些,另外是要注意多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其次是要注意适当的运动,最后还可以通过和一些养胃的茶来带动我们的胃部运动的。
2胃溃疡是怎么检查出来的
1.内镜检查
内镜下溃疡可分为三个病期:①活动期:溃疡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A1),或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开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A2)。②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四周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向溃疡围拢,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1),或溃疡面几乎为再生上皮所覆盖,黏膜皱襞更加向溃疡集中(H2)。③瘢痕期:溃疡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S1),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S2)。
2.X线钡餐检查
可见龛影及黏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痉挛、激惹现象等间接征象。影像学检查特征:
(1)龛影 为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胃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圆形;正位,龛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整齐。
(2)龛影周围黏膜纹 切线位,龛影与胃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3)“狭颈征” 切线位,龛影口部与胃腔交界处有0.5~1cm一段狭于龛影的口径,称为“狭颈征”。
(4)“项圈征” 在龛影口部有一边缘光滑细线状密度减低区,如颈部戴的项圈。
(5)龛影周围的“日晕征” 正位,龛影周围有宽窄不一致的透亮带,边缘光滑。
(6)以龛影为中心的黏膜皱襞纠集 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为慢性溃疡的另一征象。
(7)胃溃疡的其他X线征象 ①胃大弯侧指状切迹;②胃小弯侧缩短;③胃角切迹增宽;④幽门管狭窄性梗阻,胃内滞留液。
胃溃疡的检查现在医学上主要有两种,就是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内镜下的溃疡会被分成三个时期,就是活动期、愈合期还有瘢痕期。X线钡餐检查则会比较复杂。但是无论是哪种检查,一旦被检查出是患有胃溃疡的话,患者就要及时接受之治疗。
3为什么胃溃疡容易复发
可以说,预防溃疡的复发,是治疗溃疡病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它不仅要求我们了解胃溃疡的发病因素。而且要求我们了解其复发因素,但是当前对于这些问题尚未完全明了,所以解决复发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常见的复发因素
1、不正规治疗:很多的胃病患者都有一个通病,发现症状时都觉得是小毛病,痛的时候吃吃药就行了,没有必要去医院治疗。也有的患者因为害怕话费太大,选择那种打着优惠政策的小诊所等等,这样的方法都是错误的,只有正规专业的治疗患者才能早日彻底摆脱胃溃疡。
2、生活没有规律:其实胃、十二指肠溃疡本身的发病都是因为生活的无规律性导致的,而很多患者在治愈后不注意生活和饮食规律,这就导致复发率极大的增高,据专家介绍,这种疾病的复发率在90%以上,不仅如此,如果再出现如过饥、空腹的情况,我们的胃部里,胃酸照常分泌,最终导致高浓度的胃液侵蚀胃粘膜及溃疡面;而同样,过饱会加重胃负担。都会影响疾病的康复。
3、擅自停药:很多患者以为病好了,就开始不严格遵守医嘱,频繁换服药物,或者是仅仅发现自己的病情有所缓解,就立即停药,不利于溃疡面愈合,这样做不但不利于疾病康复,还会加重病情,再次复发治疗起来会更加复杂。
4、幽门螺杆菌作用: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细菌的名字,它会在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生长,引起粘膜炎症,破坏了胃粘膜的保护作用,使胃炎加重,最终导致溃疡的发生。专家建议,反复发作的溃疡病患者要到医院检查,如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请消化专科医生作根除细菌治疗,这样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
5、情绪波动起伏比较大: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都处于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的情绪会影响身体和生理的变化,由于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都会影响到疾病的回复,以及胃部的消化功能,影响溃疡面的愈合。所以,专家建议患者要注意情绪,保持乐观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何预防胃溃疡的复发
(1)充分休息和睡眠;
(2)充分治疗活动性溃疡病;
(3)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
(4)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其它间发感染;
(5)避免酒类、烟、咖啡、浓茶、刺激性药物和食物;
(6)稍有复发迹象,即出现轻微症状时,立即进行严格治疗。
4治疗胃溃疡的民间偏方
土家族偏方:蚤休20克,鲜猪肚1只。用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用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每隔4天用1剂,连食一个月左右。说明:此方有消肿散瘀、清热愈疡之功效,可加速溃疡面愈合,在土家族民间应用较广。
维吾尔族偏方:小羊羔肠子适量。用法:将小羊羔肠浸泡、洗净、翻开,用玉米粉外撒。翻转羊肠,放适量油盐煮食。每天3次,连食1个月。说明:此方系新疆吐鲁番地区牧民所独用,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所用羊肠取自6个月左右的绵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肠。
彝族偏方: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猪油200克。用法:将前一味药烤干研粉,后两味拌匀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每日3次,连用1~周。说明:彝族民间喜用此方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病,具有润护胃肠、增食欲、通便秘之效。瑶族偏方:野荞麦根90克,猪骨头适量。用法:炖服,每天1剂,连服7天,此后每隔两天服1剂,连服1~3周。治疗胃溃疡效果颇佳。
治疗胃溃疡的食物
生活中,溃疡病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嗳气、返酸、灼热、嘈杂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在胃肠局部有圆形、椭圆形慢性溃疡。通常的,引起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因而患者应该要慎重。
对于患者而言,可以选用新鲜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搅匀,用滚烫的开水;中熟后即可食用。因为用开水冲过后能使得鸡蛋质地变得柔软。容易被胃消化吸收,从而能够减轻胃的负担,有利于溃疡病灶愈合。
这是因为鸡蛋的蛋黄中含有卵磷脂,能够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疏水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御作用。
另外在治疗慢性胃溃疡中,研究发现蜂蜜都是一种很好治疗慢性胃溃疡的食物,因为蜂蜜有缓急症和止痛的作用。而且,蜂蜜性平味甘,有补益脾胃之气的功效,能够帮助溃疡愈合,并减少溃疡复发。同时,还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从而减轻胃肠负担而缓解症状。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胃溃疡的治疗方法,希望出现了胃溃疡这样的疾病我们能够重视做好积极的治疗,了解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患有疾病之后避免陷入治疗的误区,做到对症治疗才是治愈疾病的关键。
5胃溃疡能喝酸奶吗
一、胃溃疡能喝酸奶吗
酸奶是牛乳经乳酸菌发酵后形成的。经发酵后的牛乳,其蛋白质会分解成更细的生态和氨基酸,营养成分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牛乳中富含的钙、铁等元素,处在酸性环境中,人体吸收率更高。乳酸菌能够在肠道中帮助分解乳糖及蛋白质,帮助消化,所以一些人喝牛奶会胀气、消化不良,但喝酸奶不会有这种不适感觉。
据了解,中国人患胃部疾病的比例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值。胃病,尤其是慢性胃炎,除了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饮食方面要多加注意。
当患有萎缩性胃炎时,应当多喝一些酸奶,因为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吸附在胃壁上,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粘膜得到修复。另外,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内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同时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有利于胃炎的治疗和恢复。
胃溃疡是胃部疾病的一种,在治疗胃溃疡的同时,患者可以多喝一些酸奶,酸奶当中的乳酸杆菌能抑制人体中一种叫做幽门螺杆菌的细菌,而这种幽门螺杆菌正是引起胃溃疡的祸根,而且酸奶也可以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但是,胃溃疡患者可以喝酸奶并不等于可以喝纯牛奶,因为普通牛奶虽然刚进入胃内时可以稀释胃酸,缓和了胃酸对胃溃疡的刺激,但随后牛奶又成了胃粘膜的刺激因素,从而产生更多的胃酸,使溃疡加剧,这对溃疡的愈合极为不利。
二、胃溃疡有什么症状
1、疼痛
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的机制是:主要由于溃疡灶和其周围炎症受胃酸刺激;溃疡部位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使疼痛加重;溃疡或炎症局部的神经感受器痛阈降低,以及大脑对疼痛刺澈的耐受性下降。
1-1、疼痛特征:典型消化性溃疡的疼痛呈慢性、周期性及节律性上腹痛。
慢性:慢性过程是溃疡病自愈和复发的反复病程,一般少则几年,多则十余年、几十年。
周期性:疼痛的周期性发作是缓解与发作的周期性交替,其间期数周至数月不等,发作与季节、饮食、劳累、精神因素等有关,缓解时意味着溃疡非活动性或愈合。
节律性:节律性疼痛是典型溃疡活动期的特征,主要原因是溃疡灶与胃酸接触有关,当食物进入胃后引起胃酸分泌,因此疼痛与进食、胃酸分泌之间呈明显的节律性关系。胃溃疡多在餐后0.5~2小时疼痛,至下一餐前疼痛消失,即呈现进食一舒适一疼痛一舒适的节律形式;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餐后3~4小时出现疼痛,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食后才缓解,即呈现进食一舒适一疼痛的节律形式,有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由于夜间胃酸高分泌而发生夜间痛。消化性溃疡出现并发症或伴发胃炎者节律性疼痛消化。
1-2、疼痛部位:胃溃疡痛多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侧,十二指肠溃疡痛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侧。高位或前壁溃疡常向胸部放射,后壁溃疡则放射至脊柱旁的相应部位。
1-3、疼痛性质:取决于个体对痛的感受反应。多为钝痛、灼痛、饥饿性痛、痛较轻多能忍受,部分患者轻按腹部可减轻疼痛。溃疡病灶向黏膜下层深入时可出现钻痛,溃疡周边充血、淤血则疼痛加剧。
2、消化系统其他症状
常有泛酸、嗳气、流涎、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伴同疼痛出现。泛酸和流涎是贲门松弛和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具有较高的活动程度,大量呕吐宿食,提示幽门梗阻。
3、全身性症状
患者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和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不平衡的症状。疼痛较剧而影响进食者可有消瘦及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