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血管疾病,是由于血管发生了变态反应性炎症,可以与细菌感染没有关系。发生炎症之后就会导致动脉闭塞、狭窄,进而使得下肢失去营养,将会出现溃烂、坏死的现象。传统的治疗下肢脉管炎的方法就是针灸和外用药粉。如今手术治疗比较多。那么什么是右下肢脉管炎?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起水泡是脉管炎所引起的吗
起水泡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造成,多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所至。有些人认为起水泡是脉管炎的先兆,这种想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所以,不要起个水泡就自己吓自己。
脉管炎是由于血管壁发炎造成形成血栓从而阻塞中小动脉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的病症,发病多于四肢,特别是双脚,亦可发生于全身各部的中小血管,而起水泡不属于由此病引起的。
我们都知道脉管炎的临床上分为三期。 初期,由于血管血栓开始形成,令管道变得收窄,血流量降低,患肢肉色变得紫青无光,皮肤温度下降至冰冷而不受外界温度影响,有麻痹感。 中期,血管血栓进一步形成令血管道几乎堵塞,血流量进一步降低,患肢有疼痛感觉,走路更甚,出现间歇性跛行,躺睡时痛楚加剧,令难以入睡,肤色变得紫黑色。晚期,血栓完全堵塞血管,患肢因严重缺血造成溃疡,一般由脚趾开始化浓性溃烂,并无法逾合,痛楚剧烈,严重时溃疡面还会向内发展一直伸延到脚掌、小腿等。
脉管炎一般不会引起水泡,但不排除脉管炎感染后。因此,起水泡不是由于脉管炎造成的,它也不是脉管炎的先兆。起水泡归根到底还是细菌感染的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还是需要多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
2什么是右下肢脉管炎
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炎临床上将下肢脉管的发展过程分三期(西医):
初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
中期(营养障碍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
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3脉管炎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腿部美观:皮肤表面有出血性表现,表现为斑疹或斑块,外观呈红色或暗红色,或可出现凸凹不平,也可能破溃,略显凹陷。
2、静脉损伤:长期脉管炎的病人静脉壁薄弱,静脉压较高,加之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组织萎缩,曲张静脉凸现于皮下,轻度损伤即会引发溃疡,也易损伤静脉壁。
3、皮肤瘙痒:病人会情不自禁的抓挠,加重湿疹,出现糜烂以及溃疡。病程长者常有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的形成,有时可能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
4、截肢:发生溃疡后,由于血运不足,溃疡后伤口不易愈合,这时就会有截肢的可能。
5、坏死:这种溃疡多发生在内踝上部和小腿内侧下1/3处。由于组织供血不足,溃疡组织周围变薄,皮肤发黑变硬,溃疡长久不愈,愈后易再复发。
6、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4脉管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解张试验:作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以阻滞交感神经,然后在下肢同一位置,对比阻滞前后的温度变化。温度升高越明显,痉孪因素所占比重越高。如果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病变严重,血管己处于闭塞状态。
肢体动脉搏动检查:如一侧减弱或消失,另一侧正常说明减弱侧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如双侧动脉均弱或触不到,还要考虑除外由于肥胖、水肿或先天变异的原因所致。
用扪诊法检查肢体皮肤温度:应注意检查者用尺侧的三个手指背侧对肢体的对称部位,由远到近地进行触摸,如果明显较对侧低,表明该肢体供血不足。同一肢体远端和关节处的皮温较近心端和肌肉丰厚之处略低,但如果远段肢体皮温明显低于近心端肢体,同样说明远端肢体供血不足。
动脉杂音的检查:主要检查的部位是腹主动脉、骼动脉、股动脉、 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和肱动脉。
皮肤营养状况检查:内容包括有,皮肤质地、弹性,汗毛、爪甲及肌肉情况。严重慢性缺血导致的营养障碍表现为皮肤光薄、干燥、脱屑、失去弹性,趾甲生长缓慢、增厚,汗毛稀疏或全脱,肌肉萎缩;后期则肢体末端出现溃疡或坏疽。
查看详情>>5脉管炎的饮食
1、丹参酒:白酒500克,紫丹参90克,浸泡一周后,每次饮30毫升,1日1-2次。适用于脉管炎初期肢冷麻木者。
2、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红枣7枚,红糖适量,著熟后服食。适用于肢体浮肿者。
3、黄豆冬瓜皮汤:冬瓜皮60克,黄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饮用。适用于患肢浮肿,全身贫血者。
4、赤豆桃仁莲藕汤:桃仁15克,赤豆60克,莲藕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适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
5、桑椹汤:桑椹子6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红糖适量调味,去渣饮用。适用于腰酸头晕者。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