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那么血脂高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目录
1血脂高喝什么茶比较好
1、决明子茶。取决明子10克,茶叶5克备用。首先将决明子炒熟并放凉。将炒好的决明子、绿茶一起放入杯中,加入沸水浸泡3-5分钟即可。该茶能清热平肝,润肠通便,十分适用于高血脂患者饮用。
2、西瓜翠衣茶。取西瓜皮100克,茶叶10克备用。首先将西瓜皮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15分钟,待放凉后加入白糖、茶叶即可。该茶能利尿降压,清热解毒,十分适用于高血脂患者。
2血脂高怎么产生的呢?
一:吸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增加上皮细胞间的缝隙。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其中的脂肪就会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
二:高血压。过高的血压使血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四: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可能本人有基因缺陷,血管内壁功能不好。
五:糖尿病。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六:食盐多。医生介绍说,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饮食方面的因素对患高血脂有很大影响。腌制品食用过多,则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盐的摄入量上限由以前的6克降为5克,也就是再少吃一克盐。而我国民众食盐的日摄入量平均达到12.4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两倍以上。
每一个正常人每天食用碘盐的量最好是能够保持在五克左右,当长时间吃过多的盐时,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北方的居民,平时喜欢吃熏烤,油腻腌制以及含糖量特别高的食物,这就会使得高血脂的发病率大大的增加,并且还可能呈现地域化。
3孕妇血脂高的原因
事实上,在孕期的时候,由于孕妇体内的激素浓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体内的血脂代谢,同时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会有过多的喂养与滋补,在这个时候会滋生肥胖的迹象,过多油脂进入人体,人体不能及时转化,吸收和消化,将在血液中冻结和脂质的综合征会增加,孕妇的血脂升高。此外,由于怀孕,孕妇常常静坐不动,这也是不好的,这也是会导致孕妇高血脂的诱因之一。虽然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能运动,但是适量的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除了能预防血脂高,还能增强身体耐力,为最后的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一般情况下,孕妇患上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可能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所以在怀孕期间,孕妇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脂是至关重要的。
4肥胖会导致血脂高吗
现在,好像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里,高血脂的人群中有很多都是胖子。那么,高血脂和肥胖有必然关系吗?肥胖会导致高血脂吗?其实并不然。临床上发现,有高血脂的人群里只有约一半的人是胖子。虽然不能说肥胖会直接导致高血脂,但是肥胖会增加得高血脂的几率,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事实上,很多人都因为肥胖导致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根据调查许多减重后的情况,很多患者因体重恢复正常标准内,“三高”病症明显得到改善。减重同时可以改善身体机能。 所以,高血脂的患者可以从控制体重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来控制自己的血脂问题。
事实上,如果甘油三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都是异常的,可以被称为“高血脂”。肥胖病人的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和利用减少,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升高。肥胖者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则更明显,肥胖者餐后血浆乳糜微粒澄清时间较长,血中胆固醇水平亦会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的水平与肥胖程度成正比。
5高血脂之养生保健攻略
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已达1.6亿。每年有250万至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这类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城市和农村人群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2500万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对国人的危险也上升到原来的3~5倍。在我国12个大城市、25家三甲医院对2136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查中显示,血脂控制达标率仅为26.5%,其中冠心病患者达标率只有16.6%,这与人群血脂水平异常的节节升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高脂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通常为高脂蛋白血症,即血清脂蛋白浓度升高。目前已经公认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二者都高的复合性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因其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等血脂成分含量高于正常,反映了机体内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临床上多表现为以头晕、胸闷、心悸、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也有为数不少的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仅在体检作血脂分析时才发现本病。值得高度警惕的是,高脂血症这类“富裕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缓慢,且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重,除少数特殊的突发病例外,不少症状带有隐匿性,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甚至在出现糖尿病、冠心病、中风、肥胖症、脂肪肝等病症,做进一步血脂及脂蛋白检查时才被发现,或确诊为本症。
高血脂,意味着您的血管正发生病变,脂肪在血液中超量沉积,像泥垢一样黏附在血管壁,使血流凝滞,血液变得黏稠,血管变得脆硬,失去原本的弹力活性,导致重要器官动脉供血不足。
与其等到更可怕的事发生——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因为血管的硬化而出现栓塞、缺血、缺氧、坏死等,不如早点儿改变这个可怕的事实,及早治疗,远离高血脂。
适当的应用药物治疗将有助于解决脂质代谢紊乱,可调整血脂至正常范围,也有助于防止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发展。但是纵观市场上的降脂药,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为主,贝特类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以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少数病人大剂量应用可使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引起肌痛及肌炎等症状。同时他汀类与贝特类合用需特别小心,以防肌炎及横纹肌溶解,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经临床及药效学观察,中药有清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对改善和调节脂代谢紊乱有明显的效果,并且中药具有副作用小、降脂后不易反弹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