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钙指测定24h尿液中钙的浓度。血液中的钙可从肾滤出,大多重吸收入血,过多的钙则从尿液中排出。尿钙排出量受血钙浓度的直接影响,因此尿钙的变化可反映血钙的变化,但尿钙值变化很大,钙、蛋白质的摄入和磷的排出可影响钙的排出,尿磷高则尿钙低。尿钙排泄量随饮食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目录
1尿钙的临床意义
尿钙的变化可反映血钙的变化,但尿钙值变化很大,钙、蛋白质的摄入和磷的排出可影响钙的排出,尿磷高则尿钙低。
增高:见于在阳光下过多暴露、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肾小管酸中毒,以及摄入氯化铰、降钙素、皮质类固醇、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药物。
减低:见于妊娠晚期、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D缺乏、肾病综合征、急性胰腺炎、骨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减低,以及摄入利尿剂、雌激素、新霉素、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2尿钙正常值是多少呢
这个具体的实验方法不同,参考范围也不同的。尿钙: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2.7~7.5mmol/24h。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 尿肌酐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或40 mg/dl到130 mg/dl是正常的。男性5.3~16mmol/d; 女性7~18mmol/d。 或是男女:40-130 mg/dl。
3尿钙的介绍
高钙尿症是指尿中钙的排出超出了正常范围,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对此病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病例被诊断。高钙尿症一般分为原发性即特发性高钙尿症及继发性高钙尿症。国内高钙尿症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指尿钙>4mg/d.kg,及尿Ca/Cr>0.21。但尿钙排出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饮食中的钙、钠、磷及蛋白质的含量,维生素D的摄入量等,有学者提出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尿钙排出量:尿Ca(mg/d)=摄入Ca(mg)×0.056+2.19×体重(kg),如测定尿钙值高于计算值的15%以上可考虑为高钙尿症。
4尿钙的分类
临床将特发性高钙尿症分为二型:
①肾性高钙尿为滤过钙重吸收障碍;
②吸收型高钙尿由于对钙选择性吸收过多,使血钙暂时升高致肾小球滤过钙增加;血钙升高也使PTH分泌下降,促使肾小管重吸收钙减低,尿钙增多。但有一些病例二种紊乱常同时存在。高钙尿症的临床表现最多见的是非肾小球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其次以尿道刺激症状最多见,还可有腹痛、腰痛及遗尿,部分病人表现为反复泌尿道感染,特别多见于女孩。高钙尿症引起血尿的机制有人认为系X线不能发现的细微钙结晶引起尿路损伤所致,亦有人提出和肾间质炎症有关。在高钙尿症的病例中,部分病人做了肾活检,可伴有多种病理表现如IgA肾病,膜增生性肾炎等,因此当血尿合并高钙尿时,可能同时有肾实质病变,对这些病人应进行仔细分析观察,必要时行肾脏活检,同时也要警惕病程中发展为肾结石。
5 尿检查钙准确吗
面所做的检查无实际意义,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提出:对4~6个月以内的婴儿,尤其是4个月以内,应给予 母乳喂养 。除母乳喂养外,只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 佝偻病 的发生,所以,婴儿自1~2星期开始,每天应补充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不需要补充钙剂,因为母乳(和牛乳)中含有相当量的钙,而且易于吸收。目前很多母乳喂养的孩子也补充不必要的各种钙剂。用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因配方奶中均添加了适量的维生素D,有的 配方奶粉 将其中钙、磷的比例调整到接近母乳的比例,更利于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