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婴儿贫血的问题,因为贫血对婴幼儿的危害非常大,贫血的婴儿会出现心悸、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口腔炎,平时的注意力会变得不集中,甚至会有一些异常的行为,解决该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饮食滋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样当宝宝遇到贫血这一情况时,妈妈们也能有方法予以解决。
目录
1儿童重度贫血怎么办
贫血西医治疗
一、病因治疗:
治疗贫血的原则着重采取适当措施以消除病因。很多时候,原发病比贫血本身的危害严重得多(例如胃肠道癌肿),其治疗也比贫血更为重要。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投药物使情况复杂,增加诊断上的困难。
二、药物治疗:
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例如维生素B12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肝、胰等)的功能;维生素B6用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睾丸酮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三、输血:
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因此必须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如需大量输血,为了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过和减少输血反应,可输注浓缩红细胞。
四、脾切除:
脾脏是破坏血细胞的重要器官,与抗体的产生也有关。
五、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近年来一种新的医疗技术,目前仍在研究试用阶段,主要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早期未经输血或极少输过血的病人,如果移植成功,可能获得治愈。
贫血中医治疗
1、气血亏虚型贫血
主症症见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眠差,神疲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推后,舌淡,脉细弱。多见于久病、失血及妇女产后或月经过多者。
治疗益气养血,健脾养肝。
方药黄芪、当归、熟地黄、白芍、制首乌、枸杞,川芎、白术、炙甘草。
2、肝肾阴虚型贫血
主症症见唇甲色淡,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咽干口燥,胁肋隐痛,五心烦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久病及老年人。
治疗滋养肝肾,养血清热。
方药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山药、枸杞、牡丹皮、茯苓、炙甘草。
3、脾胃虚弱型贫血
主症症见体质羸弱,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爪甲无华,纳差,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细。多见于慢性胃肠病患者及妇女、儿童。
治疗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方药党参、黄芪、茯苓、当归、鸡内金、白术、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后下)、炙甘草。
4、脾肾阳虚型贫血
主症症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色淡,周身虚浮,腰膝冷痛,便溏或五更泻,小便清长,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多见于久病及老年人。
治疗益气健脾,温补肾阳。
方药黄芪、茯苓、菟丝子、鹿角胶(烊化)、制附子(先煎)、白术、大腹皮、厚朴、补骨脂、当归、木瓜、肉桂、炙甘草。
孩子贫血的时候要给孩子多吃点补血的食物,如大红枣,枸杞类的食物都是具有补气血,补气虚的作用,多给孩子吃点,而孩子疾病严重的时候必须要给孩子用到药物来治疗,阿胶对孩子的身体很好,并且这样的药物对孩子的身体还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多吃还有很多好处。
2宝宝贫血吃什么好得快呢
一、鸡肝芝麻粥
适合:4个月——1岁宝宝
原料:鸡肝15克,鸡架汤15克,大米100克,酱油、熟芝麻各少许。
制作方法:
1.将鸡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污后再换水煮10分钟后捞起,放入碗内研碎
2.将鸡架汤放入锅内,加入研碎的鸡肝,煮成糊状
3.大米煮成粥后,将鸡肝糊加入,再放少许酱油和熟芝麻,搅匀即成。
营养提示:此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素。有很好的补铁效果哦!
二、泥鳅汤粥
适合:2岁——3岁宝宝
原料:大米100克,泥鳅200克,料酒、精盐少许,香葱10段,生姜3片。
制作方法:
1.将泥鳅去头,剖腹去内脏,用温水洗去粘液。锅置火上,下油烧热,下泥鳅稍煎
2.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加人泥鳅、料酒、精盐、葱、姜。煮开后去浮沫,待泥鳅熟后,取汤
3.将泥鳅汤与大米同煮。
营养提示:此粥鲜美,含铁元素丰富,还可去宝宝湿疹。
三、鱼泥豆腐鸡蛋羹
适合:4-6岁
材料:鱼肉、豆腐、鸡蛋
做法:
1、将鱼肉洗净,剁成泥状
2、豆腐一小块,放到碗里用勺子碾碎
3、把鱼泥和豆腐泥放到一起,加上一个鸡蛋、少许水搅拌均匀
4、放到锅里蒸熟就可以吃了。我一般用的都是鳕鱼块,没有小刺,而且肉质比较细嫩。
四、猪肝瘦肉粥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鲜猪肝、瘦猪肉、大米、油适量、盐少许。
制法:
1.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
2.将大米洗干净,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五、四彩珍珠汤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面粉、瘦猪肉、鸡蛋、菠菜、紫菜,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
制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用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边加水边拌匀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
2.将猪肉剁成肉末;菠菜用开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
3.热锅入油,放点葱姜末,下肉末煸炒,再放少许酱油,添入适量水烧开。再放入小面疙瘩,用勺搅拌均匀,煮片刻。然后倒入鸡蛋液,放入菠菜、紫菜及适量盐,稍煮片刻即成。
总而言之,既然宝宝会贫血,那就说明在平常的生活中,妈妈对于宝宝的饮食方面的准备有问题,所以妈妈们更应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宝宝贫血吃什么好的快,首先要考虑一些更有营养价值的食物,然后对宝宝的饮食更方便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整,另外如果情况较为严重,要及时送宝宝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3宝宝贫血的症状知道哪些
小儿贫血的临床表现与贫血发生的急缓、病因和轻重程度有关,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贫血时由于组织与器官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为突出表现,但当伴有黄疸、青紫或其他皮肤色素沉着改变时可掩盖贫血的表现。病程较长的患儿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2造血器官反应:当小儿发生贫血时,尤其是婴儿期,往往出现骨髓外造血,导致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很少引起骨髓外造血),末梢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位细胞。
3各系统状态:
①循环和唿吸系统:可出现心动过速,脉搏加快、动脉压增高、唿吸加速,这是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性反应。在重度贫血、代偿失调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及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均受到影响,出现食欲减煺、恶心、腹胀或便秘等。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③神经系统:常表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年长儿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
4按摩治疗贫血的九大穴位
贫血症状的轻重决定于产生贫血发展的速度,对于缓慢出现的贫血由于人体的适应和代偿,症状相对要轻得多。治疗贫血首先要了解造成贫血的具体原因,病因性治疗尤其重要,如果经正规治疗之后疗效不佳者,应进一步检查之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贫血虽然临床表现多样化,但与脾胃功能关系最为密切。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即是脾的健运功能正常,水谷精微不断吸收,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采取健脾益胃的保健按摩方法,对贫血有良好的疗效。
按摩治疗贫血的九大穴位
1、理三焦:坐或卧位,两手十指相交叉,横置按于膻中穴(胸上,两乳头连线中点),两掌根按置胸内侧,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尽处,计推20次。
2、揉血海:坐位,双手拇指分按于两侧腿部的血海穴(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上方约2寸,屈膝时肌肉隆起处)上,作旋转按揉1分钟。
3、荡胃腑:坐或卧位,以右手掌按置于中脘穴(脐上正中4寸处,剑突与肚脐之正中)上,先用掌根稍用力将胃脘向左推荡,继之再以五指将胃脘稍用力推荡向右,往返计作10次。
4、搅沧海:舌在口腔上、下齿龈外周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各转动10次,产生津液分3口缓缓咽下。
5、疏肋间:坐位,两手掌横置两腋下,手指张开,指距与肋间的间隙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重复10次。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好。
6、摩脘腹:双掌相叠,置于神阙穴,即脐眼,先逆时针,从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后再顺时针,从大到小摩动30圈。
7、按三里:双手食、中指相叠,按揉足三里穴(人体强壮穴,膝关节膑骨下,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50次。
8、振中脘:坐或仰卧,双掌相叠于中脘穴处,以振动手法操作1分钟。
9、分阴阳:坐或仰卧,两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中指相对于剑突下,全掌紧按皮肤,然后,自内向外,沿肋弓向胁肋处分推,并逐渐向小腹移动,共操作10次。
温馨提示:贫血会使你感到气短、虚弱、眩晕、眼花和明显的乏力。因此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争取每晚睡眠至少8小时,此外白天也可以有1到2次短时小睡。这是属于贫血的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5经常运动竟也会导致贫血
运动引起的贫血
这主要见于长期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其原因一是由于剧烈运动使体内代谢产物———乳酸大量生成,引起PH值下降,从而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二是运动中大量出汗,使造血原料铁的成分大量丢失;三是运动的机械作用,使机体某些部分受到压迫,造成局部血管中的红细胞操作而溶血,产生血尿。如发生了运动性贫血,要及时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并给予铁剂治疗。
补血的食物有哪些
一、黑芝麻
黑色的食物入肾,有助于肾藏精纳气。黑芝麻补血效果非常好,还有许多黑色和红色的食物也有补血的功效。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于肾。至于红色食物补血,理论则源于“以形补形,以色补色”。
芝麻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生精通乳、益肝养发的功效。食用芝麻,可以促进肾生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功能。
二、红枣
养胃健脾、补血安神;又能滋润心肺、调和营卫、促生津液、通关开窍、助益十二经络。对于贫血、面白、气血不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三、猪肝
许多患有血虚症或者缺铁性贫血的人平时可以多吃点猪肝炒菠菜。
四、藕
藕性温和,鲜藕止血,熟藕补血。莲藕,生吃可以清热凉血,止血散瘀,熟吃可以健脾胃,养血。有口鼻出血的病人,可以紧急服用新鲜的生藕汁,有迅速止血的作用。
吃莲藕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来决定是否要吃莲藕,女性多吃莲藕有好处,但月经来潮期间和素有体寒痛经者不宜生吃莲藕。糖尿病人不宜熟吃莲藕或藕粉。
五、胡萝卜
入脾胃经和肺经,是补血和改善肾虚的上好食物。补血养肝、健脾化滞、补中下气,尤其能改善肝血亏虚引起的视力下降、眼盲症等病症。对于脾虚食滞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呃逆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六、桂圆肉
益心脾、补血气。对气虚不足、心血亏虚、心悸失眠有疗效。如果是心脾气血双亏,面色无华,疲乏无力,没有食欲,大便发溏,可以用桂圆和红枣一起煮粥来补益。
如果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容易感到恐惧,这是心血不足的表现,可以自制桂圆膏吃:桂圆肉500克,白糖500克,桂圆肉捣烂,和白糖搅匀,隔水蒸熟成膏状,早晚一小勺用温开水送服。
七、黑豆
助益肾生髓化血,也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肾虚、血虚者多吃有益。经常食用可防老抗衰、增强活力。
温馨提示:
注意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