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女性正在苦苦的寻找,如何才能防范于盆腔炎的发生,如何才能治疗盆腔炎,盆腔炎这种疾病是一种炎症,一旦发作很有可能给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还会引发出现炎症,月经不调腰腿乏力,那么对于慢性盆腔炎灌肠该如何治疗,通常又该如何利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好呢!
目录
1慢性盆腔炎患者能过性生活吗
慢性盆腔炎常发于30岁-50岁女性,主要原因是经期不卫生、产褥期或者流产后感染。患慢性盆腔炎要避免性生活,这样会加重病情,因为慢性盆腔炎过性生活的时候由于撞击了炎性组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性交痛,这样女性就会产生对性生活的恐惧和厌恶,当然也有一部分女性为了满足丈夫的要求,对这种疼痛采取忍受的态度,这样的性生活就根本无乐趣可言。
所以说慢性盆腔炎无论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女性的性健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由于性生活时加重了盆腔充血,而且性生活动作容易对炎性组织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撞击,也可引起疼痛或诱发盆腔炎急性发作。
所以作为男性一定要学会体谅、爱护妻子,不能图自己的一时之快而不顾妻子的感受,“性”福生活原是要靠夫妇双方共同营造的。
2慢性盆腔炎灌肠方有哪些
给予自拟灌肠汤,方药组成:红藤、败酱草、毛冬青各30g,丹参、赤芍各20g,蒲公英、三菱、莪术、土茯苓各15g,黄柏12g。加减:小腹胀痛加木香10g;较甚者加蒲黄、五灵脂;经量多,加震灵丹、三七;白带多加黄柏、白芷、薏苡仁。
用法:水煎浓缩至100ml置于灌肠袋内,温度37℃,侧卧位,将肛管插入肛门约15~17cm,打开开关,使药液缓慢进入肠腔,然后拔出肛管,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盆腔积液是慢性盆腔炎常见并发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炎症史,病情较顽固。当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下降时,可有急性发作。属中医“带下”、“不孕”、“少腹痛”等范畴。主要表现为下腹部胀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剧,伴月经失调,经量增多,痛经或继发不孕,白带增多,或伴低热、乏力。
妇科检查: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伴有压痛。B超可助确诊。中医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经期、流产、分娩后,湿热乘虚,贼客于子宫、胞络,或急性盆腔炎后邪气将尽,遇房劳、寒热之邪与气血相搏,致使气机不利,经络气血受阻,冲任带脉功能失常而致病,湿热下注,坠于体内低位致盆腔积液。
自拟灌肠汤中以红藤、败酱草、蒲公英3药既有清热解毒,又有消瘀散结之用;毛冬青、丹参、赤芍止痛,三菱、莪术均有消积止痛之功效;土茯苓、黄柏清热燥湿;木香、蒲黄、五灵脂有止痛之功。另传统中医认为“久病多虚”,盆腔炎反复发作致盆腔积液,正虚邪恋,日久耗伤正气,故方中合以薏苡仁以健脾渗湿,缓急止痛,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力。以上诸药相辅相成,共起清热解毒、利水渗湿作用。且通过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使药液经直肠渗透直肠子宫陷凹,促进积液吸收和消退,效果明显。
所以说慢性盆腔炎灌肠治疗,说起来确实非常痛苦,不过的盆腔炎很容易会引发不孕不育,甚至是在性交过后出现流血的现象,还会引发通常出现的月经不调,所以说朋友们要多加注意了。
3慢性盆腔炎发病有什么
(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因有残血浊液流出,未及时关闭,宫腔内有胎盘的剥离面,或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或产后过早有性生活,病原体乘虚侵入宫腔内,容易引起感染;自然流产、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或人工流产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以发生流产后感染。
(2)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最常见的是发生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女性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能够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3)经期卫生不良: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4)妇科手术后的感染行人工流产术、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术后感染。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过早恢复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4如何自我检测盆腔炎
痛经
经常在月经前2-3天发作,经期加剧。
下腹痛
可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下腹疼痛,疼痛位于下腹部或盆腔,是持续性隐痛,多为双侧,轻者下腹不适,重者除疼痛外,还半有腰部坠胀感,常有劳累,性生活后,月经前及经期加剧。
阴道分泌物增多
阴道分泌物即白带异常增多,可表现为黏液脓性分泌物。
月经量增多
由于盆腔淤血,患者可有月经增多, 卵巢功能受损时可有月经失调。
发热或寒战
轻度盆腔炎患者可表现为轻度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体温一般都在38度以上。
不孕
常继发于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输卵管阻塞。
有以下症状者,就表示有患盆腔炎的可能性,该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一般无症状,重者多有白带增多,轻度痛经,小腹下坠,下腹部隐痛,腹胀腹泻,尿频尿热,腰骶酸痛,性交痛,月经淋漓等,同时,部分患者可再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发作。
专家提醒: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炎症的存在,盆腔充血,有可能导致月经来潮时经血量过多或月经过频。
5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偏方大全
当归元胡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当归、丹参、苋实、土茯苓各25克,赤芍、元胡、川楝子、三棱、莪术各15克,山药30克,香附10克。
【用法用量】制成蜜丸,每丸10克。每日3次,每次1丸。
【加减】湿热瘀结型患者,加黄柏、苦参各15克,寒凝气型患者,加炮姜、茴香各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慢性盆腔炎346例,总有效率94.9%。
败酱夏枯草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慢性盆腔炎。汪见腰酸,腹痛下坠感,带下量多,色赤或黄,苔黄腻;或见痛经,舌质暗等。
【偏方组成】败酱草、苡米、夏枯草各30克,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2克,木香10克。
【用法用量】以上药水煎为5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每日服2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治疗效果较好。
黄柏红藤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清热燥温,活血清带。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黄柏12克,苍术12克,生苡米30克,香附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白芍20克,甘草8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
【病例验证】谷某,女,42 岁。患者己绝育3年,带下痛经一年余。近一年来黄白带下气腥味浊,腰腹坠痛,月事错前(25天左右)色黯质浓,七日方净。经前感觉会阴及腹部胀痛,状如临盆,苦楚不堪,须用止痛片方能缓解。其舌正红,苔略黄,脉细弦而数。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充血,宫颈下唇中糜,附件右侧增厚压痛,宫体大小正常,白带镜检:红血球(十),脓球(卅),证属湿浊之邪久滞带脉,瘀热互结成为带下,治宜燥湿,清热,利带。嘱其共服17剂,带下渐少,色转浅淡,腰腹坠痛明显减轻,经期结束可停服镇痛剂。嘱其照原方再进10剂。自述此次月经28天至,色正红。四天净,腹痛及诸症已消,带下状如蛋清,甚少。惟腰骶略酸。又拟黄柏 12克,苍术12克,生苡米30克,山药30克,芡实20克,白芷炭9克,六帖,以善其后。
白芍蒲公英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当归12克,木通12克,白芍18克,桂枝9克,细辛3克,甘草6克,萆薢15克,蒲公英30克,二花24克,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剂水煎2次,取汁400毫升,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苏某,女,36 岁。小腹疼痛坠胀3年余,因3年前取环,时间较长,术后感下腹疼痛,阴部坠胀,腰骶部酸痛,流血样带,曾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妇科检查有炎性包块,B超示子宫内膜炎,经诊:经期不准,量少色黯,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寒湿凝结、气滞血瘀,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用上方加赤芍15克,黄芪、地榆各10克,炮山甲、小茴香各9克,水蛭2克(另冲),吴茱萸、升麻各6克,杜仲炭、橘核各15克,元胡12克。服药7剂后,下腹部及会阴疼痛坠胀减轻,带下量少色白。此方去水蛭、炮山甲、地榆,加苡仁18克,又服20余剂。下腹部及会阴疼痛坠胀消失,经期正常。妇科检查,炎性包块消失,B超复查子宫未见异常。
温馨提示:
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病程迁延所致;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尚可急性发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