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正在逐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目录
1保健品可以降血糖吗?
有些保健品故意混淆保健品“调节血糖、血脂”与药品“降血糖、血脂”两者的概念,使一些消费者误以为保健品可替代药物治疗,结果不仅延误、加重病情,有的还危及生命。
有这样一位病人:2001年查出糖尿病,后来听人说长期吃药对肝、肾不好,只要病不重,可吃保健食品试试。就这样,他开始了漫长的“食疗”路。最近,他先后出现视物不清、浑身无力、足部溃烂等症,才来就医。结果一查,餐后血糖26mmol/L,而且已经出现眼底病变和糖尿病足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他从一开始就正规治疗,病情决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所谓的降糖保健品,添加了大量的格列甲嗪、格列奇特、格列本脲等降糖西药,未经严格临床审评,而且药物成分的剂量、适应症、禁忌等都没有明确标出,如果随意服用,不仅会损害肝、肾功能,还容易造成低血糖,威胁生命。
而很多患者逃避药物选择保健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怕长期服药损害肝、肾。实际上,临床医生都会严格按照国家药典规定控制药量,患者的顾虑有些“杞人忧天”。
所以,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不能满不在乎,讳疾忌医,更不能乱投医、乱用药,应尽快到大医院糖尿病专科或专科医院积极治疗。临床有很多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血糖得到很好控制,一样能长寿。
2保健品的分类
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要求,一般在剂量上无要求;
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
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垫毯等。随着大家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保健食品市场也空前的火爆起来。火爆的市场中,各种产品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接下来就教给大家如何挑选正规合适的保健食品。
3保健品的标志定义
保健食品标志的颜色为天蓝色图案,图标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样(见概述图)。国家工商局和卫生部在日前发出的通知中规定,在影视、报刊、印刷品、店堂、户外广告等可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志所占面积不得小于全部广告面积的1/36。其中报刊、印刷品广告中的保健食品标志,直径不得小于1厘米。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现代医学的进步,世界人均寿命不断上升。据1982年统计,日本人的人均寿命达77岁,美国为75岁,其他发达国家人均寿命也提高到74-79岁之间。这一现象必然会产生人口结构的变化,即老年人口比例在增大。
1982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日本总人口比例的9%,3年后的1985年就超出了10%。据预测,21世纪初将达到15%,2020年会突破20%。欧美国家也呈同样趋势。21世纪初预计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
老年人口比例全面增加的后果,突出一点就是导致医疗费用支出高涨,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富贵病增多。比如日本,1980年日本医疗费总支出的40%用于循环器官疾病和糖尿病。两项耗资达22000亿日元。
在美国,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等近年发病率极高,尤其是百病之源的肥胖症已成为美国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用食品防治疾病已逐步成为各国民众的健身手段。而中药保健食品在防治疾病方面具有较多优势,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保健食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社会的发展必将促进中药保健食品业的进步。
4乱吃保健品有什么危害
1、导致不孕
多数口服的性保健品中都含有化学药物成分。针对女性的性保健品中,则含有高浓度的雌激素,如长期过量食用,会造成女性的内分泌、生理周期紊乱,甚至会导致不孕不育。
苍蝇粉、红蜘蛛、美国狂女等大量未经批准的保健用品,明晃晃地摆在保健品店里,而且还很畅销。专家介绍,这些未经批准、不合格的保健品只是暂时有一定的效果,不能长期使用。专家们对一种畅销保健品进行化学分析研究,发现这种保健品里面含有很高的雌激素,超过了人的正常耐受力,长期服用虽可嫩肤,但可导致不孕。
2、生命危险
某些产品包装上露骨地写上了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实,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随意服用保健品,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危害,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3、继发便秘
排毒养颜产品多是以大黄和芒硝作为主要原料,绝对不可以长期使用。发生便秘的患者使用排毒养颜产品确实可以起到排泄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往往产生像吸食毒品一样的依赖性,并导致继发性便秘,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
4、乳腺增生
有统计显示,在被查出的150例乳腺增生患者中,各个年龄段都有,她们都常年服用各类含雌激素的保健品。33岁的程女士是一名职业律师,她担心年纪大了人老珠黄,便开始服用多种保健品。没想到因常年服用含有雌性激素的保健品,她被查出乳腺癌晚期。
5、肠穿孔
77岁的陈奶奶常便秘,一年多来,她每天吃排毒保健品,效果不好了就加量,导致直肠穿孔,送到医院被告病危。
6、严重肝炎
孙先生是一名退休职工,每月的退休金基本上全部用来购买保健品。本以为身体能越来越硬朗,结果老人却住进了医院。检查显示,他的胆红素超过正常人的30多倍,转氨酶也达到正常人的40余倍,患上了严重肝炎。
5吃保健品要注意什么
1、女性在吃各类保健品前,最好先去医院测试个体雌激素水平。如果自身雌激素水平较高,就不要再吃这类保健品,否则过量补充雌激素会导致乳腺增生。
2、想通过雌激素替代疗法缓解衰老的绝经女性,要定期做乳腺检查,最好每年检查一次,以防乳腺增生恶变。
3、对于可能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更年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年轻女性则不可乱服。
4、未成年女孩不适宜乱吃保健品。
5、准备受孕的女性、孕妇、哺乳期妇女、乳腺癌、乳腺增生、子宫癌患者都要慎用。
6、不要盲目听信一些保健品的广告,盲目跟风。吃之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生,谨遵医嘱。
7、保健品也有药物的成分,不宜多吃,更不能多达数十种一起吃。
8、药物一般都有副作用,不要长期食用。
9、服用保健品一定要适量。如果身体没有相应的需求而一股脑儿乱吃保健品,摄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就可能出现过量、中毒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