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即胎儿的心跳,反映胎儿在宫内状态,当各种原因引起胎儿缺氧时,胎心很敏感地会出现变化。胎儿正常的胎心率为110~160次/分,正常的胎儿心率随子宫内环境的不同,时刻发生着变化,胎心率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调节机能的表现,也是胎儿在子宫内状态良好的表现。若胎心率分或>160次/分,持续10分钟以上,称为胎心过缓或胎心过速。
目录
1胎监图的介绍
在分娩过程中,无论是待产妈妈,还是助产士、产科医生,他们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胎儿的情况好吗?”在分娩的全过程中评价胎儿宫内安危的一个方法就是胎心率的监护。有两种主要的监测方法,分别是间断性和持续性的胎儿监护,虽然方法不同,但它们都能达到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目的。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针对分娩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来选择适宜的方法。为了保护产妇、胎儿、婴儿和专业产科人员的利益,必须有以循证医学作为指导的指南支持临床工作,并且专业人员必须自信且能够胜任解读仪器所报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和及时进行正确处理的工作。
《轻松识别胎儿监护图(第3版)》针对有一定产时胎心监护知识的医务人员所写,共有五个篇章。
第一篇,我们做了些修改,包括与间断听诊有关的信息,保留了专业技术的介绍。为了反映最新的指导方针和报道,参考文献也有所更新。
第二篇,通过列举若干各不相同的异常胎心率的病例,对CTG的解读作了详细介绍。
第三篇,突出了在进行胎儿监护时诉讼和风险管理应侧重的方面,还列举了许多法律案件来阐明这项实践在临床中的复杂性。在这一篇的结尾列有参考文献和增添的参考书目。
第四篇,包括一系列涉及CTG的病例。同绕每一个CTG均提出了一组问题,渎者可以在边上空白处做笔记。实际上,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间接为读者分析了病例并提供了处理措施。《轻松识别胎儿监护图(第3版)》中增添了新的CTG相关病例,并分成了不同的章节。在这版新书中还增添了一个新的部分——“混合型CTG”。
在这《轻松识别胎儿监护图(第3版)》中,许多病例中出现的CTG数据都是通过放置胎儿头皮电极获得的;在部分病例中,宫缩情况是通过寓内压力导管进行监测的。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这些方法不经常用到。然而,在这些情况下,为了能解渎CTG的意义,通过什么方法获得信息不再重要。
第五篇,从风险评估图到实践指南都较前一版有所扩增。在这一篇中介绍了许多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还给出了许多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这两方而进展的例子。风险评估图较第二版而言有所更新,并列出了许多有用的网址。
对于这《轻松识别胎儿监护图(第3版)》中出现的病例讨论部分,它的价值是将会引起广泛的讨论。突出强调实践指南可能使人们重新市视现有的指导方针,并推动其改进。这样,会使每个母亲和孩子得到更多的益处。安全的监测不仅是一项最高标准,也是一次令人满意的经历。
2如何看胎监图呢
胎心监护图上一般会有两条曲线,一条记录的是胎心率的变化,一条记录的是宫缩情况。 如果在胎心监护的20分钟内,宝宝的胎心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速度基线,在120~160次/分钟,,并且你的宝宝至少有两次在活动时胎心率加快,比休息时的胎心率每分钟至少快15下,每次持续至少15秒,那么胎心监护结果就是正常的,或者叫“胎心监护反应型”。
结果正常意味着你的宝宝目前多半状况良好。在宝宝出生前,医生可能会让你每周都做一次胎心监护。 如果宝宝活动时胎心率没有加快,或者40分钟内一次也没有动,那么结果就是“无反应型”。
胎心监护无反应型不表示情况就一定不正常,只意味着此次监测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你可能需要在1小时后再做一次,或者做别的检查,比如胎儿生物物理评估或宫缩应激试验。 但是,胎心监护无反应型可能表示胎儿宫内缺氧,
3胎心的位置
胎儿在腹中是可以随时移动的,所以胎心的位置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1.胎儿小于5个月时,听胎心的位置通常在脐下,腹中线的两侧。
2.胎儿6~8个月时,随着胎儿的长大,胎心的位置也会上移。由于胎动通常是胎儿手脚在动,所以右侧感到胎动频繁时,胎心一般在左侧;左侧感到胎动频繁时,胎心一般在右侧。头位和臀位也可以影响胎心的位置。头位时胎心在脐下,臀位时胎心在脐上。
3.妊娠晚期,胎位基本固定。
4胎芽的大小
4周:胎儿只有0.2厘米。受精卵刚完成着床,羊膜腔才形成,体积很小。超声还看不清妊娠迹象。 5周:胎儿长到0.4厘米,进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扩大,原始心血管出现,可有搏动。B超可看见小胎囊,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4,或可见胎芽。 6周:胎儿长到0.85厘米,胎儿头部、脑泡、额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经等器官分化,B超胎囊清晰可见,并见胎芽及胎心跳。 7周:胎儿长到1.33厘米,胚胎已具有人雏形,体节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统进一步发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约占宫腔的l/3。 8周:胎儿长到1.66厘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头、体及四肢,胎头大于躯干。B超可见胎囊约占官腔1/2,胎儿形态及胎动清楚可见,并可看见卵黄囊。9周:胎儿长到2.15厘米,胎儿头大于胎体,各部表现更清晰,头颅开始钙化、胎盘开始发育。B超可见胎囊几乎占满宫腔,胎儿轮廓更清晰,胎盘开始出现。 10周:胎儿长到2.83厘米,胎儿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盘雏形形成。B超可见胎囊开始消失,月芽形胎盘可见,胎儿活跃在羊水中 。 11周:胎儿长到3.62厘米,胎儿各器官进一步发育,胎盘发育。B超可见胎囊完全消失,胎盘清晰可见。 12周:胎儿长到4.58厘米,外生殖器初步发育,如有畸形可以表现,头颅钙化更趋完善。颅骨光环清楚,可测双顶径,明显的畸形可以诊断,此后各脏器趋向完善。
5胎芽期及胎芽期特征
怀孕的第一个月为胎芽期,新生命在此期的成长速度是其一生中最快的。妊娠第二周末精卵结合,受精后约4天,分裂成细胞团的精卵沿着输卵管到达子宫。第三周,细胞团脱去外膜,为着床作准备。第四周,胚泡已牢固地植入子宫里。在这个时期胎儿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器官的原型(形成基础的组织)几乎都已出现,肝脏从这个时期开始有明显发育;眼睛和鼻子的原型还未生成,但嘴和下巴的原型已能看到;与母体相连的脐带也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
胎心
胎心就是胎儿的心跳,一般在17-20周可以在腹部用一般的听诊器听到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有时还要快些,也不太规律,到怀孕末期就规律多了。有时会有短暂的停跳,或速度达到180次/分,属正常现象。但是若频繁、长期出现这种现象须及时就医问诊。
胎心的正常范围
正常胎心规律而有力,似钟表滴答声,为120-160次/分,如果<120次/分或>160次/分时,可间隔10-20分重复听1次,如果还不正常,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若胎心率在异常范围并伴有胎心律不规则,提示胎儿缺氧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