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影响,并且饱受着很大的痛苦,当高血压发生在身边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症状出现,我们需要把高血压的症状重视起来,在这里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高血压的相关症状,一起往下看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吧。
目录
1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1、节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油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可发生猝死。
2、限制总热能:控制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每周1~1、5kg为宜。体重每增加12、5kg,收缩压可上升1、3kPa(10mmHg、,舒张压升高0、9kPa(7mmHg、;说明体重增加,对高血压治疗大为不利。
3、适量蛋白质: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应限制动物蛋白。调配饮食时应考虑蛋白质生理作用,应选高生物价优质蛋白,按lg/kg补给,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动物蛋白选用鱼肉、鸡肉、牛肉、鸡蛋白、牛奶、猪瘦肉等。
4、进食多糖类碳水化物:进食多糖类碳水化物,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均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病有利;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均有升高血脂之忧,故应少用。
5、限制脂类: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脂肪供给40~50g/d,除椰子油外,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油均含维生素E和较多亚油酸,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作用。同时患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者,更应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如长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乌贼鱼、动物脂肪等,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质沉积,加重高血压病,故饮食胆固醇应在300~400mg/d。
6、补充足量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桔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B1、维生素B和维生素B12,均应及时补充,以防止缺乏。
2得了高血压后有哪些症状呢
1.高血压的很多临床症状都是表现在脑部的,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这也是高血压的症状。
2.大家应该都明白,早期高血压其实并没有多少明显的症状,只是偶尔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这些都是高血压的症状。
3老年人该怎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呢
1、就是寒冷、劳累、早上发病率高。高血压患者在寒冷状态下,在劳累状态下,在早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这是对高血压的预防要注意的。
2、人有一个健康的标准,首先我们最低限度要保持这个标准,保持这个标准第一要合理膳食,第二要适量运动。第三要戒烟限酒,不是禁酒是限酒。第四要保持心情舒畅。达到了这个标准也就基本达到了健康状态。这是初步的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3、早上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饭前半小时服用健康藻螺旋藻。你别小看这四个“半小时”。这四个“半小时”,非常有利于调节心态,调整血管张力,有益于高血压患者,乃至于正常人的身心健康。
4、不主张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对人体健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国家级的运动员,尤其是一些负荷比较重的运动员,寿命往往并不是很长。所以提议,选择适宜的运动。比如说,跳跳舞,做一些体操。游泳是一个非常好的全身运动。
5、高血压病人往往夜尿增多,夜晚起床的频率很高。如果你不了解怎么样起床就容易出问题。有的人夜间起床太快,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容易晕倒。这一晕倒就很可能导致脑血栓或者死亡。所以我们就提倡三个半分钟。起床时,首先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在床上坐起来休息半分钟,再把双脚放到床下,在床沿上再坐半分钟,在三个半分钟完成了以后,再双脚落地,到厕所里去。
1、就是寒冷、劳累、早上发病率高。高血压患者在寒冷状态下,在劳累状态下,在早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这是对高血压的预防要注意的。
2、人有一个健康的标准,首先我们最低限度要保持这个标准,保持这个标准第一要合理膳食,第二要适量运动。第三要戒烟限酒,不是禁酒是限酒。第四要保持心情舒畅。达到了这个标准也就基本达到了健康状态。这是初步的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3、早上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饭前半小时服用健康藻螺旋藻。你别小看这四个“半小时”。这四个“半小时”,非常有利于调节心态,调整血管张力,有益于高血压患者,乃至于正常人的身心健康。
4、不主张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对人体健康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国家级的运动员,尤其是一些负荷比较重的运动员,寿命往往并不是很长。所以提议,选择适宜的运动。比如说,跳跳舞,做一些体操。游泳是一个非常好的全身运动。
5、高血压病人往往夜尿增多,夜晚起床的频率很高。如果你不了解怎么样起床就容易出问题。有的人夜间起床太快,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容易晕倒。这一晕倒就很可能导致脑血栓或者死亡。所以我们就提倡三个半分钟。起床时,首先在床上躺半分钟,再在床上坐起来休息半分钟,再把双脚放到床下,在床沿上再坐半分钟,在三个半分钟完成了以后,再双脚落地,到厕所里去。
4高血压病人不能只把目光盯在降压上
1.降压达标:正常人的理想血压是120/80mmhg;一般人群降压目标是≤140/90 mmhg;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在有肾脏损害或尿蛋白≥1g/24小时者,推荐降压目标是<125/75mmhg;但对于脉压差大于60mmhg的严重高血压伴有心脑肾损害的患者来说,收缩压
2.控制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引起血管腔的狭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脑肾事件发生,故降压的同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把血糖降至:空腹血糖≤110mg/dl ,餐后血糖≤140mg/dl,糖化血红蛋白≤7.0%;血脂降至:胆固醇≤100-120mg/dl,甘油三酯≤150mg/dl。
3.降低大动脉僵硬度,软化血管:大动脉弹性检测是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选择既能降压又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很重要。只有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4.降低中心动脉压:中心动脉压降低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肱动脉是肌性血管,主动脉是弹性血管,肱动脉的压力不能完全反映主动脉的功能状态,故中心动脉压的升高与心脑肾疾病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噻嗪类利尿剂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降低肱动脉和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幅度相同;β-受体拮抗剂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幅度小于肱动脉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降低中心动脉压的幅度大于肱动脉。
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大多与血压不稳定有关。在血压高时可发生心绞痛或脑卒中,血压过低时也会发生心脑缺血事件,故高血压特别是中-重度高血压伴有心脑事件发生的患者,一定要保持24小时平稳降压治疗。最简单的方法是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采用不同剂型的药物治疗。一般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只有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5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如何预防中风
由于春天的气候容易造成血压波动,为此医学专家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警惕,防止中风。
中医师介绍说,现代医学发现,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人体全身小血管收张不定,从而引起血压不稳。春季里,人的情绪也比较波动,容易引起中枢性的血压起伏,出现头痛、头昏、失眠等症状。
同时医师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与按时服药外,还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控制盐、胆固醇、脂肪的摄入,严格戒烟限酒。许多食物有降压的功效,比如芹菜,可以经常食用。另外,高血压患者也可服用天麻、地龙粉、钩藤等药物降压。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