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始终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一个群体,因为孩子是家庭寄托的希望所在,孩子遇到的问题也是家长们最在意的,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首当其冲,特别是对孩子行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疾病,例如多动症,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而且不容易引起重视,那么,三岁孩子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儿童多动症的食疗
1、应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2、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肉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2三岁孩子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 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行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患儿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孩子三岁,不宜采用治疗方法。等孩子四五岁之后,如果还是有多动症的话,建议采用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为辅。
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建议做脑部神经检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岁孩子多动症的表现比较简单,这是所有的多动症儿童们所表现的共同点,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因此,家长们发现孩子老是出现上述的问题时就要引起重视了,可以及时将孩子带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防止严重化。
3多动症儿童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患儿一般与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通过心理治疗,能使患儿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2、药物治疗。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一般使用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3、行为管理和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儿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4儿童出现多动症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多动症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神经递质: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学者提出了多动症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5-HT)假说,但尚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多动症病因和发生机制。
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多动症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激活。
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多动症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与多动症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更多存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与多动症发生有关,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
5多动症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它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往往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动,好象有个机器在驱动他;常常话多;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在活动中常常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常常打断或干扰他人(如别人讲话时插嘴或干扰其他儿童游戏)。
病程标准:某些造成损害的症状出现在7岁前。某些症状造成的损害至少在两种环境(例如学校和家里)出现。严重程度标准:在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上具有临床意义损害的明显证据。排除标准:症状不是出现在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亦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或人格障碍)来解释。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