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口健康的牙齿,然而牙齿也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可能会患上牙周炎等一类的疾病。这时往往就会让牙齿的敏感度加强,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和牙疼等不适症状,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那对于长期牙周炎患者,采用什么疗法可以治愈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吧。
目录
1老年患上牙周炎的特点有哪些
1、牙龈红肿出血牙龈呈暗红色,组织水肿,炎症扩展附着龈,点彩消失。牙龈易出血,严重时有自发性出血。有部分老年患者因高血压因素,常发生夜间自发性出血。
2、牙周袋形成和溢脓炎症扩展,结合上皮根向移行,牙周附着丧失,龈沟加深形成真性牙周袋。一些较深的牙周袋可有溢脓。由于老年常有咬合创伤,在局部可探及窄而深的牙周袋。
3、牙松动及移位牙周组织破坏到一定程度,对牙的支持力减小,牙动度增加,同时可形成继发性咬合创伤,加重牙的动度和移位。
4、牙槽骨吸收老年牙槽骨吸收常以水平和垂直形式并存,形成符合型病损。
5、牙龈退缩是老年牙周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炎性和增龄性2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龈缘常位于釉牙雇质界下,牙根面暴露。
2长期牙周炎怎么治好
1、 第一阶段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这适用于患牙周病的每位患者。对于出现急性龈脓肿、急性牙周脓肿、急性坏死性龈炎等急症的患者,应根据情况加以处理。拔除无望保留的牙齿,以保持较长时期的牙周健康。进行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龈上、龈下的菌斑。必要时进行松动牙暂时性固定、调合、药物辅助治疗。应使患者了解牙周炎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清除菌斑的方法。
2、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后2-3个月对牙周状况再评估,若某些牙位的探诊深度仍在5mm以上且探诊出血,或牙龈及牙槽骨形态不良,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牙周手术不但可在直视下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清除感染组织。牙周炎的修复和正畸治疗是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改善患牙的松动、移位及咀嚼无力等症状。此阶段的治疗必须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一般在治疗后(手术后)3个月进行。其根本目的是分散合力、消除创伤,促进牙周病变组织的愈合,恢复咀嚼功能。
3平时预防牙周炎我们应该怎么做
1、牙龈按摩法
平时,我们在清洁完牙齿之后,可以做一些牙龈按摩的方法,来保证口腔牙龈的健康。首先,将双手洗净,然后用手指在牙齿和牙龈表面进行轻轻的转动按摩,每天晚上进行,大概15分钟左右即可,可以从上下颌后牙开始,逐渐移向前方。
2、正确刷牙方法
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仅对口腔的健康有很大的保障,而且,还能够预防牙周炎疾病的出现。我们刷牙的时候应该顺着牙缝从上向下刷。在刷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动作轻一些,慢一些。在交界区时彻底去除污物,对牙龈也有按摩作用。
3、合理饮食
最后,想要预防牙周炎疾病出现的话,还要注意对日常的饮食进行调节,尽量不要食用带有刺激性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钙和锌的食物,这对口腔的健康来讲也是比较重要的。
4牙周炎是怎么引起的
不良习惯虽然不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但它会影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加速牙周病的发展,这些不良习惯大体可包括以下几种:
(1)偏嚼习惯。它可以使废用侧牙齿表向堆积大量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引发牙周病。同时惯用侧牙齿可出现严重磨耗,造成塞牙,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2)偏食习惯。它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的缺乏,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3)夜磨牙、紧咬牙。它可造成牙齿的严重磨耗,加重牙周组织负担,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变加重。
(4)咬嘴唇、咬笔、咬指甲、张口呼吸等。这些都可加重牙周组织的负荷,还可使前牙移位,出现塞牙等症状,或使牙周组织原有病变加重。
(5)吸烟习惯。吸烟对全身骨胳都有影响,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个病变过程。
(6)职业习惯。如补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时,习惯用牙咬铁钉、鞋针或线等,对牙体及牙周均有损害,如牙冠出现缺口或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纠正已养成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无牙周病的人,也应当戒除以上习惯,以免牙周组织受损。
牙周炎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局部因素: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在大涎腺导管开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龈袋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龈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邻面和舌面较多。
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盐。龈下牙石主要是龈沟液和渗出物提供矿物盐。
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3.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全身因素:
牙周病的发生,局部因素是主要的。全身因素在牙周病的发展中属于促进因子,全身因素可以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使之易于患病,并可促进龈炎和牙周炎的发展。
全身因素包括有:内分泌失调、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量异常。饮食和营养方面可有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缺乏或不平衡、营养不良等。血液病与牙周组织的关系极为密切,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牙龈肿胀、溃疡、出血等。血友病可发生牙龈自发性出血等。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如苯妥英钠可使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某些类型的牙周病如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因而考虑有遗传因素。总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在治疗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因素的消除,也要考虑到全身的状态,以便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牙龈萎缩和牙周炎就好像一对连体婴儿一样,伴随出现。牙龈萎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作为保护牙齿及龈下牙周组织的天然屏障被打开,导致口腔内各种食物残留及污垢,得以越过健康牙龈的保护而侵入龈下,在这种常规刷牙无法清洁到的口腔卫生“死角”,长时间地累积形成牙石。牙石是龈下各种牙周有害病菌滋生必不可少的“载体”,由于牙龈萎缩令厌氧菌在龈下得以滋生、扩散,长期侵袭着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健康,而且牙龈的营养不良,导致成年人口腔抵抗疾病侵害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大幅衰退的结果,从而引发各种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症状,这些炎症当中,尤其是牙周疾病,由于牙周疾病可以不断复发的特征,又进一步危害牙龈健康,回过头更加剧了牙龈萎缩的退化,从而造成牙齿松动,进而提前脱落、缺失,也使牙周炎成为了导致牙齿“非健康”疾病的主要根源。
查看详情>>5牙周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牙周炎的自我检查
1.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食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有牙龈炎;
2.照镜子看看,如果有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3.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
4.有口臭说明可能有牙周炎。
轻微的牙龈出血是早期牙龈炎的指征,此时不应停止刷牙而应用软毛保健牙刷认真刷牙,一般都可以使牙龈出血得到控制。如果一周后还有牙龈出血现象,就应及时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最好每6个月1次;定期进行洁治,即洗牙,医生用特殊器械清除牙石,每年一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除了以上检查法外,还可以采用:
1.血液常规检查;
2.X光摄片检查;
3.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敏等检查法。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合理饮食起居,保持口腔清洁。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