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尿路感染这样的泌尿系统疾病我们的确需要及时诊断及时确诊,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做好治疗,那么我们有必要先去了解一下尿路感染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便于在患病之后及时确诊,及时的治疗,下面来跟随小编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尿路感染怎么造成的呢
1、衣服不透气引起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有一个原因就是所穿衣服不透气,导致内裤内细菌滋生,给了他们生存生长的环境。所以衣服要选择纯棉透气的会好很多。
2、饮食辛辣刺激尿路感染
饮食更应该注意,因为辛辣的很容易刺激尿道,尤其是已经有了症状的尿路感染,会让加重的。
3、饮水少加重尿路感染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喝水少,尿就少,冲洗尿道的液体少了,就会残留让细菌滋生的土壤,就会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4、如果是女性还有的是因为护垫导致尿路感染
护垫本身厚,透气性不好,再加上女性尿路比较短,所以给细菌滋生的环境,让细菌生长繁殖,导致尿路感染。
5、妊娠期妇女和老年女性的尿路感染
这类比较特殊,她们患尿路感染几乎都没有什么症状,这些人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因为她们的身体健康比普通人更重要。
6、还有就是配偶导致女性尿路感染
配偶有时候不讲卫生,对女性也是一个伤害,可能会因为细菌到她们尿道,导致她们尿路感染,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2尿路感染鉴别诊断方法
1、全身性感染疾病。有些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叫突出,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疟疾、败血症、伤寒等发热性疾病。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路感染的下尿路症状及肾区叩痛,并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不难鉴别。
2、慢性肾盂肾炎。需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作鉴别诊断,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局灶性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的肾盏变形者,才能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否则尿路感染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本病常有一般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并有间歇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在尿路无复杂情况时极少发生慢性肾盂肾炎,尿路有功能性或器质性梗阻时才会发生。尿路功能性梗阻常见于膀胱-输尿管反流,而器质性者多见于肾结石等。
3、肾结核。本病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晨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常可与尿路感染并存。尿路感染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仍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度注意肾结核的可能性。
4、尿道综合征。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尿道综合征分为: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占约75%,患者有白细胞尿,是由致病的微生物引起,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约占25%,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亦阴性,其病因未明,有人认为可能是焦虑性精神状态所致。
3尿路感染有什么症状
1.膀胱炎
占尿路感染中的60%。其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约占75%以上,已婚妇女则可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约占15%。
(1)尿频: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正常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尿频者超过此范围,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或仅有尿意并无尿液排出。
(2)尿急:指患者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的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急常伴尿频、尿痛。
(3)尿痛:指患者排尿时感觉耻骨上区、会阴部或尿道内灼烧感。尿痛为灼痛或刺痛。尿道炎多在排尿开始时出现疼痛;膀胱炎常在排尿终末时疼痛加重。
(4)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38.5℃)。
2.急性肾孟肾炎
起病急骤,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出现的先后与感染途径有关,如为上行性感染,则膀胱刺激征可先于全身症状出现;如为血源性感染则先有全身症状,而后出现尿路局部症状,主要有下列症状。
(1)高热、寒战:体温多为38—39℃,也可高达40℃。热型不一,一般呈弛张热,也可呈间歇或稽留热。伴头痛、全身酸痛,热退时可有大汗,部分患者出现革兰阳性杆菌败血症。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肾盂肾炎多伴有膀胱炎: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在上行性感染时,可先于全身症状出现,但部分患者膀胱刺激征缺如。
(3)腰痛:可有一侧或两侧腰酸胀痛或钝痛,程度不一,少数有腹部绞痛,沿输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体格检查时有一侧或两侧肾区叩击痛,在脊肋点(脊柱和第12肋交角处)、季肋点(季肋下和锁骨中线交叉处)、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和中输尿管点(髂间线和耻骨结节的垂直线交叉处)常有深压痛。其中,以脊肋点和上输尿管点压痛较有意义。
3.不典型尿感的多样化表现较常见的有:
①以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而尿路局部症状,如尿频、排尿困难、腰痛等不明显,易误诊为感冒、伤寒、败血症等;
②尿路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和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易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
③以血尿、轻度发热和腰痛等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肾结核;
④无明显的尿路症状,仅表现为背痛或腰痛;
⑤少数人表现为肾绞痛、血尿,易误诊为尿路结石;⑥完全无临床症状,但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105/ml。常见于青年女性、尿路器械检查后或原有慢性肾脏疾病并发尿感者。
4尿路感染治疗要多少钱
1、医院区域、引进技术不同:不同的医院,其引进的技术肯定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的技术也正是决定治疗价格高低的因素所在。
2、医院资质不同:现在有很多的小诊所打着“低价”的旗号吸引患者,殊不知这些小诊所在把消费者吸引过去之后,后续会有很多不知名的费用。而小诊所往往由于资质不够,病情不容易治疗,终导致疾病反反复复,给男性的生殖健康带来大的威胁。因此,务必要前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病情差异:这种疾病的治疗费用往往还与患者自身病情的程度和治疗技术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5尿路感染六个类型要认清
小暑节气过后,高温、闷热越来越成为家常便饭。湿热是夏季主要的致病邪气,《黄帝内经》有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意思是说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常会导致身体下部的一些感染。因此,夏季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高发季节。
泌尿系统感染又叫尿路感染,中医称为“淋证”,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表现。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进食辛热肥甘而产生湿热,集结于膀胱,引发淋证。女性因为尿道粗而短,且距离肛门较近,因此是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达10%~12%,其中大部分为反复感染。
中医认为,年老体弱者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致脾肾亏虚,尤其在疲劳或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出现尿路感染,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中老年人夏季反复尿路感染,多因正气亏虚,感受湿热邪气所致的。
尿路感染急性期多属邪实,应以清除湿热为主;非急性期以及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多为虚实夹杂,除清热利湿外,还应健脾补肾,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病情反复。
尿路感染因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中医又分为热淋、气淋、血淋、石淋、膏淋、劳淋几种类型。热淋多起病急,以尿热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周身发热,急性尿路感染多表现为热淋;气淋表现为小腹胀满,排尿艰涩疼痛,尿路感染中腹胀为主者属于此类型;
血淋为尿血而痛,指临床以肉眼血尿为表现的尿路感染;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是尿路结石的典型表现;膏淋是指以尿混浊为主要表现的尿路感染;劳淋时小便疼痛不剧烈,但淋漓不已,疲劳时容易发作,或反复尿路感染。
无论哪种类型的淋证,初次发病或起病急、症状重的患者,治疗均以清热利湿、理气止血、排石通淋等祛邪为主,常用滑石、山栀、石苇、萹蓿、黄柏、紫花地丁、地榆、白茅根、土茯苓、连翘等。对于反复发作、年老体弱的患者,治疗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等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常用党参、白芍、山药、枸杞子、熟地等中药。待感染痊愈后,还应进一步扶助正气,巩固治疗,避免复发。
除药物治疗外,生活上应做到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老年人反复尿路感染多因劳累诱发,尤其要以休息为重。其次要多饮水、勤排尿,不仅能避免体内酿生湿热,还能起到冲刷尿道、抑制细菌在尿路繁殖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酒醇之品,杜绝体内湿热的生成,可适量多食荸荠、莲藕、冬瓜、薏米等。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个茶饮方:
尿路感染方:甘草梢5克、灯芯草1~3克、鲜茅根10~30克、鲜车前草10~30克。
尿路结石方:金钱草15克、甘草梢5克。
预防感染方:鲜荷叶10~30克、竹叶10克、鲜芦根10~30克、玉米须5~10克。
以上各方均用开水冲泡或煮沸后分数次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