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是以舌部有烧灼感、刺痛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该病多发生于舌根部,其次为舌缘、舌背和舌尖,其他部位如颊唇腭、咽等亦可发病。那么灼口综合症应该怎样治疗呢!
目录
1灼口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局部用药:采用维生素B12 0.5 mg + 维生素B4 110mg + 2%利多卡因2~3ml
。行舌神经封闭。每隔一两天封闭1次,5—10 d为l疗程。连续治疗两三个程。
疼痛明显者可用0.5%达克罗宁局部涂布。失眠,抑郁明显者可用谷维素,阿普唑仑等,口干者可用溴已定口服。
常规全身用药:服用10mg谷维素+10 mg核黄素+100mg维生素E.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心理疏通建立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认真倾听病人诉说
病情,做好详尽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和患病背景因素通过家属和周围人群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及生活习惯和发病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引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障碍。
作息时间,注意体育锻炼,多听音乐、看书、下棋、散步等分散患者对疼痛的
注意力,改善患者的情绪。治疗期问,饮食宜清淡,适当多食一些含铁丰富和有化瘀作用的食物如菠菜、猪肝、木耳等,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体育锻炼,分散对舌痛的注意力。
2灼口综合征的疾病简介
灼口综合征(BMS)是一种表现为口腔黏膜灼痛,但不伴有明显口内检查异常、临床损害体征及组织学改变的良性病变。约2%-3.7%的人群患有该病,其中女性的数量约为男性的7倍。绝经后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当然男性,绝经期前、围绝经期女性也可能受到该病的困扰。灼口综合征的症状多样,烧灼感也会出现在口腔内的任何一个部位,但是对大多数病人来说,烧灼感通常位于舌尖和舌侧、舌背、上腭、唇内侧黏膜。病人可能会觉得有被热的食物烫过的感觉,可能出现酸、苦、或金属味觉。还会感到口干。灼口综合征的发病通常是渐进的,没有已知的促发因素或者行为。
3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在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疾病症状
临床上有三个典型特点:
1.最常见的表现:持续症状在醒来后整个一天的时间。
2.晨起时没有或有少许的烧灼感,症状在白天随时间推移加重,晚上症状最重。
3.最不常见的表现:间歇性的症状,存在无症状日。
疾病危害
灼口综合征是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但相对是一种良性病变。部分患者可因口腔黏膜烧灼感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灼口综合症多久才好
有些病人主观上常感到舌疼痛,但医生在舌部未发现任何异常,舌的活动度也正常,这种病症就是灼口综合症。除舌痛外,其它口腔粘膜也可能有烧灼样痛。灼口综合症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它可能有以下病因: (一)代谢、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二)由于种种原因患者有咽部异物感,使患者怀疑咽部有“肿瘤”存在,或偶尔看到自己舌后部肥大,产生恐惧心理,继而感到舌部不适或疼痛,为观察病情,患者常常频繁伸舌照镜子,这种活动使舌根部疲劳,从而加重患者的症状。 (三)局部牙石、锐利的牙尖等的刺激。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保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可药物治疗。 如果有舌痛等口腔不适症状,首先要进行妇科、内分泌、心血管等方面的检查,看是否患有全身性疾病。其次,要找口腔科医生检查是否有口腔局部刺激因素。并要去除口腔内牙齿的残根残冠,镶填不当的假牙和填充物,去除牙结石等刺激因素,再适当对症治疗。
5灼口综合征多发生在哪里
灼口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是以舌部有烧灼感、刺痛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该病多发生于舌根部,其次为舌缘、舌背和舌尖,其他部位如颊唇腭、咽等亦可发病。发病时,舌痛症状呈现晨轻晚重的时间节律性改变,并在过多说话、食干燥性食物、空闲休息时加重,但在工作、吃饭、熟睡、饮食等注意力分散时,痛感一般不会加剧,反而减轻甚至消失。正因为其症状表现为烧灼痛、刺痛,与一般的疼痛不同,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症状之后,带着“恐癌心理”来就诊,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及压力。灼口综合征患者常以舌痛、舌烧灼感就诊,而医务人员在临床上常常见不到局部有损害的体征,因而给准确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