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常见的脑科疾病,早期治疗和预防脑血栓能有效减少脑血栓的发病,也可达到减少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的机率。那么,老年人预防脑血栓的方法都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目录
1脑血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1.颈内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2)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
(3)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
2老人预防脑血栓的简单方法
限制脂肪摄入量。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脑血栓。
3脑血栓的6大护理措施
1、环境护理
1、脑血栓患者的房间,要有充足的阳光,温湿度要保持适中,要经常开窗透气。
2、脑血栓患者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减低脑代谢,减少脑需痒量。
3、脑血栓患者的床单、被套等要按时的清洁,以防褥疮的发生。
4、脑血栓患者的床,要加床栏,以防病人坠床而加重病情。
2、口腔护理
脑血栓患者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口臭,防止口腔粘膜干燥,排除蓄积的细菌,这样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口腔炎等合并症。如果有痰和其他分泌物时,要立即吸痰、排除分泌物。
3、饮食护理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要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发病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如果患者吞咽苦难,可以给流食或者半流质饮食,如果有尿路感染,则要补充足量的水分。
4、心里护理
脑血栓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暴躁等情绪,家属朋友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慰和鼓舞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给予患者心理的安慰和呵护,要对他们有耐心,不要辱骂它们。
5、药物护理
脑血栓患者在用药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给药前要做相关的化验,严格注意给药的计量,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大小便、血压、有无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生出血要立刻通知医生。
6、一般护理
脑血栓患者在用药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给药前要做相关的化验,严格注意给药的计量,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大小便、血压、有无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生出血要立刻通知医生。
4治疗脑血栓的食疗偏方
巴豆醋糊
配方:巴豆50克,食醋适量。
制用法:将巴豆研末,取药末约15克与食醋拌和,调成稠糊状,备用。用时取巴豆醋糊填脐孔中,上加薄姜片,放上艾炷,点燃灸之,至患者苏醒为止。
功效:祛风通络,开窍。适用于中风闭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不开,手足厥冷,面目昏暗,两手握固,或大小便失禁。
龟血炖冰糖
配方:乌龟3只,冰糖5克。
制用法:将乌龟头切下取血,碗中放入冰糖隔水共炖熟。服食。
功效:养血通脉。用治腰肌劳损,脑血栓、四肢麻木。
乌梅冰片
配方:乌梅6克,冰片3克。
制用法:加水少许,捣烂,搽牙龈即可。
功效:用治脑血栓口噤不开、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四枝一皮汤
配方:槐枝、柳枝、椿皮、楮枝、茄枝各500克。
制用法:煎水3大桶,大盆当洗,水冷添热,洗后覆被取大汗,禁风3~7日,如未愈再洗。
功效:治疗年久脑血栓。
桑叶汤
配方:桑叶3~6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祛风,安神。用治摇头不止、言语不清、口流涎水之脑血栓。
古方“豆淋酒”
配方:马料豆、黄酒各适量。
制用法:将豆放入锅中炒焦,冲入热黄酒半杯。趁热服,服后盖被卧,得微汗则愈。
功效:利水,祛风,活血,解毒。用治妇女产后脑血栓之四肢麻痹、口眼歪斜。
5脑血栓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4.溶栓:①链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6.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二)恢复期: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此外,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潘生丁或阿斯匹林等,有助于防止复发。
温馨提示: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故而临床上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