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绝大部分的纸尿裤都是很健康安全的,但即便如此,有的宝宝用了纸尿裤之后还是会过敏,出现这种情况后,要立即停止给宝宝使用这种纸尿裤,等过敏症状恢复之后换一种纸尿裤使用。宝宝纸尿裤过敏怎么办?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为什么要给宝宝穿纸尿裤
1、过早把尿的坏处;2、宝宝穿开裆裤的危害。
爱的呵护 非你莫属
过早把尿的坏处
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个自认为经验丰富的带娃高手--孩子奶奶。很多奶奶会说,纸尿裤会导致孩子的o型腿x型腿,我以前带孩子生下来就把尿,腿型个个儿都好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谁知道我的不舒服
纸尿裤影响孩子生殖器发育是不科学的说法。很多国家已用几十年也未发现类似的问题。倒是传统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痔疮的发病率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
给孩子用纸尿裤并不是为了大人省事,而是避免给孩子造成不良刺激。待孩子2岁后感到排尿或排便至尿裤内不舒服时,家长就要指导孩子使用坐便器,使孩子形成排便与坐便器的关系,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把尿的危害不仅仅是在身体上,很多时候,如果不尿出来,大人就会继续把着,为了这个过程不太长,孩子本能地就要努力的让自己尿出来,这给孩子造成心理和性格上的伤害是潜在的,是我们无法在当时察觉到的。
所以,不管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建议宝妈们不要过早把尿。
穿开裆裤的危害
有的宝妈会觉得穿纸尿裤让宝宝PP很闷,用尿布又要不停换洗,很麻烦。所以索性给宝宝穿开档裤,通风透气而且易排便,可是开裆裤的危害你知道吗?
不要倒下,不要倒下
宝宝皮肤娇嫩,喜欢在地上玩耍,或爬或坐,没有衣服的保护,细菌、尘土等脏东西很容易侵入到肛门、尿道。加之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喜欢咬手指,这个行为很容易把手上的尿液、粪便污物带入消化道,造成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像手足口病,腹泻等有可能发生。
宝宝隐私部位是身体中最柔弱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分,宝宝穿开档裤,将臀部、生殖器暴露在外面,没有了衣服或尿布的保护,外界物体的碰、撞、刺、夹、烫、擦等会伤害到宝宝隐私部位的。
一些家长习惯让孩子随地大小便,这种随地便溺的习惯不利于孩子排便习惯的养成,也是个人素质的从小体现。
小男孩的生殖器常常被大人们玩弄,还美其名曰“逗逗孩子”“喜欢孩子”。作为孩子的父母,保护好孩子不受任何侵害是责任,恐怕谁也不敢保证那些笑嘻嘻的熟人生人中,没有别有用心者。
开裆裤将宝宝的隐私部位暴露在外,可以说是增加了宝宝摸到生殖器的机会,阻止宝宝的探索行为可能会让他更为好奇,然而放任其“探索”也会给他带来“抚摸自己的生殖器是很平常”的错觉。如果长期养成了习惯,当他成长过程中再进行此类行为时,很可能会遭到他人的批评或异样的眼光,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2宝宝纸尿裤过敏怎么办
1、不要再用原先用的纸尿裤了,换上另外的纸尿裤,然后要带宝宝去看医生,要注意的是不管宝宝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自己想解决方案,医生是专业的,可以给宝宝带来最好的治疗。
2、平时还要注意护理宝宝的屁股,注意通风和保持干爽,这样也能有效的预防宝宝过敏。
3、选择纸尿裤也必须慎选,如果有机会领取试用装的话,拆开包装,先用手摸下纸尿裤内面,看材质是否柔软、膨松。如果没有机会拆开触摸质感,那么就要仔细研读包装了。一般产品包装上都会标注商家最有信心的卖点,如贝舒乐初生阶段纸尿裤包装上就印有“透气结构”的标识。
4、另外,宝宝穿纸尿裤一点要勤更换,每次尿湿后应立即更换。特别是宝宝大便后,还要立即给宝宝用温水冲洗,轻轻擦干后涂上些爽身粉或护肤膏。
5、有的纸尿裤就容易导致婴儿出现过敏的情况,比如说婴儿屁屁上会有红点等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为婴儿换其它的纸尿裤。所以一定要购买质量好的纸尿裤:吸收尿液力强、速度快,透气性能好、不闷热,表层干燥,触感舒服,护肤保护层优秀。
6、正确使用纸尿裤要注意一下几点:不要长时间使用。要定时让宝宝的小屁股在空气中凉一凉,晒晒太阳,如果有时间也要使用几次传统的尿布;接头要劳;适时更换,建议在每次喂奶前、或大便后、或睡觉前、或醒来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纸尿裤;夏季减少用量,夏季高温炎热容易发生尿布疹。为了防止出现尿布疹,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纸尿裤,湿有疹后立马换掉。当宝宝的皮肤有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涂擦凡士林有或尿疹膏。
3宝宝喝水的5个科学原则
1、空腹喝水
起床后给宝宝空腹喝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管扩张,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沉积一天的废物与毒素的排出,还可以让宝宝的大脑迅速的清醒。除了起床后要空腹喝水之外,在中餐和晚餐餐前,也应该让宝宝空腹喝一杯水。因为食物是依靠消化器官内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的,餐前空腹饮水可以保证消化液的分泌,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食物,同时又不影响身体内其他组织细胞中的含水量。要注意,空腹不能够饮用冷水,而应该饮用温开水,因为温开水不会刺激肠道。
2、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
一般人都会认为,喝水就应该是口渴了才喝,殊不知,人感到口渴的时候,就表示身体中的水分已经丧失得很严重,水分已经失去了平衡,人体中的细胞脱水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等到身体发出了口渴的信号之后再开始喝水,就已经丧失了补水的最佳时机了。而宝宝的身体正在发育,更加的离不开水,如果等到宝宝口渴了之后才喝水,不利于他的生长发育,因此,不要等宝宝感到口渴了才喝水,而应该每天定时定量的给宝宝补充水分。
3、果汁饮料不能代替水
有一个误区,认为果汁饮料也是水,可以代替一天的八杯水,其实不然。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而超市里买到的瓶装饮料中,除了糖分,还有各种食用的添加剂和香料,这些饮料往往营养物质少,而且糖分高,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白开水具有白开水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输送肌体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等作用,而且不用消化便可以直接被身体吸收利用。因此,不要用果汁饮料来代替白开水。
4、在吃饭的时候适量的补充水分
吃饭时应该配有汤或者水,这样有助于帮助消化食物,溶解其中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吸收。而且,如果在餐前或是吃饭时候不适当的补充水分,饭后由于唾液的大量分泌以及胃液等的消化,可能会引起身体失水而感到口渴难耐,如果此时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者会让胃因为喝入大量的水而感到饱胀难过。
5、不要喝过量的水
众所周知,物极必反,因此,喝水也不能够过量。因为人体中的水也是占有一定量的比例的,如果超过了这个比例,水便会渗透到细胞内部,使细胞肿胀变大从而造成水中毒。水中毒的时候,血液中含水量会增多,而盐的浓度下降,很可能引起肌肉疼痛甚至痉挛。如果身体实在缺水的话,可以适量的饮用淡盐水来补充身体内的水分。
4给宝宝补充DHA试试5大类食物
1.母乳
初乳中DHA的含量尤其丰富。不过,母亲乳汁中DHA的含量取决于三餐的食物结构。日本的母亲吃鱼较多,乳汁中DHA含量高达22%,居全球第一;其次为澳大利亚,约为10%;而美国最低,仅有7%。 研究资料也显示,在出生后4个月内补充了DHA的孩子,其智力发育方面的优势可一直保持到4岁。
2.配方奶粉
指添加DHA的配方奶粉。
3.鱼类
DHA含量高的鱼类有鲔鱼、鲣鱼、鲑鱼、鲭鱼、沙丁鱼、竹荚鱼、旗鱼、金枪鱼、黄花鱼、秋刀鱼、鳝鱼、带鱼、花鲫鱼等,每100克鱼中的DHA含量可达1000毫克以上。就某一种鱼而言,DHA含量高的部分又首推眼窝脂肪,其次则是鱼油
4.干果类
如核桃、杏仁、花生、芝麻等。其中所含的α-亚麻酸可在人体内转化成DHA。
5.DHA制品
市场上有两种:一种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另一种是从藻类中提取。深海鱼油源于鱼类脂肪,但至少有3大缺陷: ⑴鱼油中EPA(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太高,可使DHA所占的比例过低,与母乳相差较大,不符合孩子的生理需求; ⑵鱼油中的DHA含量虽然比较高,却不含对脑发育有重要作用的另一种不饱和脂肪酸——AA(花生四烯酸),而其中过多的EPA还会抑制孩子体内AA的生成; ⑶鱼类不同程度地受到汞、铅等重金属或砷等有害物的污染,安全性低。相比之下,藻类的优势突出,表现为DHA含量高,EPA含量低,且直接从海洋中提取,不含色素,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强,最有利于婴幼儿吸收。所以,孕产妇和孩子宜首选藻类DHA制品。
5两周岁宝宝的开胃食谱
一、西汁鱼丸
原料:净草鱼肉300克,鸡蛋1只,青椒25克,山药25克,葱姜汁,精制油、盐、蕃茄酱、白糖、味精少许、水淀粉适量。
制法:
1、将净鱼肉洗净,制成茸状,加入适量葱姜汁水、少许盐、味精搅拌,然后再加入鸡蛋、淀粉,拌匀上劲后,待用;青椒、山药均成丁。
2、取一个干净的炒锅,放入适量水,将鱼茸用手挤成丸子状放入水锅中,待全部做完后,将炒锅放置炉灶,烧至鱼丸成熟,捞出待用。
3、将锅洗净后放入少许油。烧热后,放入适量蕃茄酱煸炒出红油,加少许汤水,放入少许盐和白糖;烧开后,放入青椒、山药丁、略烧沸一下,再放入鱼丸,待烧开后淀粉勾芡,淋少许熟油即可。
营养小秘密:鱼肉营养丰富,很适宜1岁半的宝宝消化和吸收。如果把鱼丸做成蕃茄沙司口味,则更会使宝宝胃口大开。
二、鲜奶鱼丁
原料:净青鱼肉150克,蛋清1只精制油、盐、糖、味精各少许,葱姜水、牛奶及水淀粉适量。
制法:
1、将净鱼肉洗净制成鱼茸后,放入适量葱姜水、盐、味精、蛋清及水淀粉,然后搅拌均匀。上劲后,放入盆中上笼蒸熟,使之成鱼糕,取出后切成丁状,待用。
2、将炒锅,放入少许精制油,烧熟后将油倒出;这时再往锅内加少许清水及牛奶,烧开后加少许盐,白糖,然后放入鱼丁,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淋少许熟精制油即可装盆。
营养小秘密:将鱼肉制成鱼糕后烹制成的荤肴,即可以免除低龄宝宝容易被鱼刺哽喉的危险,又容易使营养成分充分消化和吸收。而且,此菜肴奶香味十足,且鱼丁鲜嫩、色泽白洁,十分吸引宝宝,因此是1岁半以上宝宝的理想菜肴。
三、五彩卷
用料:鱼肉25克,鸡蛋25克,土豆25克,白萝卜50克,胡萝卜5克,绿豆芽5克,葱末10克,生粉10克,油5克。
制法:先把土豆煮熟去皮搅烂,鱼肉剁烂加上葱、生粉、精盐拌匀,然后把鸡蛋去壳搅匀煎成蛋皮备用;煎时少放油,不要煎焦,保持蛋色,把蛋皮贴锅的一面向上平放;铺上肉末、卷起、蒸熟,然后切成片打上芡汁;把胡萝卜、白萝卜、绿豆芽切成丝、旺火炒熟后铺平在碟子上,放上已切好的蛋卷便成。
营养小秘密:这道鱼肴的特点是不仅含有很丰富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还富含维生素C。此值相当于2岁宝宝全天需要量的一半。其中的铁含量也很丰富,这两种营养素的配合对于预防幼童发生缺铁性贫血是非常有益的。
四、小兔吃萝卜
用料:瘦肉35g,鱼肉20g,米粉和腐竹各5g,菠菜100g,白萝卜5g、胡萝卜5g。
制法:先把瘦肉剁烂加葱花、生粉,油、盐等拌匀做馅,然后用沸水烫熟,米粉和好,擀成圆片;把拌好的肉馅放在皮中间,对折成扇形,把面前尖端部分用大拇指压扁后再用剪刀剪成两小片,向上捏成兔耳杂;镶两粒胡萝卜作眼睛便成小兔,用蒸锅蒸10分钟。
将腐竹、菠菜和去骨的鱼片焯熟,焯时加盐和一点点油。用这三样原料作铺垫,再摆上小兔。小兔的前面可放白萝卜和胡萝卜丝,造成小兔吃萝卜的意境。
营养小秘密:这种形象生动的菜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所含的能量、铁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C特别丰富,如果作为宝宝的正餐是非常理想的。
五、蛋花鱼
用料:半两鱼泥,鸡蛋1个,豆腐100克、糖、葱末、姜丝适量。
制法:将鱼蒸熟刮取半两鱼泥(注意剔除小刺),用姜丝、酱油、糖和少许植物油拌匀;鸡蛋去壳搅匀;用适量水和盐把豆腐煮熟,然后加入煨好的鱼泥,待熟时撒蛋花葱末,煮熟便成。
营养小秘密:以2岁幼儿为例,这份菜中含有168卡的能量,其中60%来自鱼肉特有的不饱和脂肪,这个能量值相当于宝宝全天所需的1/6。它所含的蛋白质也非常丰富,大约可占全天所需能量1/3。而钙和磷这两种元素不仅含量丰富,而且比例恰当,可以满足全天需要的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