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否可以根治与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全身情况、是否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根治,绝大部分都会遗留瘫痪、失语等后遗症,那么脑中风复发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预防脑中风要注意哪些问题
很多脑中风患者治疗后,又会出现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这些都是因为在治疗以后,患者自己没有对脑中风疾病做好预防出现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脑中风的预防方法,大家要注意一下。预防脑中风要注意哪些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生活有规律,养成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和中等量食盐的饮食方式;戒烟限酒;多吃含钾较多的食物如水果、黄豆、海带、蘑菇、蔬菜等;坚持体育锻炼,肥胖者要控制体重;保持乐观情绪。
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避免劳累、紧张,注意休息;调节好情绪,避免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重视中风先兆症状,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一过性黑朦、眩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面部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就是中风的危险信号,应该及时去找神经科医生,作系统的检查及治疗,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2脑中风复发吗
中风的复发率是很高的,据统计,中风后经抢救治疗存活者中,在5年内约有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四十七的复发率,而且在1年内复发的最多。如果忽视高血压控制,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治疗,以及防止其他诱发因素等,则中风复发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我们国家中风复发率比全球的平均水平都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病人不能长期坚持规范的中风二级预防措施,容易被虚假广告、江湖医生所欺骗和误导,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
为了减少复发,房颤病人要长期口服抗凝剂,而对非心源性脑梗死病人要长期坚持抗血小板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应给予降压、降糖和降脂治疗。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例如手术)需要停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时,最好先找脑血管病专家指导围手术期间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因盲目停药而导致中风复发的例子比比皆是。
3预防脑中风吃哪些食物好
香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约100克,将大减少患中风的危险,因香蕉含丰富的钾。钾对神经脉冲的传递,细胞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废物的排出,都起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的预防脑中风。
土豆
土豆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每100克土豆中含钾308毫克、维生素c40毫克。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宽肠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约50克,可使中风机会下降32%。身体缺钾的人,精神易紧张,使脑中风症的发病率增加。
牛奶
牛奶除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特定的名为吡咯喹苯醌的营养物质,对保护神经,特别是保护脑神经起重要作用,因此,成年人每天最少饮用200~300毫升鲜奶,对防治脑中风大有益处。
柚子
柚子营养丰富,富含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B1、B2、C、P和钙、磷、镁、钠等。柚子还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皮甙以及类胰岛素,柚子肉中的维生素C非常丰富,有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中风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功效。
橙子
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能软化血管,降血脂。此外,橙子中的果胶能帮助身体尽快排泄废物、脂类及胆固醇。研究显示,每天喝3杯橙汁可以增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从而降低脑中风的可能。橙汁中含有的类黄酮和柠檬素,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并运送低密度脂蛋白(LDL)到体外。
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高的人,患脑中风的概率较低。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较低的人,患中风的危险性比正常人要高48%~67.5%。因此提倡每天要食用富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水果、50~150克,如鲜毛豆、苤蓝、小水萝卜、葱头、大白菜、韭菜、木耳菜、苦瓜、红桔、橙、鲜枣、草莓、黑枣等。
4偏头痛女性更要防中风
对于中风的预防,随便找一个人大概都能报出一堆,什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持规律作息等等。但是可能没几个人会想到,“头疼”也会和脑卒中扯上什么关系。
记者了解到,在最新的预防指南里,偏头痛被专门列入,而且对于女性来说相当重要。
“偏头痛不是一般头疼,而是一种特殊的头痛类型。之前就有许多研究认为,偏头痛可能与卒中有所关联,而在2014年的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偏头痛就被视为‘尚未充分确定的、潜在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徐格林教授告诉记者,关于偏头痛为何可能增加卒中风险甚至诱发卒中,有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双方存在脑血管病变基础有关,甚至还有研究发现许多偏头痛患者存在一种叫做“卵圆孔未闭(PFO)”的先天性心脏结构缺陷。这种缺陷基本没有临床症状,婴儿时期可以不进行治疗,但随着研究深入却发现,这个问题可能增加一些人群发生偏头痛甚至卒中的风险。而这种“偏头痛和卒中”的联系,又以女性更为突出。
“所以在面向一般大众的一级预防指南里,偏头痛又再次被提及,特别是女性偏头痛患者,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徐格林说,偏头痛患者中,有些患者毫无先兆,但另一些患者却是存在先兆的。在头痛出现前,这些人群可能出现眼前有黑点、视野缺损、感觉异常的症状,然后很快出现偏头痛,而这些有先兆的人群,其偏头痛与卒中的关联风险可能更高。
所以,如果您是一位女士,并有偏头痛病史,特别是有先兆的偏头痛病史,那么一定得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徐格林建议,这样的女性首先要避开一些和卒中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一定要戒烟,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和相关代谢指标;此外,她们应该注重治疗偏头痛、降低偏头痛的频率,但在使用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中却不建议过度使用收缩血管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建议她们使用口服避孕药以外的方法来科学避孕。不过,指南并未建议这一人群中使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来预防脑卒中,所以也不用过度紧张甚至过度治疗。
家里有2个以上脑血管病患者?你可能要主动接受一些检查
你可能听说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类疾病,其实多少都有些家族聚集倾向:一来,遗传的力量是强大的;二来,作为一种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一个家族的人往往更容易具有某种同样的不良生活方式。比如父母口味太重,孩子少有爱吃清淡口;父母自己就爱宅在家里看电视,孩子变成运动健将的可能性当然低。
不过在2015版指南中,专家们开始建议医生通过询问家族史来识别卒中风险高的个体,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2例及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动脉瘤的人,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应用非侵袭性的方法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而颅内动脉瘤通俗来说就是颅内的动脉管壁上有一个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这个疾病如果在家庭中单发,那么还不必过于紧张。但如果在一个家庭特别是一级亲属里,如果出现多个病例,那么就有必要主动预警了。”徐格林说,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子女或者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2个甚至更多人出现这类疾病,建议当事人还是应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
5脑中风须注意颈动脉夹层诱因
随着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的明显增高,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等脑卒中发病的常见病因越来越多地被公众认识到。然而还有很多的原因,并未被大家所熟知。
10月29日,鼓楼医院举办了一场省内神经内科专家云集的义诊。专家指出,除了常见的这些原因,脑卒中还有一些并不为人知的原因。其中这种颈动脉夹层诱发的卒中,在青年病人中多见,需要引起重视。颈动脉夹层,除了外伤,突然的转头或牵拉也可引起动脉撕裂,甚至有些患者是在接受不正规的推拿按摩时引起的。
26岁的南京姑娘小刘(化名),月初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车去外地玩。朋友开车,她坐在后座,脖子就自然地靠在椅背上。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后,她感觉到头晕、头痛,在当地医院急诊,也是按照头痛治疗,但并未有好转。
回南京后,她立刻来到鼓楼医院,经检查发现,竟然脑卒中,也就是脑中风。专家说,可能是因为一路颠簸,不经意之间的“外伤”造成颈部动脉夹层,导致脑血管堵塞造成。
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运教授告诉记者,颈动脉夹层,是指血液通过损伤的颈部动脉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间形成壁内血肿,在局部损伤的血管内膜形成血栓栓塞或管腔狭窄,包括颈内动脉夹层和椎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所致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8%~25% 的中青年卒中为颈动脉夹层所致。所以青年人卒中,动脉夹层是应该考虑的病因。
据统计,颈内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为(2.6~3.0)/10万,椎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夹层动脉瘤的病因包括高血压、遗传因素、外伤、感染及血管性疾病等,现普遍认为内弹力板缺损可能是夹层动脉瘤形成的主要原因。
徐运教授告诉记者,夹层一般被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除了外伤,突然的转头或牵拉也可引起动脉撕裂。“在做某些体育运动时,颈部突然过度外伸或旋转,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也可能会造成夹层。”
另外,还有一些患者是在推拿、按摩、颈椎复位等操作时引起的夹层。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关于颈部推拿与卒中风险的联合声明指出,颈动脉夹层所致卒中可能是由颈部推拿所致。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