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小便颜色出现发黄还伴有刺痛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某种泌尿系统的疾病。通过观察小便的情况是可以发现很多问题的,因为小便能够排除人们身体上呃毒素,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经常观察自己小便的颜色以及小便时是不是感觉刺痛。
目录
1排尿是黄的怎么办?
1、喝水太少
小便的颜色也可随着喝水多少而使尿液有深有淡。喝水多,尿多,尿里的尿色素所占的比例小,颜色就淡。喝水少,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颜色就显得黄。但如果伴有身体的不适,或经过喝水调节后仍旧没有太大缓解,则需要引起重视了。应该及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2、饮食原因
如果尿深黄,可能是吃了很多胡萝卜,木瓜食品或大黄,维生素和其他化学品,尿液会变得暗黄。
3、发烧或腹泻
急性发烧或腹泻患者,因为水会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浓缩所以会变黄。
4、肝或胆囊病变
肝或胆囊病变发生时,从尿道中的胆汁,尿液暗黄色,肝炎患者尿也会呈现像茶的颜色。
5、药物影响
尿液的颜色经常受食物、药物的影响,如服用维生素B、利福平等药物时,尿液的颜色会变深,停药后自然会好转,不必担心。
6、尿道炎
可以使尿液颜色出现改变。小便发黄也可能是尿道炎引起的,引起尿道炎的淋球菌和衣原体、支原体是引起不育症的致病菌之一。
2女性小便发黄有异味的原因
1、当进食大蒜、葱头或带特殊气味的药物时,尿中可带有这些物质的特殊气味。
2、氨味说明尿在体内已被分解,是膀胱炎或尿潴留的表现。
3、粪臭味患有膀胱结肠痿的病人,尿中常带有粪臭味。
4、苹果香味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或饥饿时,这种尿液常可引诱蚂蚁汇聚。
5、腐败腥臭味常见于膀胱炎及化脓性肾盂炎。
若是颜色太黄,也不一定是疾病导致,但是也不能排除疾病的因素。所以,若是自己不能判断发黄的原因或者不确定,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放过任何有生病的嫌疑。
3人体正常每天排尿几次
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000—2000毫升,平均约为1500毫升。因为正常人每天约有35—50克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等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需要500毫升左右,故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O0毫升尿。 因此,医学上规定,当一个人全日(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00毫升,则属于多尿;当全日尿量少于500毫升,则属于少尿;当全日尿量少于100毫升,则属于无尿。
4与排尿有关的外周神经
腹下神经
它的传出纤维起自脊髓胸12~腰1、2段侧柱,属于交感神经系。支配膀胱及尿道内括约肌等。能传导兴奋以增强尿道内括约肌的紧张性和减弱膀胱逼尿肌的紧张性,这与膀胱贮尿机能有关。它的传入纤维传导膀胱的痛觉。
盆神经
它的传入纤维传导膀胱和尿道内括约肌的充胀感觉。它的传出纤维起自脊髓骶2~4段侧柱,属于副交感神经系,支配膀胱与尿道后括约肌。它传导的兴奋能引起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松弛,促进排尿。
阴部神经
它的传入纤维传导后尿道的感觉(包括痛觉)。它的传出纤维起自脊髓骶2~4段前角细胞,为躯体神经,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和会阴部的横纹肌,能引起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性收缩。阻止膀胱排尿;排尿时,它的紧张性兴奋受抑制,从而减弱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性,尿液受逼尿肌驱动,由舒张的尿道流出体外;排尿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使它兴奋而收缩尿道外括约肌,中断排尿;排尿终止后,它又立即恢复其紧张性兴奋,以维持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性收缩。
5脑对排尿的调节
逼尿肌的收缩加强了对膀胱内感受器的刺激,尿流加强了对后尿道内感受器的刺激。冲动经由盆神经、腹下神经与阴部神经传入脊髓;并经脊髓-丘脑通路向上传导,继而经丘脑投射于大脑。正常成人的排尿受大脑皮层的随意抑制,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继续憋尿。可以毫无痛苦地憋尿600毫升。甚至忍痛憋尿到800毫升;就是在排尿过程中,它可以随意使尿道外括约肌和会阴部肌肉强力收缩,关闭后尿道,抑制尿液刺激后尿道所引起的排尿反射;并使尿液退回膀胱和使膀胱逼尿肌逐渐松弛。但是,大脑的排尿抑制区定位还不明确。它的下行通路乃是皮层脊髓束与锥体外通路,最终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和兴奋有关的横纹肌的运动神经元,以实现排尿的抑制。
小儿由于大脑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基本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频繁。夜间容易发生遗尿,乃至失禁。昏迷状态的成年人和大脑机能衰退的老年人也能发生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