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人们来说,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发病时间越长,病情越复杂,症状表现自然也会越多,可以看出只有趁早察觉正确医治,才是患者们最明智的选择。毕竟发病初期病情不是很严重,治疗起来遇到的难题也不会很多,那么初期强直性脊柱炎能治好吗有哪些方法?
目录
1急性脊柱炎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脊髓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在10~19岁和30~39岁有两个发病高峰。其年发病率在1~4/100万。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各种职业均可发病,以农民多见,全年散在发病,冬春及秋冬相交时较多。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二便潴留,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大多数脊髓炎患者在起病后8周内症状开始恢复,至3~6个月后恢复速度开始减慢,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遗留后遗症,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中等程度后遗症。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遗留严重后遗型。
急性脊髓炎病程一般为单向,但是在一部分患者中,急性脊髓炎为其首发症状,病灶继而可以累及到视神经,大脑白质或再次累及脊髓,从而演变为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或者复发性脊髓炎。
如果用对了治疗方法,在治疗之后并没有并发症出现,那么大概休养半年就可以完全康复。而且,在治疗之余,患者应该采取一些康复性的锻炼,如果身体已经瘫痪,那么也不要灰心。继续要对瘫痪的部位进行按摩,这样有可能让瘫痪的部位恢复知觉。
2急性脊椎炎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有消炎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副作用为胃肠反应、肾脏损害、延长出血时间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更应特别注意。
(2)柳氮磺胺吡啶 SSZ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复合物,8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AS。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等,但均少见。用药期间宜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3)甲氨蝶呤 据报道疗效与SSZ相似。口服和静脉用药疗效相似。副作用有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等,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和血象,忌饮酒。
(4)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AS,但在急性虹膜炎或外周关节炎用NSAIDs治疗无效时,可用CS局部注射或口服。
(5)雷公藤多甙 国内最初用雷公藤酊治疗AS,有消炎止痛作用,疗效较酊剂好,服用方便。副作用有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等,停药后可恢复。
(6)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等(如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是目前治疗AS等脊柱关节疾病的最佳选择,有条件者应尽量选择。
二、物理治疗
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初期强直性脊柱炎能治好吗也都很清楚了。能够治疗此病的方法有很多,还是需要慎重选择的,也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将防治措施做好。任何一种疾病都要坦然面对,更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和叮嘱,不可擅自行事。
3脊椎炎的护理方法
脊椎炎的护理方法-脊椎炎的护理专栏
脊椎炎病人的护理方法:
脊椎炎治疗护理的目的是力争延缓病程,减少畸形的发生。
心理护理方法:
本病是隐袭性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病。教育病人认识本病,了解防治方法,按要求进行治疗与锻炼,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这对于减少关节功能障碍、延缓病程直至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尤为重要。
活动基本原则:
早期进行适当活动,可减少脊柱及关节畸形的程度。每日进行脊柱及髋关节的屈曲与伸展锻炼2次,每次活动量以不引起第二天关节症状加重为限。
活动前应先按摩松解椎旁肌肉,可减轻疼痛,防止肌肉损伤。同时,水疗、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起到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及消炎止痛的作用。
延缓思想感畸形的护理:维持直立姿势和正常身高。睡低枕以减少颈椎前弯。睡硬板床。平时注意减少脊椎的负重,避免长期弯腰活动。过于肥胖的病人,应减轻体重,从而减轻关节的负担。
4脊椎炎的饮食调理
脊椎炎又称竹节风,目前医学界对此症无满意认识。主要多发于青年人,初期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因脊椎炎首先侵蚀骶髂关节、逐渐向上蔓延、使脊椎各关节韧带钙化,x线显示椎间隙消失,脊椎呈竹节样变,早期不易发现,晚期背部疼痛加重,不能久坐,最后形成严重驼背,颈项强直,不能直立。
强直性脊柱炎实际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从古埃及人的骨骼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距今2000年以前,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描述了一种疾病,患病者有骶骨、脊椎、颈椎部的疼痛。
强直性脊椎炎除了脊椎关节发炎所带来的疼痛之外,还会因为结缔组织钙化,导致脊椎永久性的僵硬变形。若再有骨质流失加上应力异常集中的结果,会造成脊柱多处骨折。
脊椎炎的饮食调理
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故辩证论治也是饮食调理的基本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为其方法。配膳时要根据阴阳,虚实、寒热,分别给予不同饮食。
1.豆类: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以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可治疗风湿疼痛,用黑豆炒至半焦加入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有胃炎者慎用。
2.果实食品: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极为有益。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肾虚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的病损。可生食、熟食,久服必强筋、健骨、补肾。将板栗捣烂敷患处可治筋骨肿痛;新鲜栗叶捣烂外敷,也能减轻肌肉、关节、皮肤的炎症。
3.风盛者宜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寒盛者宜胡椒,干姜等温热之品,而禁忌生冷;湿痹宜用茯苓、意苡仁、白扁豆等;热痹者宜用黄豆芽,绿豆芽,丝瓜,冬瓜等,而不宜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虚证者,宜多食富含营养的食物,牛肉、羊肉、鸡肉、鱼等。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顽固的慢性疾病,长期反复的病痛折磨,必然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而这些不良的精神因素可直接或间接的使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患者除了要到正规骨科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外,还需要配合饮食和精神上的调理。
5肥大性脊椎炎的诊断方法
肥大性脊椎炎又称退行性脊椎炎、增生性脊椎炎、脊椎骨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以及脊柱骨质增生等。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当前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对“骨质增生”甚为关切,有些病人因不了解骨质增生为人体衰老的生理现象,因而产生过分的担忧和恐惧。本文主要阐述肥大性脊椎炎的诊断方法。
肥大性脊椎炎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一般均有前述临床症状特点中的大部或全部,疗程均较长,可从中年起发病(多为强体力劳动者)。
2、临床检查:除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及叩击有舒适感外,约半数病例可能并无其他特别表现。
3、患者年龄:一般多在55岁以上,50岁以下除强体力劳动者或举重运动员(包括芭蕾舞男演员)外,其他甚为少见。
4、影像学检查:X线上呈典型的退变性改变,并可行CT或MRI检查。
肥大性脊椎炎的鉴别诊断:
1、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在临床上十分多见,应注意鉴别,本病的特点如下:
(1)发病年龄:以35~40岁居多。
(2)既往史:多有腰部外伤或长期过劳史,或在潮湿环境工作过久。
(3)临床特点:以腰骶或腰背部持续性钝痛为主,过劳后加剧,休息后则减轻。
(4)压痛点:多较固定。
(5)X线平片:多无明显所见。
2、腰背部肌纤维组织炎:本病与腰肌劳损相似,亦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人为多,但既往史除有慢性腰部劳损外,一般多有受潮及受寒病史,口服阿司匹林有显效,因此,不难区别。
3、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本病多见,亦应特别注意鉴别,其要点主要是:
(1)发病年龄:亦以30~40岁的青壮年为多发,老年患者十分少见。
(2)根性症状:均较明显,且有定位症状,呈发作性,卧床后则消失。
(3)腰部症状:亦较明显,以致腰部前屈明显受限。
(4)MRI检查:有典型脊神经根受压征象。
4、风湿病:指尤其以腰背部症状为主者,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1)游走性疼痛。
(2)血细胞沉降率增快。
(3)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多在400U以上。
(4)对抗风湿性药物反应敏感。
(5)脊柱活动范围基本不受影响。
(6)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少年为多。
(7)骨质多无增生性改变等异常所见。
5、类风湿性脊柱炎:本病后期易与退变性脊柱炎鉴别;但早期,当脊柱尚未发生明显改变时,则难以鉴别,本病特点如下:
(1)发病以四肢小关节为多见,如手,足,腕等处,可有明显症状。
(2)在脊柱上腰骶部出现症状者少,而以颈椎出现症状者为多。
(3)对金制剂治疗反应敏感。
(4)类风湿因子化验多属阳性。
(5)发病年龄较退变性脊柱炎为轻。
(6)X线片上无退变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