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热爱运动,喜欢在早上出门运动,不少人在体检中发现自己发生了早搏疾病,就十分担心,早搏属于心脏病的表现之一,发生了早搏之后不提倡大家继续参加锻炼,尤其是剧烈的锻炼,需要安心养病,减少严重心脏病的发生。频发室性早搏能运动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谈谈室性早搏中最为常见的偶发性室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属于良性室早,多由情绪激动、烟酒咖啡等引起,心脏无器质性病变。谈论单纯偶发室性早搏的危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单纯偶发室性早搏基本没有危害,也不需要治疗。这种室性早搏一般在祛除诱因之后即可消失,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有危害的早搏指的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基础,如心肌病、冠心病等,或低血钾等引起的室性早搏。这种室性早搏的危害多为室早中的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但死亡的原因主要还是心脏病变本身。这种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还需要针对诱发原因进行治疗。
室性早搏本身并不会造成死亡。室性早搏可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增加,严格说来不应算做室性早搏的危害,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的室性早搏反映的是心脏整体功能不佳,导致死亡的还是心脏疾病本身。因此,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等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时需要谨慎注意,频发性室早有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或导致心绞痛、心衰的可能。
2频发室性早搏能运动的吗
早搏是指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强,不待窦房结传下来的冲动达到该部而抢先(提前、过早)发放的冲动。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早搏的原因很多。一是功能性因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过劳、饱餐、烟酒过量等均可诱发。
对千名心脏机能正常人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跟踪研究,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有过几次早博而本人却没有感觉到。二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也可引起早搏。除此之外,某些药物如洋地黄、肾上腺素、奎尼丁及锑剂中毒等也可引起早搏。
发现早搏后,首先应去医院查明病因。如果有器质性心脏病,则应抓紧治疗;如无心脏器质性病变,则可能是功能性的,当诱因消除后,早搏也会相应消失。偶发的又无症状的早搏不需要治疗,可照常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伴有早搏的病人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
3室性早搏的保健的方法
对于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而言,如果自觉症状不明显,仅仅是在心电图上有表现,则没必要进行药物治疗。更应着重对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的调整,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不要过度熬夜,早睡早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保持情绪稳定对预防功能性“室性早搏”非常重要,因为临床发现,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是引起功能性“室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1、要戒烟及避免大量饮酒,因为吸烟及饮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2、要定期到医院体检,一旦发现心悸、漏跳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不要过度熬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散步、打太极拳,利用一些健身器械进行健身训练将为你的身体带来长久的益处。这也是早搏的预防注意事项。
4、要保持情绪稳定,要摆正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关系,情绪高度紧张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室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4室性早搏有哪些症状
一、室性早搏常见症状
尺动脉或桡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心悸、心音异常
二、室性早搏症状
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当室性期前收缩发作频繁或呈二联律,可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如患者已有左室功能减退,室性期前收缩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心绞痛与低血压。
三、室性早搏诊断
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可见正常或巨大的a波。
5室性早搏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 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阔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二) 室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三) 室早很少能逆传心房,提前激动窦房结,故窦房结冲动发放未受干扰,室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包含室早在内的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间期之和。如果室早刚好插入两个窦性搏动之间,不产生室早后停顿,称为间位性室早。
(四) 室早的类型室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早;三联律是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早;如此类推。连续发生两个室早称成对室早。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早称室性心动过速。同一导联内,室早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或多源性室早。
(五) 室性并行心律(ventricularparasystole)心室的异位起搏点独立地规律发放冲动,并能防止窦房结冲动入侵。其心电图表现为:
① 配对间期不恒定,与室早的配对间期恒定不同;
② 长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期,是最短的两个异位搏动问期的整倍数;
③ 当主导心律的冲动下传与心室异位起搏点的冲动几乎同时抵达心室,可产生室性融合波,其形态介乎以上两种QRS波群形态之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