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
目录
1莴笋的功效与作用
1、开通疏利、消积下气。莴笋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其乳状浆液,可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对消化功能减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利尿通乳。莴笋含钾量含钠量的27倍,有利于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对高血压、水肿、心脏病人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3、强壮机体、防癌抗癌。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机化含物中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有缺铁性贫血病人十分有利。莴笋的热水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来防癌抗癌。
4、宽肠通便。莴笋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帮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
5、莴笋中含有一种芳香烃羟化脂,对于肝癌、胃癌有预防作用,也可缓解癌症患者放疗或化疗的副作用,是一种抗癌蔬菜。
2哪些人不宜食用莴笋
日常的饮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一日三餐合理地搭配好食物,就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可是有一些食物并不适合所有人都食用,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莴笋呢!
副作用
莴笋的副作用。《滇南本草》:"常食目痛,素有目疾者切忌。"
禁忌人群
湿疹、慢性支气管炎、夜盲症忌食莴笋。
经常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同时身体还能变得健康,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多掌握一些哪些人不适合吃莴笋这样的常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想要身体健康也要注意营养均衡。
3莴笋做法大全
莴笋鸡丁
材料:鸡大腿,莴笋,干淀粉,辣椒水,小米椒,姜,盐,油,酱油,料酒
做法:
1.把鸡大腿扔进微波炉解冻,这边削莴笋。
2.莴笋皮削完了,鸡大腿也解冻好了。把鸡大腿拿出来洗净剔骨,切成丁,加几滴料酒、一点点干淀粉和酱油、顺手再倒进一些泡小米椒的辣椒水。
3.拌匀后放一边腌着,这边再将莴笋洗净切丁,再切点姜末。
4.准备工作完成,开火,倒油。油热后先下姜末稍炸一炸,再下拌好的鸡丁,翻炒至鸡肉表面完全变色,倒入莴笋丁翻炒,根据实际情况加盐,1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
莴笋炖排骨
材料:新鲜莴笋1根,排骨半斤,生姜半块,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
1.排骨洗净,用开水淖过;莴笋去皮,切成长方块儿;生姜切丝。
2.炒锅烧热,倒入清油,油热后倒入生姜,爆香;接着倒入排骨翻炒;约炒五至八分钟,当排骨表面炒得略为焦黄时,加入大碗清水(水量没过排骨表面),用大火煮开,再转为中小火,加盖焖煮。
3.焖煮约半个钟点后,锅中汤汁只剩下小半,此时加入切好的莴笋块,以及适量食盐,与排骨一起翻炒均匀。
4.把炒锅内的莴笋排骨换入砂锅,加盖,中火炖煮约十五至二十分钟,让莴笋充分吃透肉汤,入味,即可。
小诀窍:
特别提示:做这一道菜,要十分注意莴笋和排骨同煮的火候。如果太早加入莴笋,或者排骨汤汁留得太多,莴笋就会炖得太绵太烂,影响口感。因为莴笋是最后才加入的,煮的时间不长,所以最后一个步骤中最好改用砂锅来炖,这样可以让它充分吸收排骨肉汤的香味儿。
4莴笋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小便不通、尿血及水肿、糖尿病和肥胖、神经衰弱症、高血压、心律不齐、失眠患者食用;妇女产后缺奶或乳汁不通也宜食用;酒后食用可解酒;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期时食用更佳。但多动症儿童,患眼病、痛风者及脾胃虚寒、腹泻便溏之人不宜食用。
孕妇能吃。莴笋中有天生的叶酸,孕妇在妊娠期多吃莴笋,有助于胎儿脊髓的正常形成。
产妇能吃。莴笋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铁,特别是莴笋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产妇经常食用新鲜莴笋,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产妇护理期间食用莴苣还有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
宝宝能吃。但由于宝宝肠胃功能不够完善,吃的时候可以切碎点,或者捣成泥。
芦笋不宜过量或是经常食用,否则会发生头昏嗜睡的中毒反应,导致夜盲症或诱发其他眼疾。若多食莴笋引起夜盲和眼疾只需停食莴笋,几天后就会好转。女性月经来潮期间以及寒性痛经之人,忌食凉拌莴笋。
5莴笋的用法用量
1、莴笋适用于烧、拌、炝、炒等烹调方法,也可用它做汤和配料等。以它为原料的菜肴有“青笋炒肉片”、“烧笋尖”“炝辣青笋”等。
2、莴笋怕咸,盐要少放才好吃。
3、焯莴苣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焯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使莴苣绵软,失去清脆口感。
4、莴笋是传统的丰胸蔬菜,与含B族维生素的牛肉合用,具有调养气血的作用,可以促使乳房部位的营养供应。
5、莴苣下锅前挤干水分,可以增加莴苣的脆嫩。但从营养角度考虑,不应挤干水分,这会丧失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