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夏季紫外线最强了,这是个需要保护好皮肤的季节,最好的保护皮肤的措施就是擦防晒霜了,那你知道涂防晒霜的最正确方法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防晒必知的几大误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解答防晒霜涂抹7个小问题
Q:防晒霜涂在皮肤上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发挥出防晒作用?
A:想要防晒霜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出门前30分钟就先涂抹完毕。
Q:每次涂用多大量?
A:在使用剂量上,每次至少要有1-2ML,才能达到最佳的隔离效果。
Q:防晒霜在什么时候涂抹合适?在化妆水之后还是面霜之后?
A:洁面之后,先涂化妆水,再抹乳液或者面霜,最后再涂防晒霜。在夏日干燥的天气条件下,你还可以准备一瓶带喷头的保湿水,什么时候皮肤发紧什么时候喷。
Q:化了妆如何补搽防晒品?
A:应在卸妆后补涂。
Q:吸油纸会吸掉防晒霜吗?
A:当然会。建议你用过吸油纸后再涂上防晒霜,或者搽上带有防晒效果的粉。
Q:我喜欢晚上临睡前上网,可那时已经洗好了澡,这时可以涂防晒霜来防止辐射吗?上完网后,还要重新洗脸吗?
A:因为电脑的辐射会形成很多灰尘,所以用完电脑以后一定要洗脸。上网之前最好涂上隔离霜,防晒霜这时的作用不大。
Q:我是男人,皮肤早晒黑了,根本不用再防晒了?
A:皮肤晒后会呈棕黄色,这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皮肤的增厚和黑色素的产生是皮肤自我保护的表现,但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UVB,起隔离作用,使肌肤不受损伤,却没有吸收UVA的功能,所以即使是晒黑的皮肤也同样会受到UVA的伤害,且更应选择标有PA+的产品。
2防晒必知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防晒品涂上后即可会产生防晒保护效果。
真实情况:由于防晒中的有效成分必须渗透至角质表层后,才能发挥长时间的保护效果,因此比须提在出门前30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出门前在补充一次,在使用的剂量上,每次至少须有1~2毫升的量,方可达到最佳防晒功效。
误区二:只有在十分炎热的高温下,紫外线才会非常强烈。
真实情况:紫外线不会发热。譬如人们在爬山时,愈往上,山风愈凉,这时紫外线也就愈强。每往上1000米,紫外线就增强10%。在大海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海风让你感觉凉爽,然而此时的紫外线已达到极强的程度。
误区三:阴天时云层很厚,紫外线就不会伤害到皮肤了!
真实情况:云层对紫外线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隔离作用,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惟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云层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线。
误区四: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越高,就越对皮肤有利。
真实情况:防晒系数越高的产品,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是平常上班的话,选SPF15、PA+的产品就可。如果在户外运动的话,宜选SPF25~SPF35、PA++的产品。如果是到海边游泳时,则选SPF35~SPF50、PA+++即可。
误区五:涂抹多层防晒品,那么防晒效果就应该是几者相加之合。
真实情况:你真正得到的防晒效果只归功于防晒值较高的产品,因此无需同时使用两种防晒产品。
误区六:偶尔几次忘记涂防晒品,不会对皮肤有太大的影响。
真实情况:日晒是可以累积的,因此虽然只是间接性地接受日晒,对皮肤的伤害却会长期积累下来,或许无法立刻看到后果,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肌肤晒黑、脸上出现斑点、皮肤失去弹性、产生皱纹、老化等现象。
误区七:今年没用完的防晒霜,明年再接着用。
真实情况:防晒产品放置时间过长,会降低防晒系数,减弱防晒功效。另外,国外进口的化妆品说明文字下方,通常有一个瓶盖被打开的标志,上面写着一个数字和大写字母“M”,意为开盖后要在该数字规定的月份内用完。而这个数字和进口时印在包装上的保质期是不一样的,后者往往要多出一两年。所以在使用时,建议大家以前者为准。
误区八:只要出门前涂了防晒霜,肌肤就可以一整天安全无忧。
真实情况:防晒产品在暴晒部位涂抹数小时后,由于汗水的稀释等原因,其防晒效果会渐渐减弱,所以应及时洗去并重新涂抹,以确保防晒效果的延续。
误区九:我的皮肤已经被晒黑了,再涂防晒霜也无济于事。
真实情况:皮肤晒后呈棕黄色,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皮肤的增厚和黑色素的产生是皮肤自我保护的表现。但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紫外线B,起隔离作用,使肌肤不受损伤,却无吸收紫外线A的功能。所以,到户外,太阳与皮肤间的隔离屏障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十:皮肤就算被晒黑,过了夏天自然会白回来的,用不着特别呵护。
真实情况:在25岁之前,肌肤因色素沉淀变黑或产生的斑点,都具有“可逆性”,可以自己逐渐变白。但过了25岁,肌肤便失去了自动可逆性,只能借助美白产品来恢复原有肤色了。此时,一定要有耐心,因为美白产品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
3烈日下比基尼防晒10法则
1.在日晒之前将大量防晒品涂抹在整个裸露的身体上,最好在出门前半小时就准备好防晒品的效果会发挥得更好。在游泳或大量出汗后别忘了重复补涂产品。
2.鼻子和颧骨是脸部最突出的位置,也最容易晒黑,因而是防晒重点。耳朵上方、脸的侧面和脖子等位置都要擦上防晒隔离霜。这可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防晒部位,而恰恰也是最容易被皮肤癌找上来的突破口。
3.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是紫外线照射最强烈的阶段,所有“比基尼”活动尽量要避开这个时段,除非你想成为“美黑女郎”。
4.平时只要用防晒系数为SPF20/PA++的防晒用品即可,但在海滩或是在正午时分泡温泉的话,防晒系数至少要达到SPF30/PA+++。
5.“日晒伤”的发生几率与紫外线强弱、照射时间以及个体体质差异有关。一般来说,儿童或者天生肤色白皙者比较容易被晒伤,因此更要预防日晒过度,同时做好充足的防晒护理,除了涂好防晒品外,太阳镜、遮阳伞等都是必要的。
6.准备去海滨度长假的话,最好事先做个适度的热身运动。比如穿上吊带衫和运动裤逛逛街、跑跑步,让平日很少裸露在外的肌肤接受30至60分钟的阳光“洗礼”。这样既可以使肌肤逐渐适应阳光的照射刺激,还能激发肌肤自身的防护能力,远离“日晒伤”。
7.选用具有一定SPF值的防晒护唇膏,能令双唇持久润滑,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8.敏感性肌肤最好挑选含有天然植物配方的防晒品,否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9.远离过于丰润的防晒用品,假如不易抹匀也就难以发挥理想的防晒功效,甚至还会影响肌肤的自由代谢及呼吸。以下推荐的防晒品不仅质地透薄,而且包装十分轻巧,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反复涂抹,令防晒功效更加完美。
10.最后,要记住,非比基尼时间的美白功夫一定要做足,晒后修护的工作也一定不能偷懒,比基尼自信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起来的!
4秋季防晒也要区别对待
中性肌肤
中性肌肤既不油也不干,所以防晒霜的选择最好以能够保持这种平衡感的为佳,过于滋润或者清爽的产品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在秋天,强烈的UV紫外线同样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肌肤:UVA长达肌肤底层,导致黑斑、细纹的出现,使肌肤提早老化;UVB则使肤色暗沉。中性肌肤既不油也不干,所以防晒霜的选择最好以能够保持这种平衡感的为佳,能全面隔离UVA、UVB紫外线,让阳光无隙可趁。无油配方使肌肤零负担,清爽不泛油光。适合中性和普通肌肤使用,而过于滋润或者清爽的产品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油性肌肤
对油性肌肤而言,每天简简单单涂层爽肤水都觉得粘腻,油性肌肤防晒,调节皮脂最重要。对油性肌肤而言,油性肌肤出油旺盛,为避免“油上加油”,清爽应该是选择防晒品的第一标准,可以挑选使用以矿物油等清透度较高的油脂当基剂(用来调和防晒成分的物质)的防晒品。渗透力较强的水性无油配方是很好的选择,质地轻薄的啫喱、乳液都是不错的选择。
混合性肌肤
有很多长痘痘的人,是T字部位出油多,但是两颊干燥的混合性肌肤。多数是先天体质,少数人因为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致二颊肌肤变薄,或因后天体质改变(如怀孕)而影响。同一张脸上就有两种不同的肤质型态,一张脸需要分成截然不同的区域进行单独护理的确是个恼人的问题,但是想要娇嫩的肌肤得到最安全有效的呵护,我们也要尽心尽力的做好两手准备。防晒霜的选择还是以轻盈的乳液为首选,混合偏干的肌肤类型可在面颊处使用较为滋润的防晒产品。
5你的防晒IQ有多高
1.下面哪种射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最严重?
A.UVA紫外线
B.UVB紫外线
C.UVC紫外线
D.伤害同样严重
正确答案:A.UVA紫外线
人们口中的“紫外线”实际上可细分为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及短波长的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已在臭氧层的防护下被隔离,能辐射到地面的只剩UVA和UVB了。UVB又称“户外紫外线”,它是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因,但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UVA为长波紫外线,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它会折射进室内,所以又称为“室内紫外线”。UVA可穿透真皮层,对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祸首。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2011年对防晒霜起草了新规范,要求防晒霜标注“广谱”标签,这意味着符合广谱标准的防晒霜必须同时具有抵挡UVB和UVA的功能。所以在购买防晒霜时,需要看清是否标有广谱标签。
2.以下哪个地方的紫外线照射最强烈?
A.树荫茂密的树林中
B.高楼林立的大街上
C.视野宽阔的草地上
正确答案:B.高楼林立的大街上
为什么同样是暴晒,闹市中的紫外线照射会比野外更加强烈?因为只要有反射面存在,它就会反射高达85%的紫外线,海面、沙堆、雪地甚至是逛街的橱窗,这些都是害我们遭受紫外线袭击的重要帮凶。
3.如果防晒霜的SPF值为30,那么它提供的防晒效果一定是SPF 15产品的两倍?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错
一般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理论上讲,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阻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SPF15的遮蔽率达93%、SPF30的遮蔽率为97%,SPF50的遮蔽率为98%。而“+”则用来表示UVA-1的防御强度。“+”越多,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PA+++为超强防护。日常生活中,只要随时注意防晒霜的补充,使用SPF15~SPF20就绰绰有余。系数越高的产品所添加的防晒剂量就越多,皮肤负担也越重,容易造成肌肤偏油,导致粉刺和敏感现象发生。如需户外运动、海滨游泳时,防晒品的SPF值要在30以上,并最好选用防水的防晒护肤品。
4.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以下哪种方法防晒效果最好?
A.打伞、戴上遮阳帽
B.穿长袖、呆在阴凉处
C.涂抹防晒霜
D.上述所有
正确答案:D.上述所有
照射到我们身上的紫外线可分为从太阳直接射来的紫外线和因大气中的水分、灰尘及地面等反射来的紫外线。这其中,反射来的紫外线占了60%,所以仅用防晒伞或者帽子、长袖等进行物理防晒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涂抹防晒霜。